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散文·祝玉香】童年二三事

 新用户8249cTO6 2022-09-12 发布于陕西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997


在我很小的时候,确切地说是八九岁的时候,就很羡慕别人有哥哥姐姐。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自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就轮番生病住院。当同龄人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我便像个小大人一样,懂得为父母分忧,以孱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

那时常常痴痴地想,倘若我也有个哥哥或姐姐,我便再不用踩在凳子上做饭,不用洗衣挑水,那该有多好啊!

挑水学做饭

记得我九岁那年,母亲身患严重的类风湿,浑身疼痛难忍,关节变形,连个纽扣也解不开,扣不上。万般无奈之下,父亲只得委托亲戚将我妹妹送回山东老家,然后背上已经彻底丧失自理能力的母亲去外地求医。家里只剩下我和六岁的弟弟。     
同院居住的张嫲嫲看着我们姐弟可怜,便主动来教我学做饭。当时我的个头比案板也高不了多少,她就让我站在凳子上学擀面,学蒸馍,学炒菜。     
“娃呀,揣面要做到三光:面光、盆光、手光。还要舍得用力气揉面,这样做出来的面食才好吃。”嫲嫲耐心地边说边抓着我的手,如此这般地做着示范。     
尽管我非常认真地、努力地领会要领,尽管我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可面团儿在我手里就是不听使唤,总也揉不光溜。虽然做出来的面条和馍馍并不好看,但总归是有口热饭吃,不至于饿肚子了。     
当年吃水要到很远的一口叫“四眼井”的水井里去挑。父亲给我定制了一付小水桶,每次摇着辘轳从井里往上绞水,大半个身子都要悬空在井口上。那个黑黢黢的井口,像一头张着大嘴巴的怪兽,吓得我心惊肉跳,浑身直冒冷汗,生怕一失手,就会坠落到深井里,被怪兽吞没。过了绞水这一关,再一路颠簸着,跌跌撞撞地挑着水桶回家。但往往到家时,水桶里只剩半桶水,气得我只能揉着酸痛的肩膀掉眼泪。一个九岁的孩子,哪能掌握得了两只水桶的平衡啊!

洗床单

虽然已年近古稀,但往事却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烧蒸锅(蒸馒头),我的胳膊还没有风箱杆儿长,每一次推拉,都要撅起屁股才能够的着。还要一只手拉风箱,另一只手拿着煤铲子往炉膛里添煤。但把火烧灭了的事还是时常发生,蒸了夹生馍馍,挨骂是在所难免的。每当此时,泪水沿着满面黑煤灰的脸直往下淌。我不怨恨父母,只恨自己太无能,又给父母添了麻烦。     
在县城的东北角,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排碱渠。渠水里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时常可见一些小鱼儿在石缝里游来游去。那是我常去洗衣服的地方。不满十岁的我,端着一个大铁盆,里面堆放着全家人的衣服和老粗布大床单。之所以要强调是老粗布大床单,是因为它浸湿了以后特别沉重。至今回想起来,我仍想不明白,当年又瘦又小的我,是怎么揉搓得动那么沉重的大床单,又是怎样把那么沉重的衣物搬回家的。   
有一次,洛灌渠的退水排进排碱渠里,渠水如铜汁似的黄稠,浊浪翻滚。一个九岁的小女孩,竟然天真的以为凡是水都能洗衣服,照例墨守成规的完成了洗衣服的任务。回家后,母亲看着被稠泥水浸得又黄又硬的衣服,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到井里担水回来,把床单再重洗一遍吧。     
多年后回想起这件事,我想,母亲之所以没有责怪我,是因为她心疼我还是一个小孩子,远远没有达到成年人的心智和力气。

狼来了

我成年后,母亲时常笑着说我是劳累命。据她老人家回忆,我从四岁起,每年夏收,母亲就给我胸前挂一个大布袋子,跟着她去拾麦穗。无论太阳多毒,任凭小脸儿被晒得通红汗水直淌,也不肯按照母亲的吩咐,去坐在树荫下歇息片刻。一双娇嫩的小手,常常被麦茬子扎出一道道血痕,令母亲心疼不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荔县城内外方圆百里,闹狼闹得很凶。经常闻听各种活灵活现的,绘声绘色的,有关狼叼走娃娃的种种传闻,搞得人心惶惶,谈狼色变,人人自危。依稀记得有一次我们发现一片麦穗很多的麦田,拾兴正酣,忽然听到“狼来了”一声大喊,母亲立即紧紧地抓住我的手没命地狂奔,全然不顾脚下凹凸不平的土坷垃和扎脚的麦茬,一口气跑到大路上,母亲才松开我的手。俺娘俩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虽然没看见狼的影子,也许只是一个恶作剧,但这场现实版的“狼来了!”却是把母亲吓破了胆,也给我幼小的心灵里投下恐惧的阴影,以至于我很长一段时间,晚上睡觉都一惊一乍的做恶梦。
往事不堪回首!岁月的脚步匆匆地跨过一个甲子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五六十年代的饿肚子,缺衣少穿,到八九十年代吃饱穿暖,再到二十一世纪的物资富裕,生活水平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从量变到质变,产生质的飞跃!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过着安逸的生活,少年不知愁滋味。十几岁的大孩子了,家人还宝贝宝贝的叫着,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从来不知勤俭为何物,更不知与父母分忧愁。
每每此时,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感慨,真是应验了那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文/祝玉香

图/网  络


END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随笔·祝玉香】公交司机你是神

【大荔文学·散文·祝玉香】 科技婆婆成长记

【大荔文学·散文·祝玉香】难忘的记忆:猪拱嘴

【大荔文学·散文玉·祝玉香】我的知青岁月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竹爱婶婶

作者简介

祝玉香,女,生于1954年。原大荔县医院职工,2014年退休后定居重庆至今。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