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世友的“软肋”:部属聂凤智与其顶嘴,为何从来都不生气?

 [南国风] 2022-09-12 发布于广东

在开国将帅中,有一位“胆大包天”的传奇将军,他敢几次出走,只为了去延安上学;也敢战场改命令,争取主动;同时,他还敢用“萝卜大印”逼降国军高官,犹如煞神一般。

图片

更为大胆的是,这个将军敢于顶撞大名鼎鼎的许世友将军。许世友将军出自少林寺,一身武艺令人敬佩,打起仗来更是冲锋在前,悍不畏死,令敌人闻风丧胆即使在悍将如云的解放军序列中,许世友都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且,许世友将军酷爱饮酒,是一个非常豪爽之人。当然,大碗喝酒的许世友将军也有着世人皆知的暴脾气,谁要是敢在他的面前摆资格或者说三道四,那就是自讨苦吃。许上将的暴脾气一旦上来了,有时候甚至连毛主席都拿他没办法。

图片

毛主席去世后,许世友将军带枪进京,为毛主席守灵,对于他这样违反规定的带枪行为,却无人敢拦。当卫兵提出中央规定,不能带枪进设在人民大会堂的灵堂时,许世友则说:“哪个中央规定的,我这个中央政治局委员怎么不知道?”,只能默许。

就是这样一个脾气火爆的开国将军,却在此人面前毫无脾气,也毫无上级的架子,甚至这个下级顶撞了他,他也不生气。这个“胆大包天”的将军究竟是谁呢?他为什么能够让许世友将军都格外宽容?

一、黑虎将军聂凤智

能够在许世友面前没有半点上下级之分,还能与他谈笑风生,毫不胆怯的只有聂凤智将军,聂凤智是开国中将,也是许世友的老部下,但全军上下,许世友却偏唯独对其特别偏爱。

图片

聂凤智

聂凤智,原名聂敏,1913 年 9 月生于湖北黄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而且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小时候的聂凤智就渴望改变现状,过上幸福生活。

1929年1月,红军号召广大青年踊跃参军,聂凤智也积极报名加入革命队伍,虽然那时候的聂凤智年纪小,个子也不高,但最终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决心打动了红军连长,同意他加入工农红军。

实际上,早在红军时期,许世友就与聂凤智有交集了。1930年4月,聂凤智在红一军一师一团三营七连当兵,担任连部的勤务员。第一师的师长是徐向前元帅,而第一团团长则是王树声大将。

当时的许世友也已经参加革命队伍了,还是一名基层指挥官,同样在第一团的许世友是一名连长,只不过与聂凤智并不在一个连。

图片

两位后来成为生死之交的开国将军在那一时期或许并不相识,但聂凤智一定对这个在战斗中敢打敢冲的许大连长有所耳闻,毕竟当时两人都在一个团,而红军时期的一个团人数也并不多,许世友又是非常有特点的一位军人,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许世友将军是1928年加入红军队伍的,加入红军后,许世友就以作风顽强,不怕打硬仗,也不怕打恶仗而出名。红军初期,敌强我弱,打仗往往都是游击为主,践行着毛主席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理论。

但也有时候为了达到战略目的,必须要攻坚,要啃下硬骨头,就必须有敢于站出来的红军将士。大山寨是河南光山县的一处寨子,是一个国军杂牌军的上校团长盘踞的地方武装,为了使得苏区连成一片,上级决定拔下这处寨子。

此寨易守难攻,红军又没有大炮等重武器,只能硬攻,但迟迟未能取得战果。后来,许世友作为敢死队队长,硬是提着盾牌和大刀,犹如煞神下凡一般通过云梯攻上了山寨,接连砍翻了几个守军,才打开了局面,而他本人则在激战中被一个守军敲了闷棍,足足昏迷了两天两夜才苏醒。

图片

许世友的勇猛也令红军战士们印象深刻,这样的传奇经历也一定会令聂凤智将军大为震动。而且许世友就是一个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猛将,仅仅三年时间,他就连升六级,成为了红军主力团的团长。

二、聂凤智与许世友的革命情谊

虽然聂凤智比许世友晚几年加入红军队伍,但他同样在红军队伍里成长迅速,成为了革命队伍里的骨干人才,迅速成长为革命队伍的团级干部。

图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聂凤智很想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但他接连两次申请都没有得到批复,情急之下的聂凤智将军就自作主张,不告而别,还被刘伯承给“捉”了回来。刘伯承元帅一边批评他都是团级干部了,还如此由着性子来,一边又被他这样好学上进的精神所打动。

最终,刘帅不但批准了聂凤智将军的上学申请,还给他发了八元大洋充作路费,可见对其爱惜之情。

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时,毛主席讲军事辩证法,萧劲光讲游击战术,这些都令聂凤智大开眼见,拓宽了他的视野和格局。经过在抗大的学习,聂凤智的军事、政治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毕业之后,聂凤智则被留在学校任教,后来又被任命为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团副团长兼教育长,抗大三团活动主要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值得一提的是,许世友也于1936年年底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还担任了抗大校务部的副部长。两人在此时虽然相识,但接触并不深,互相也并不熟悉。但是局势最终将二人联系到了一起,成为了战友。

经过了抗大的熏陶和洗礼后,聂凤智将军也变得更加成熟了,能够承担更加重要的革命任务。1940年10月,聂凤智奉命率抗大三团奔赴山东。一路上缺衣少粮,时常受冻挨饿,条件极其艰苦。

图片

1941年,聂凤智担任为抗大胶东支校校长,而许世友也前往山东任职,正是在山东,聂凤智才与许世友将军有了非常深入的接触和了解,最终二人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山东是日军重点经营的地方,也是很早就沦陷的地区,这个地方的抗日形势一直都十分严峻,日寇非常猖獗。

1942年11月,冈村宁次亲自飞赴山东,部署对胶东地区的扫荡行动,敌人来势汹汹、志在必得,到21日时,日伪军已经在牙山根据地周围形成了一个南北90公里、东西75公里的“铁桶式”包围圈。

而胶东支校就在牙山,形势非常严峻。此时的许世友则是胶东军区的司令员。

军情紧急, 许世友将军做了紧急部署,他说:“敌人来势汹汹,我们现在的原则就是保住有生力量”。

对于这样的指导思想,聂凤智领会的非常透彻,早在抗大时,他就听过毛主席的战争理论,也深深理解了“有生力量”的重要性。

在紧急部署会议上,聂凤智就非常赞同许世友提出的方针,他也当即表态说:“留得青山在, 不愁没柴烧,我们要灵活机动,保存实力,以图再战”。在军区的统一部署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聂凤智首先掩护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然后才率胶东支校跳出包围圈。

图片

令人惊叹的是,在这次突围中,聂凤智率领的支校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他也得到了军区首长的表彰,创造了一个奇迹。

正是这一次的精彩突围,使得许世友将军了解到了聂凤智的才华,对这个下属非常欣赏,二人也惺惺相惜,逐渐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解放战争初期,聂凤智担任胶东军区第五师师长,是许世友的麾下猛将。1946年11月,聂凤智因得了阑尾炎,不得不住院做手术。在其手术后的第二天,许世友将军前来探望,却坐在床头一句话也不说。

“司令怎么了,为什么愁眉不展,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眼见老长官这副模样,聂凤智连忙追问道。

“灵山难打啊,咱们的同志们牺牲了不少”许世友将聂凤智视为心腹,对他没有隐瞒,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实际上,许世友将军非常希望聂凤智能够帮其拿下灵山,但是毕竟对方受伤在身,也实在是不凑巧。

图片

不料,聂凤智将军听说之后,当即就从病床上翻坐起来,用一丈多长的绸布将刀口扎紧,提着枪就跨上马,奔赴前线了。

“司令员,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聂凤智只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就疾驰而去。最终聂凤智带伤拿下灵山,创造了奇迹。

灵山大捷后,许世友非常高兴,认为自己果然没有看错此人,他对聂凤智说:“你快去医院继续住着吧,好好养一养!”

然而聂凤智将军却不由得大笑,他当即就解开了缠在刀口上的绸布,众人定睛一看,发现伤口早就愈合了。这让许世友也非常高兴,没想到聂凤智打仗打着打着还能够养好伤口,真是天生的战将。

三、擅改军令,变“助”为“主”

日久见人心,实际上,经过几年的战争接触,聂凤智也用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许世友的欣赏和信任,他协助许世友指挥作战,是许世友最为偏爱的猛将。

图片

1947年初,华东野战军成立,聂凤智担任九纵参谋长兼二十五师的师长,而九纵司令员正是许世友将军,此时的两人已经互相熟悉、配合默契了。

在莱芜战役时,九纵从胶东远赴鲁中,第一次参加大兵团作战,聂凤智将军兵贵神速,迅速堵住了口袋,由于九纵动作迅速,溃逃之敌几乎全部进了包围圈。一战就俘虏了敌人一万两千多人。

进入到1948年后,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成为了蒋介石残存山东腹地的唯一坚固设防的大城市,也是“重点防御”的城池。

攻打济南时,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都对济南战役极为重视,还特意给了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这一战役任务。

在战前的讨论会上,在发言中,向来喜欢打快仗的九纵司令员聂凤智却提出了不一样的想法:“我们用十五天到二十天就能把济南拿下来!”

这一想法与许世友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但是许司令却故意激他说:“十五、二十天?这哪里可能啊,你以为打济南就像吃豆腐那么简单?”

图片

但聂凤智却非常认真,他阐述了自己的战术构想和方略,对这一见解进行了阐释。最终,最后主持会议的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拍板说:“要立足于快打,就必须尽力争取在援敌尚远之时,攻克济南”。

不过,令聂凤智郁闷的是,虽然首长采纳了他的建议,但只给了他“助攻”的任务,西城主攻任务则被宋时轮的十纵抢走了。也就是说,这“助攻”是9纵跟在10纵屁股后打,这让聂凤智感到非常憋屈。

虽然聂凤智十分不满, 但是就连许世友都没办法为其徇私,他也只能暂时吞下这个“苦果”。

虽然没有抢到“主攻”任务,但聂凤智将军绝非凡人,当年都敢不告而别去上抗大的人,怎么会被眼前的一点小困难绊住呢?

“什么主攻助攻?,都他娘的是主攻”聂凤智将军在心中喊道。

回到纵队司令部,在给各师下达命令时,聂凤智大笔一挥,擅自将“助攻”改为了“主攻”,几位师长们在接到司令部的命令后,担心的询问是否弄错了?聂凤智则如此回复说:“告诉大家,命令没有错,我们九纵要打就打主攻!”

图片

在誓师大会上,九纵代表们一口一个“主攻”,把坐在主席台上前来做动员的许世友都给弄糊涂了,一问之下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随即,许世友就起身直走,来到了九纵司令部,而聂凤智则紧随其后的“跟”了进来。

“聂凤智,你好大的胆子!关键时刻,你竟敢私改军令?”许世友怒气冲冲,黑着一张脸吼道。

“老首长切莫气坏了身体,且听我解释,我们把'助攻’改成'主攻’,只是为了让战士们放开手脚打,调动士气,这有什么不好?”

“再者说,我们打得急,东西夹击一起攻,就很可能打乱敌人的部署乱,弄不清楚我们到底哪里是主攻哪里是助攻,这不就更好?”

图片

见许世友是真的生气了,聂凤智也连忙解释了一番。最终,许世友也只能骂了一句:“聂凤智啊聂凤智,,你胆子太大了,你要是搞砸了,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聂凤智的九纵仅仅八天八夜就打进了济南城。这又创下了我军作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