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與東方左史虯脩竹篇序(陳子昂)

 元亨技术 2022-09-12 发布于贵州

與東方左史虯脩竹篇序/脩竹篇序陳子昂

東方公足下: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僕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歎。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揮幽鬱。不圖正始之音、建安風骨,複睹於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雲:“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僕亦以為知言也。故感歎雅制,作修竹詩一首,當有知音以傳示之。

注釋

[1]東方公:對東方虯的敬稱。足下:敬稱,稱對方。古人下稱上或同輩相稱都可稱“足下”,後專用于同輩之間的敬稱。

[2]文章道弊五百年:道弊,這裡指做文章的道理敗壞了。五百年,從西晉初年至陳子昂生活的武則天時代計四百多年,五百年是大約言之。

[3]漢魏風骨:作者認為漢魏詩文具有悲涼慷慨,剛健清新的風格骨力。

[4]文獻有可征:意謂從存留下來的詩文可以得到證明。

[5]彩麗:一作“采麗” ,謂詩文講究文采華麗。

[6]興寄:比興寄託。

[7]耿耿:心中不安、放心不下的樣子。

[8]一:在這裡有語氣轉折的意思。解三:生平履歷不詳,當與陳子昂、東方虯為詩友。

[9]明公《詠孤桐篇》:明公,對東方虯的敬稱。《詠孤桐篇》,東方虯所作詩篇。

[10]骨氣端翔:即“骨端氣翔”。翔:飛翔。骨端氣翔:骨骼緊湊,氣勢飛動。 骨氣端翔:此處指《詠孤桐篇》內容端直,氣韻飛動,即具有風骨之美。

[11]音情頓挫:頓:古人使用毛筆,將毛筆尖落在紙上,輕輕一揉、一停,就叫頓。 挫:古人使用毛筆,將毛筆尖落在紙上,急劇地轉折,就叫 音情頓挫:就是指詩歌的音節隨[12]感情的起伏而不斷起伏,即音韻與感情都有抑揚頓挫之美。

[13]光英朗練:詩歌的格調寫得十分明朗,光彩鮮明,精練朗暢。

[14]有金石聲:節奏鏗鏘有力,音韻鏗鏘,發聲如擊金石。

[15]“遂用洗心飾視,發揮幽鬱”二句:這二句的主語多解釋為陳子昂,以為是陳子昂讀詩後的感受是“洗心飾視,發揮幽鬱”,意謂讀了《詠孤桐篇》,使人有心目為之一新之感,並能使人抒發鬱結於心的情感。也有人認為主語應是東方虯,陳子昂認為東方虯之所以寫出《詠孤桐篇》,乃是因為他“洗心飾視,發揮幽鬱”,即是因為東方虯進入“虛靜”的精神狀態,使他鬱結於心的感情得以抒發。

[16]不圖正始之音:不圖,未料到。正始之音:指曹魏正始年間嵇康、阮籍等人的詩文創作,“正始之音”是繼承了“建安風骨”的。複睹於茲:指再次在此看到了“正始之音”。茲,此,指東方虯《詠孤桐篇》。

[17]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因為陳子昂認為東方虯的《詠孤桐篇》有“建安風骨”,所以假使建安作者看到《詠孤桐篇》,一定會相視以為同志,而發出會心之笑。

[18]解君:指解三。

[19]張茂先:張華(二三二至三〇〇),西晉大臣,文學家。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西晉初,任中書令,加散騎常侍。惠帝時官至侍中、中書監、司空。有政績。後為趙王司馬倫和孫秀所殺。

[20]何敬祖:何劭(二三六至三〇二),西晉詩人。字敬祖。陳國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令、太子太師、尚書左僕射、司徒等官。能詩,《詩品》列入中品。

[21]東方生:指東方虯。

[22]感歎雅制:意謂受到東方虯《詠孤桐篇》詩的感動而作《竹篇》詩。雅制,對別人作品的敬稱,以別人的作品為文雅之作。

譯文

東方公足下:詩歌(的光榮優良傳統)已經衰弊/中斷五百年了。(指從西晉至唐初)。漢魏時期優秀的風骨傳統,晉宋(指南朝宋)雖然沒能流傳下來,但是在現存的文獻中有可以找到證明。我閒暇的時候曾經欣賞齊梁的詩歌,(我覺得當時的創作)過分追求詞采的華麗 ,而缺乏內在的比興寄託(非常的空洞),每每感慨萬千。回想古人,常常擔心浮豔綺靡(的文風充斥文壇),而風雅之風就此沉寂下去,因此心中很是不安。自從昨天在解三家裡欣賞了您的《詠孤桐》詩,(深深地感到詩中透露出一種)端直飛動的風骨美,詩歌的音節隨感情的波瀾起伏而不斷波瀾起伏,詩歌寫得十分格調明朗,節奏鏗鏘有力。於是乎心目為之一新,消除了那種沉悶和抑鬱之感。(我)沒想到(又從您的詩作)感受到了建安風骨、正始之音,(想必這)也可以令建安時代的作者相視而笑(感到欣慰)。解三先生說:您可以與晉代的張華、何劭相比肩,我也認為這是知音的話。所以感歎於雅制(的復興),寫了這首《修竹詩》,自然期待獻給知音之人欣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