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清入关前它自身是奴隶制社会还是封建制社会?

 新用户49272060 2022-09-12 发布于广东

奴隶社会也好,封建社会也罢,这本身就是西方概念,没法严丝合缝地套用到中国。

我也只能大概说。

大概说,所谓奴隶社会,在咱中国历史的语境下,就是那种由贵族集体统治,国王属于贵族共主,中央集权比较松散,土地、人民的所有权都打包交给贵族,然后逐级分封下去,由贵族世袭管辖的状态。

而封建社会,在中国历史的语境下,基本上就等同于所谓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社会,皇帝本人独一无二,通过朝廷去处理政务,地方编户齐民,由流官组成地方机构,逐级统辖,大权归于中央。土地、人民也不是贵族私人领地,而是属于国家和朝廷。

如果是这样,清兵入关前其实已经开始逐渐封建化了。

比如皇太极继汗位以后,就下令丈量土地,把一部分新打下来的土地充公,然后作为民田发给八旗贵族掌控下的汉人奴仆,令其自耕自种,成为自耕农,编户齐民,给朝廷交税,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人和地都是由八旗贵族掌控。此后,他多次下令解放奴仆,还颁布了《离主条例》,规定八旗贵族如果过度役使奴仆,或是犯有私行采猎、擅杀人命、隐匿战利品、奸污属下妇女、冒功滥荐、压制申诉等罪,奴仆可告发其主,并获得自由。

皇太极还一改此前汗王和八旗贵族一起议政的传统,找各种借口削弱与他齐平的三大贝勒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的权力,将权力逐渐集中到他自己手中。1636年,皇太极称帝,开启了君主专制制度。

此外,皇太极积极改革后金制度,仿照中原王朝制度,改组中央行政机构。第一,设置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掌草拟诏书,颁布政令,参与机要。第二,设六部作为执行机构,即吏户礼兵刑工。第三,另设都察院,负责稽查、会审和监督。第四,设蒙古衙门,管辖蒙古事务,即后来理藩院的雏形。以上制度合称三院八衙门,是皇太极试图着手完成政治封建化的尝试。

配合以上制度,皇太极还颁布了官员升赏、黜罚、考核等法令,并实行科举制,提拔汉族知识分子入朝为官。皇太极命汉族儒臣积极翻译中原汉族的书籍和经典,不仅自己学习,还令满洲贵族学习。

由此可见,满清入关前已经开始封建化了,很多经济和政治制度上的建设与一关之隔的明朝已经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有一说一,清朝的封建化过程大体上还是延续到入关以后,大概在康熙朝中后期至雍正朝才真正宣告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