没有足够书法经验的朋友,很可能会忽视米芾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客观来讲,从书法传播力上,“二王”以降,恐怕无人能够出米芾之右了。 也正是因为在宋朝这个极度开放的时代,才造就出了米芾这样的天才型书法选手,《宋史》当中说米芾: “米芾,字元章,吴人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旧恩,补浛光尉。” 米芾的母亲是当中皇帝跟皇后的乳母,所以他的一生备受荣宠,虽然为官仅有虚职,却因此有着大量的时间来研习书法,并且他独有的际遇和地位能够让他成为了烜赫一时的大收藏家,从书法的功力上来讲,整个宋代,鲜有能够与之匹敌者。 关于他的书法水平,苏东坡有过这样的评价可谓至论: “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意思说的是米芾精擅诸体,他的字在结构上潇洒痛快,善于用书法的欹侧之势,从这一方面来讲,他的字甚至能够跟王羲之和钟繇相提并论。 在米芾生平传世的作品当中,大字作品极为罕见,作为“二王”书法道统的传承人,大字是后人难以攻克的难关。但在今天的台北故宫博物馆当中,就藏有一件米芾极为成功的大字神作,此卷全篇潇洒磊落,大开大合,将书法的潇洒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卷就是米芾的《鶺鴒颂》。 唐明皇的《鹡鸰颂》天下闻名,为丰腴厚重的书风奠定了一个绝好的基础,而米芾此卷可以说是一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临本,尤其是米芾“八面出锋”和“风樯阵马”特点的真实写照。 这件《鹡鸰颂》全篇是以独有的大字书写意境来书写的,强调字势而不去计较某一处具体点画的细节,正像是元代的大书法家虞集所说的: “米南宫书神气飞扬,筋骨雄毅,而晋魏法度自整然也。” 这里的“神气飞扬”是米芾书法独有的气质,说他的气质是筋骨雄健而刚毅,每一处都深合魏晋法度,这便是米芾对于古法的锤炼,晚年的他已然摆脱早年的“集古字”的习气,达到了一种“自化”的境界,跟苏轼和黄庭坚比起来, “坡、谷而出晋魏之法废,米元章、黄长睿乃知古法。” 可以说米芾是宋代最知古法的一个人,也是为什么他的字备受后人推崇的原因。 米芾在书法上入古极深,这件《鹡鸰颂》粗看乃是米芾潇洒磊落之风貌,但笔笔皆合古法,可以说临摹此卷乃是迹近晋唐书法道统的一块敲门砖,对于学习行书的朋友,这是一件值得毕生临摹的珍稀法帖。 而今,我们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这件米芾《鹡鸰颂》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刻,极度清晰地复原出跟原作毫无差别的作品,每个字都与真迹无二。 欲购此米芾《鹡鸰颂》,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