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内部审计成果应用的三点建议

 学而2017 2022-09-12 发布于内蒙古

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作用日益显现,运用越来越广泛。而当前在内部审计成果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审计成果应用不够,整改落实打折扣;内审人员综合素质与新形势新要求有一定差距,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有待提高;部门间尚未形成促进成果应用的合力等等。因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整改机制

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内部审计效益和价值的认识。相关单位负责人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作用,重视内部审计成果应用,加强审计整改和完善管理,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益和价值。

各单位应形成闭环式的审计整改机制。具体操作流程为:内部审计部门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被审计单位(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审计建议,提出整改落实意见和措施,及时整改后将书面整改结果报送内部审计部门。要注意被审计单位(部门)是否提供了佐证整改情况的具体资料,如整改后的会计资料、会议纪要、修订的制度规定、图片资料等。内部审计部门在一段时间后对整改情况进行后续跟踪调查,检查问题是否得到及时纠正、审计成果是否得到有效应用。

制定和完善具体业务环节的管理制度。对发现的具有普遍性、典型性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及时深入分析研究,尤其是这一行业、领域的共性问题,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及时提出完善业务管理、组织运行、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的制度建议,甚至可能需要上升到部门规章、国家法律法规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审计成果质量

重视内部审计人才培养,多渠道壮大队伍和扩充力量。既要在对审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着力提升业务素质上下功夫,又要在加强内部审计人才交流方面出实招。人才交流包括优秀经验的分享交流、不同岗位的轮换流动以及社会审计力量的辅助配合。对于不了解的行业和知识领域,内部审计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或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向社会中介机构聘请专业人员协助审计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对社会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转变审计观念和思路,做到求真务实。要让“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是监督过程,更是评价与建议的过程”的理念根植于心,落实到具体审计工作中。应注重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监督和评价单位的管理制度框架、工作流程设计、风险防范管控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项排查风险、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和整改思路。

对内部审计程序进行实时控制和评估。以自我评估、绩效评价以及各种外部监督方式,强化对内部审计操作程序的质量控制,确保审计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廉政纪律、工作纪律、保密纪律,依法依规依程序开展内部审计。对单位各项管理活动作出独立客观的评价,从发现问题的角度切入,找到制度、管理缺位的关键点,提出审计建议,切实帮助被审计单位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证审计问题整改和成果应用的切实可行。

强化各部门协调机制,建立成果应用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与内外部审计力量联合联动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应当主动加强与内部纪检监察、人事等其他监督力量的沟通、配合、协作,获得组织资源的支持和实施通道,建立信息和成果共享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合力落实等工作机制。推动内部审计与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监督、财会监督、审计监督等联动工作,强化信息沟通、扩大资源共享,加强协作配合、实现优势互补。

建立审计成果共享平台,实现内部审计价值最大化。构建可以实现审计成果信息管理与共享的平台,每次项目结束后,内部审计部门将审计成果的关键内容上传至信息平台,为业务主管部门、系统内相关业务部门和外部监督单位开展工作提供借鉴,以此扩大内部审计成果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为促进审计成果有效运用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将审计成果应用纳入被审计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将其与单位和主要领导同志的考核内容挂钩,并针对考核内容制定详细的规则进行规范有效管理,加大追责问责力度,调动被审计单位的主动性,对屡查屡犯的,要对主要责任人严厉追责,提升审计问题整改和成果应用的严肃性和威慑力。(郭瑞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