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都官微 一、城市运行保障人员应该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答:一是每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二是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核酸检测;三是运送中高风险区保障物资的城市基本运行保障人员全程规范佩戴N95防护口罩。其他城市基本运行保障人员工作时,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穿工作服,必要时可使用防护面屏,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 二、在中高风险区内的工作人员应如何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答:在中高风险区(包括参照中高风险区管理的临时管控区)内的工作人员包括医务、社区管理、物业、保安、核酸采样、医废收集、自愿者等人员。以上人员应落实好以下疫情防控措施: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岗,实施闭环管理;每天上、下午各开展一次体温检测,主动对照轨迹自查,发现与阳性病例有时空重叠和发热等可疑症状者不得上岗;落实二级防护,掌握个人防护用品正确穿脱技能,及时更换超时、潮湿或污损口罩,落实手卫生规范,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 三、快递物流、医疗救治等保障城市运行的人员能不能跨区通行? 答:全市范围内承担城市基本运行保障、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和防疫任务的市民,可凭电子通行证、工作证或单位证明及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正常通行。 四、已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区(市)县,居民出行和生产生活有什么要求? 答:市民上下班尽量做到单位—住址“两点一线”。除保生活、保生产、保防疫等车辆外,其他车辆原则上不出本行政区域。具体详见有关区(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布的相应措施。 五、还未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区(市)县相关政策有无变化? 答: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请大家继续支持理解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争取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高风险区采取封控措施,“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采取管控措施,“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区域内高中风险区外的居民原则居家,非本小区居民不得进入。小区内不扎堆、不聚集、不逗留。每户居民每两天可安排1人凭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单独外出1次就近采买生活物资,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有外出就医和其他特殊需求的居民,经居住地社区同意可以出入小区。 |
|
来自: 老张的菜地 > 《事件——2020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