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题 文 | 谭子龙 杨冰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广州 510630) 【内容摘要】数字经济以数据作为关键的生产要素,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逐渐成为了推动制造产业集群和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从高质量发展内涵着手,研究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动因,构建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四模型框架,深入分析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为破除数字经济发展障碍,全面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经济以第五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技术基础,打破了传统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体系,正在逐渐成为推动制造产业集群、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数字经济对中国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强调在新的历史机遇期推动实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学者们广泛研究了数字经济如何推动制造企业和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课题,却较少分析由数字经济驱动的制造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事实上,数字化转型后的制造产业集群也必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制造产业集群在数字化之下的高质量发展机制同样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此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 数字经济早已是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已有文献和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数字经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分析与途径解决上。 关于以数字经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少学者建立“微观—中观—宏观”分析框架。微观分析上,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准确的匹配机制;中观分析上,形成产业的关联效应、产业的创新效应、产业的结构调整效应;宏观分析上,通过改善要素配置的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推动机制。另一方面,基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促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数字化转型,优化提升其产业结构,解除在核心数字科技受制于外国的困境,研究其推动机制[1](刘淑春,2019)。 数字经济推动本国产业发展的机制研究,以下几方面更受学术界关注。一些学者认为可通过数字经济突破创新链瓶颈、促进制造链质量的提高、实现供应链效率的优化、延长发展服务链的空间[2](盛朝迅,2019)。在平台化、生态化、软件化、共享化、去核化五个方面提出实现途径,深入分析研究数字经济对本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在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方面,有学者从提高本国数字基础建设、发展本国数字化产业、促进数字科技创新以及科研创新上发展数字经济,加深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研究推动机制。 由现有研究不难看出,有关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较为少见。基于此,本文着手研究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从而探讨以数字经济引领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径,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下为推进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对策。 三、数字经济概念界定与主要特征 (一)数字经济的界定 首次出现的“数字经济”一词是由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在《数据时代的经济学》中提出。但是并不存在国际普遍认可的数字经济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定义了数字经济。李长江从生产要素的使用上定义数字经济,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主要生产方式,是数字技术与各产业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形态[3](李长江,2017)。康铁祥基于性质分析数字经济,从虚拟性、高附加性、高渗透性、价值增值性、边际成本递减、外部经济性上定义数字经济。 (二)数字经济的主要特征 1.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其发展的关键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数据成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促进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数字时代的发展,这种新型生产要素作为一种新的资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能力的变革式增长与 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消费者在互联网平台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被供给部门捕捉,而数据之所以是数字经济的关键在于其信息和知识属性,供给侧从大量聚集的数据中提取信息,再将数据信息解读,为企业创造对自身有利的知识,改造优化生产的产品,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4](陈晓红等,2022)。在数字技术与经济主体的融合过程中,数据不应再作为一种辅助性资源,而是作为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 2.数字经济以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为重要基础 新型基础设施是立足于第五代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数字基础设施的建成与应用为数字经济与企业实体融合、产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梅特卡夫定律”认为网络的价值与互联网用户、设备正相关,即网络的价值随着互联网用户数的增加而增加。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会使数字经济得到深入发展,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的革命,对经济增长有着很强的正向效应。 四、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指在特定区域高度集中的有着竞争与分工协作关系的不同规模企业和与之相联系的机构、组织等通过纵横交错的协作网络而紧密联系的空间集聚体,这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5](张辉,2003)。 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对于高质量发展,学者们从优化企业生产结构的角度认为企业应以创新作为整体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生产工序、环节,提高企业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资产投入的回报率;创新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创新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减少交易成本等,达到各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从发展理念的角度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集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制造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应如下。 首先,制造业集群内的企业依靠创新完成转型升级,带动整体集群的高质量发展。仅通过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模式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显然是不足够的,制造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集群企业的高质量创新[6](张军扩等,2019)。不同生产部门的企业创新生产流程、生产工艺,促进产品各个生产环节的效率提升;设计研发部门企业对原有的研发模式创新,使研发环节与消费者结合,设计出最符合消费者意愿的产品;由产品主导的商业模式转变为商品+服务的商业模式[7](许晖等,2016)。 其次,制造业集群企业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过程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造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以第五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数字技术的应用为重要基础。5G通信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信息输送的延迟,人工智能的应用降低了人力成本,大数据的发展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制造业集群的产品生产过程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将提高集群内部信息传递效率和产品生产效率,完成制造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制造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集群资源共享平台与各集群企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制造业集群资源共享平台使得知识技术在集群内部流动,各集群企业受益于数字资源共享与知识扩散,与数字技术结合,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加快制造企业的数字化,促进制造业集群整体的高质量发展[8](魏守华等,2002)。 综上,制造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与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这四个数字经济的因素相联系。 (二)数字经济四因素模型驱动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机制 基于制造业集聚、经济增长核心要素的特征,围绕制造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四因素模型,其中制造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承担核心驱动力,以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培育发展为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集群企业深入发展四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追求数字化产业转型,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得集群整体持续的竞争优势。 1.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以集群的数字化转型为主要驱动力,而制造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创新为主要推动力,促进制造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要重视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集群的生产过程的结合,强调集群内部的创新。伴随着新型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数字信息、数字网络迅速发展,打破了产品的制造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地理限制,使得产品的生产可以更多考虑消费者与潜在消费者的意见。数字技术与制造业集群的融合为“研发者—客户—集群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创新型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出现[9](戚聿东等,2020)。集群数字化创新包括以下两点内容,其一,数字技术创新与集群平台。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各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越发频繁,此时制造业集群平台的搭建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搭建制造业集群平台,推动专有性资产以及知识技术的共享,提高了集群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集群整体的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其二,数字技术创新与制造过程相融合。提高集群企业的数字化创新能力与将集群平台获得的技术知识融合入制造过程的应用能力,对集群企业的生产过程实现服务化、信息化、智能化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提高了集群企业的生产效率,加速了制造业集群整体的数字化转型[10](倪克金等,2021)。 2.新技术 新技术是指以第五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主的数字技术。产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在数字化时代之下必须依靠新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价值以及制造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新技术也是制造业集群数字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1](余江等,2017),作用于制造业集群的数字技术创新、生产流程创新、生产工艺创新。因此可认为新技术是制造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支撑。 3.新模式 新模式指制造业集群与数字技术相结合,集群企业的制造模式更加体现出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产业集群的信息化指集群企业受益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数据等的变革式发展,信息传递速度与信息传输成本大大下降,制造业集群全面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突破原有的交流隔阂、提升制造业集群整体经营效率、强化集群企业与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过程。制造业集群智能化指集群企业生产活动的进行与物联网和计算机等联系,降低集群内部劳动力的成本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过程。因此,建立数字化的新模式是实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4.新业态 新业态的定义较广,但主要包含了制造业集群与各行业的联合发展和制造业集群平台的建立等新型发展业态。各行业以传统的孤立形式存在,谋求独自发展的形式在数字时代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与竞争,各行业联合发展的业态将成为一种新趋势。因此,制造业集群与各行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将降低不确定性风险和减少交易成本,形成一种新业态。建设制造业集群平台,如制造业集群资源共享平台等,将加速集群企业之间创新性数字技术的流动,促进制造业集群企业和集群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形成另一种新业态。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建立数字经济四因素驱动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 图1 数字经济四因素驱动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模型框架图 五、展望与对策 (一)政府角度 尽管政府及制造企业主体均已意识到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且给我国制造业集群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不可否认目前要推动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集群的稳健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政府与企业是解决该困难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稳健平台,积极推广数字经济的应用,才能进一步促进制造业集群的结构优化升级,驱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一)政府角度 1.政府继续进行数字改革 第一,政策推动产业的数字化。逐渐式促进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以核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为首,依次推动其他企业的数字化。政府相应给予不同的资金与税收等财政支持力度,将核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应用到其他企业数字化的过程中,有阶段地推动相关产业数字化。第二,改革现有政策。对于制造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现有的政策仍然存在着限制性的因素,如果政府能够对其进行改革,如简化流程等,将对加快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有着重要政策支持作用。 2.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政府完善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强大促进作用。第一,政府继续对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财政支持。促进地方政府布置与完善当地的数字基础设施,为促进制造业集群的数字化创新,加快其数字化转型,推动其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数字技术发展的依托。第二,政府加快现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 3.加大培养数字化人才 第一,政府健全教育体系。随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不平衡发展趋势逐步扩大,政府完善“基础—高等—职业”的教育体系,健全产学研深入融合机制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第二,政府重视对数字型人才的发展。数字化人才相对不足与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因此更应强调数字人才的重要性。建议在国内高校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数字人才培育计划,在国外与著名高校合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吸引国外的专业数字型人才。第三,强化数字型人才的培育。政府可以加大数字型人才培育政策的实施,鼓励高校加大对数字型人才的培育,支持企业提高对数字型人才的薪资待遇,为强化数字型人才的培育提供政策保障。 (二)企业角度 1.重视数字技术的创新 企业依靠传统的通过技术模仿和低成本建立竞争优势的模式在数字时代亟待改进,更加需要强调与数字技术创新相结合。第一,企业应注重对数字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大数字技术的研发强度有助于企业对加深数字技术的掌握,有助于促进数字技术在企业生产过程的应用,有助于激发企业主体的数字创新活动。第二,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创新奖励制度。对企业员工的数字化创新激励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加大数字技术的应用 各个企业在数字时代更应积极拥抱数字化技术,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第一,企业需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将数字技术注入产品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自己的推动力。第二,企业积极加入产业集群,利用共享集群平台的数字技术扩散效应,为企业自身吸收新技术和加快企业数字化创造有利条件。 3.搭建产业集群平台 定位在一特定区域的有着独特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与聚合而来的企业形成集群,在集群内部搭建产业集群知识资源和服务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淑春 . 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靶向路径与政策供给 [J]. 经济学家 ,2019(06):52-61. [2] 盛朝迅 . 推进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与方略 [J]. 改革 ,2019(10):45-56. [3] 李长江 . 关于数字经济内涵的初步探讨 [J]. 电子政务 ,2017(09):84-92. [4] 陈晓红 , 李杨扬 , 宋丽洁 , 汪阳洁 . 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 [J]. 管理世界 ,2022,38(02):208-224+13-16. [5] 张辉 .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 [J]. 中国软科学 ,2003(01):70-74. [6] 张军扩 , 侯永志 , 刘培林 , 何建武 , 卓贤 . 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 [J]. 管理世界 ,2019,35(07):1-7. [7] 许晖 , 张海军 . 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能力构建机制与演化路径研究 [J]. 科学学研究 ,2016,34(02):298-311. [8] 魏守华 , 石碧华 . 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2(01):59-65. [9] 戚聿东 , 肖旭 .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 [J]. 管理世界 ,2020,36(06):135-152+250. [10] 倪克金 , 刘修岩 .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成长 : 理论逻辑与中国实践 [J]. 经济管理 ,2021,43(12):79-97. [11] 余 江 , 孟 庆 时 , 张 越 , 张 兮 , 陈 凤 . 数 字 创 新 : 创 新 研 究 新 视 角 的 探 索 及 启 示 [J]. 科 学 学 研究 ,2017,35(07):1103-11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