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争回忆录 —我的战火生涯 第2章(原解放军199师副师长 乔登云)

 乔布斯的乔 2022-09-12 发布于山东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199师副师长乔登云口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历史。

作者简介:

        乔登云(1929-2009),河北省宣化县人,1946年5月参加革命,194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0月离职休养。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教导员、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等职。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其他功勋3次,获得军功勋章3枚。1988年荣获“独立勋章”。曾任驻周村199师副师长。

第二章

记得1946年的5月,村头的老杨树已经抽叶,田里的麦苗也开始粗壮起来,春风吹过,绿色的海洋里荡起了微微的绿波。我的心已开始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触,就是在那年,听大人讲,村里面来了八路军,来领当兵的,说是支援前线。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心里高兴的不得了,没昼夜的思量这件事,有时晚上竟然睡得很晚,虽然心里在不住的犯嘀咕,但口头上从没多说一声。

家里的大人们对连年的战争十分讨厌,他们看到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的场面,所以一提起参军,免不了有些心有余悸。所以,在家里,成天守着我们,她们守口如瓶,只字不吐。有一天,刚吃罢饭,我向家里正式提出报名参军的事情,家里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父亲铁青着脸,什么话也不说。母亲异常忧郁,苦愁的脸上表现出极不愉快的心情。奶奶听了之后,连哭加说,死活不肯。他亲眼看着我长大成人,家境这样,也想盼望给家里添个劳力,多种点地,多打点粮食。看到这个场面,我不能再说什么,嘴上的话都咽到肚子里了。自此以后,我天天偷偷去找领兵的人。有一天夜里,家里的人都睡得很熟,我悄悄地爬起来,来到约定的地点,跟着带兵的人走了,和我同时走的还有本村的好几个人。

大概走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才到了深井镇。这里是个新兵集合点,听领兵的同志讲,全点有180多名新兵在这里集合,新兵们在一起互不认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不说什么,但心里在想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到了晚上我们睡在当院的一间东屋里,地下早已分好了位置,大家都衣帽不脱,合衣而卧。那天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住在同一间屋子里,第一次离开父母在这么远的地方。那夜,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起父亲一语不发的神情,想起母亲愁楚无奈的表情,也想起了奶奶死活不让我参军的情景,想起家里生锅无粮,四望空空凄凉的景象,眼睛都湿了,好不容易才盼到天亮。我们都匆匆的爬起来,虽然一夜过去,大家的脸上仍没有退去一夜的倦意。在集合点呆了两天,人们盼望的军装终于发下来了,是灰色的,新衣穿在身上,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刚才还破衣烂衫、参差不齐的人群,一下子变得齐整多了,然而人们清楚的知道,出发的日子日益临近了。穿上军装,我心里自然是另一番感受,各种心兴的思想也油然而生,很想让家里人看看我这一身装束,也想借此去安慰一下父母和奶奶。于是我去找指导员请假,指导员见我提出这样的要求,他邹起眉头想了想,然后笑容可掬的对我讲了一番道理,我才知道,新兵集合是不能随便离队的,尤其在家门口,更不能随便,但指导员看我如此实在而天真,而且他也知道我的家庭情况,也就破例的批准了,并要我下午归队。我高兴地跟什么似的,只向指导员说了声谢谢,没顾上打什么手势,跨出门槛,大步向外跑去。那天我特别高兴,总觉得太阳比往日的红,风也比往日的轻柔,高大的老杨树发出的枝芽比什么都嫩绿,田野里已经泛青的麦苗比什么时候都绿。路上的行人也用同一种惊喜的目光在看着我,我的心也向吃了蜜一样,只觉得甜滋滋的。

我一路不停地往家赶,我一步闯进屋里,我的出现立即打破了那原有的气氛,父亲看见我脸上露出几分笑意,母亲那愁苦的脸上也绽开了少见的笑容,我走到奶奶身旁,紧挨着他老人家,想听听他的数叨,奶奶那天特别冷静,不时地抚抚我这里、摸摸我那里,露出了她那复杂的心情。一会儿,一股泪水从她那饱经风霜的眼里涌出,直落到她的手上。我从小就是个硬心肠,很少冲动,既使小时候受到委屈,我也极少掉过眼泪,可这天,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直往外掉。我回家的消息不胫而走,顷刻就传遍了全村,街上占了很多人,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指手画脚,小点的孩子跑到我身边,摸着我刚穿上的军装。父亲站在妈妈和奶奶的身后,慢慢地往前移步,我终于加快了步伐,离开了奶奶,也离开了全村的人……

回到部队的第二天,新兵便整队出发了,我们离开了深井镇,来到六十里以外的宣化县。记得当时一人分了两个馒头和一块咸菜。这里是一块很大的广场,整个广场都站着穿着新装的像我一样的新兵,很显然,这是来参加分兵的。广场上的新兵们都在耐心的等待着,眼里表现出等待和盼望的不安,我没去那里等候,按照指导员的安排,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忙着一些琐碎的事情。

随着领兵的同志一个个的来到,一部分新兵被一个个的领走,我的心也开始有一些隐隐的不安,正在这时,指导员轻轻地拉了一下我的衣角,示意到他屋里去,并叮嘱不让我出他的屋子。指导员的小屋是一间及简单的旧房子,屋里除了一个包和一张破桌子外,什么也没有。我依照指导员的安排,在屋子里等待。外边人声嘈杂与屋里的寂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使我感到无聊。猛然间,我瞥见挂在墙上的那条指导员天天背着的老枪,我下意识的往外看了一下,便轻轻的从墙上摘下,开始认真的观察起来。这条枪我太熟悉了,从指导员到我们村领兵一直到现在,我几乎天天都见到它,过去只是远远地看一眼,顶多也是搭上手摸摸,像今天这样拿在手里托起来看还真是第一次。但是单纯看看是不过瘾的,枪拿在手里,激起我想打一枪试试的强烈欲望。我看指导员还没回来,就轻轻的提着枪转到屋后,对准了一口枯井一连打了六枪,说实在话,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得到满足。过了一会儿,指导员回来了,他推了一辆车子,车上放了一个包,这时我才知道我被分到了十四团的炮兵连,他是炮团的指导员,车上的行李是为我准备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