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众不懂的叫不叫艺术?艺术审美与大众审美

 珠海老杨品谈 2022-09-12 发布于广东

 听音频拉到文章末尾,音频内容更全!

1

中秋赏月,为啥要赏月?

除了寄托思念外,还因为十五的月亮圆,美!

那么,谁说八月十五的月亮就代表思念,就代表美了呢?

你问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不识字的人,中秋的月亮美吗?

我听过陕北高原上的一个老大爷说,那是九十年代初的央视采访,老大爷说:美啥美?每个十五都一样。

老大爷说的是实话。

那么,我们为什么觉得八月十五的月亮就有意义且更美了呢?

因为我们接受了诗人、艺术家的审美教育,让他们忽悠了。

整个社会需不需要这样的忽悠呢?

需要。

这会让我们感觉到生活很美,有活下去的信心和渴望。

那么,艺术家的审美和大众的审美一样吗?

肯定不一样,艺术家的审美一定高过大众审美,要不然社会上就不需要艺术家这个职业了。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就都不需要了,浪费粮食,都下田种地吧!因为大众都是艺术家。

这种事真发生过,所以,当下一部分中国人对艺术家带有先天的敌意和蔑视。敌意来自那场浩劫,蔑视来自古代中国人对艺人的歧视。

不过,我们横着扫一眼,全世界都有艺术家这个群体,并且地位还相当高,他们都在社会的象牙塔的塔尖上,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因为艺术家们在创造美的同时,教化大众感知美。

2

不过,从艺术家们创造美到大众感知美是有不同层次的,也就是艺术审美与大众审美完全不同。

艺术家的审美叫艺术,因为它里面一定要有哲学思想;大众的审美叫时尚,它里面必然有流行、通俗的成分,要不然大众看不懂。

问题来了,大众看不懂的艺术叫不叫艺术?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几句大众都懂吗?不见得,有几亿中国人不懂。没上过学的就不懂。

大家都懂的是啥呢?

树梢上的月亮

圆呀嘛圆又圆

就像那妹子

妹子的脸蛋蛋

一个是宋朝大文人的词,一个陕北民歌小调,一个是雅,一个是俗,一个是艺术,一个是民俗。

民俗也是艺术,只是它在艺术的最底层。这就是艺术审美与大众审美的区别。

2

当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纷纷来到延安和各个抗日根据地,但是他们创作的作品革命群众看不懂、听不懂。在这种情况下,才有了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这场座谈会开了20天,最后有了毛主席的那篇著名的讲话,并且这么多年了,一直指导着我们的文艺工作。

其实,当时把艺术工作说成文艺工作就是降维,因为艺术让人感觉高大上,文艺的功能主要是娱乐,让人感觉比较亲近。

但后来还是为了有区分评了六名人民艺术家,而不是人民文艺家。老舍、齐白石、常香玉、秦怡、王蒙、郭兰英这六位。他们的艺术作品虽然算通俗,但也是有相当高的门槛的,比如,很多人疑惑齐白石画的几个小虫子为啥能卖那么贵?其实,王蒙的作品也没几个人能懂。

说远了,说回延安文艺座谈会。

这几年以来,大众对艺术家有一种暴力倾向。特别是在互联网带来的表达空间相对宽泛的今天。说明一下,我不是不会说人话,但有时不得不把话说得这么绕——“表达空间相对宽泛”。

3

但是,还是要回来说,不是人民群众不懂的就不是艺术。

可以说真正的艺术审美从来就不在普通民众这一边,也就是真正的艺术作品普通人都看不懂,这是正常现象。

比如说,中国古代的诗词,一直是文人士大夫的游戏,和农夫、市民一直就没啥关系,那时认字的人就更少,理解能力更有限。

我们最熟悉的诗《锄禾》,一直被当成节约粮食、感恩农民的教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实,这首诗的名字叫《悯农》,可怜农民、怜悯农民的意思。

《悯农》上、下两首,下首就是我们熟悉的《锄禾》,但上一首才是诗人的本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都“无闲田”了,农夫为啥还“犹饿死”?

正是因为没有人理解这层意思,才世代把下一首诗当成不浪费粮食的餐桌教材,这就是把这首诗看得太低了。

艺术是分层次的,同样,审美也是有层次的,艺术审美和大众审美刚好是两极,一个是顶端,一个是底端。但不能因为看不懂顶端而完全否定,甚至是攻击谩骂。

再比如,齐白石的国画算是大众能欣赏的,其实是齐白石做了通俗化的处理。

中国画的高峰是明末清初,这个大概没几个人知道,很正常,普通大学生也没经历过中国美术史的专业教育。代表人物就是八大山人——朱耷,八大的画有几个人能看懂呢?没几个,看了都觉得荒诞怪异。

可后世画家,可以说是所有,都是学了他的画风,齐白石是把他的画风通俗化到最彻底的一个,所以大家看懂了。

所以,现代把艺术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专业艺术,另一类就是通俗艺术。

4

我们普通人接触的往往是通俗艺术,通俗通俗就是有点俗,当然俗对应的就是雅,雅再上面的东西普通人就看不懂了,那就叫专业。

如果普通人看当今世界的现代艺术品拍卖会上的东西都一文不值。但是,说不上到啥时候,那种艺术风格就变成了时尚消费、流行款式。

中国、外国古代都没有方格子审美,可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全球流行格子衬衫、格子窗帘、格子床上用品。为啥呢?

因为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方格子。

这就是艺术家的作用,他们用另一种语言和世界对话,然后把最好听的故事告诉我们。

所以,不是大众看不懂、听不懂的就不是艺术,更不是创作个大众听不懂看不懂的作品就是与人民作对。

这就是大众暴力,因为人数多,所以代表正确,也就啥也不怕。

是不是所有艺术都需要大众看懂呢?

不需要,如果那样,人类的审美将无法提高,永远就都是“清粼粼的水来,蓝格莹莹的天,小芹我洗衣裳来到了河边”这个水平。

马未都把中国人的审美分这样四个层次:艳俗,含蓄,矫情,病态。

我们基本都在艳俗这个层次上,大众审美就是艳俗;唐诗宋词就是含蓄,就有些人不懂了;矫情,就故意违反常情,表示高超或与众不同,中国文人画就是这类;病态,就是超级不正常了,芭蕾舞就是。

艺术审美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鉴别丑基础上的,所以很多所谓的高大上艺术品看了都不美,而是丑。把这些丑的东西都剔除完就是大众审美了,也就媚俗了。

不过,这个过程也不是单向的,也就是不单是艺术能指导生活,生活也指导艺术。

我们说的格子布就是艺术家发明的美,然后在生活中流行,是从抽象、病态走向了艳俗,指导生活;相反的就是中国古代的美人,从生活当中的健康美,一步步走向了病态美,最后病态美成了艺术美,林黛玉就是代表,从艳俗到病态。

今天为什么和大家聊这些?

因为现在社会上,特别是互联网上,不是反精英了,是反专业。

你一提专业都不行,大众都不干。

大众靠人多势众,在互联网上占据话语权,更有一些人鼓动大众情绪,让一些非常正常的事儿都不正常了。比如艺术本来就是大众看不懂的,自古就是,哪国都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