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弯刀书斋 2022-09-12 发布于江苏

《說文·人部》:“儒,柔也,術士之稱。”

  術字从行、从术。术乃釆biàn之譌,象獸跡之形。釆指鳥獸之跡,引申亦借指人跡。前人有跡,後人循行,踩踏旣久,乃成道路,是路也,專名曰術。《說文·行部》:“術,邑中道也。”參見“述而不作”。
  術士卽道士。參見“莫切漏菜板”。前人行事,摸索出道路,走得通,走得寬,後人有熟識前人道路,可爲世間指路者,卽術士也。
 衆人得指引,乃跟從術士,依道而行,故《周禮·天官·大tài宰》曰:“儒以道得民。”
 儒指點往昔旣有之路,輔助他人擇路而行,他而不作,不自作主張,故曰“儒,柔也”。
 春秋諸侯盟會有道,其道曰禮。魯齊夾谷之會,孔子相禮。孔子,儒也。
 秦廷論道,淳于越熟知三代封建道路,建議朝廷依舊循行。淳于越,儒也。參見“秦除封建”。
 漢家初立,草莽軍功之臣不知禮數,叔孫通乃參放古制,爲漢家制朝廷宗廟諸禮儀。叔孫通,儒也。
 漢武帝“嘉唐虞而樂殷周”,欲“據舊以鑒新”,參見“朕嘉唐虞而樂殷周”,問道於賢良文學。參見“文學”。董仲舒承詔對策,指出唐虞三代之道載於“六藝之科,孔子之術”,建議朝廷表章隆崇之。董仲舒,儒也。
 儒自古及今歷代皆有,或泛化爲言,則曰“儒,學者之稱”(《字彙》)。
 戰國時,有儒家滋生於儒。儒家且述且作,而不安分於柔和輔導,他要指揮命令人君行其構擬之路。儒家雖言之鑿鑿,然細審其路,乃在虛無飄渺間。參見“儒家一詞的由來”。
 宋代理學,明代心學,蓋亦儒家言。
 儒士併儒家,後世通謂之儒者。

 儒士之學併儒家之學,今通謂之儒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