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指什么意思?为何不能借?

 农民的小帮手 2022-09-13 发布于河南
日常生活中,借东西是一件很普通且平常的事情,邻里朋友之间,你借我东西,我借你东西,只要不是很特殊的物件,都是举手之劳,也能很好的促进邻里关系的和睦。
民间关于借东西也流传着一些说法,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够外借给别人,比如,大家经常听到的“药罐子”是不能随意借人的,大概原因是说,别人借药罐子,都是用来熬药了,熬药说明家里有人生病,而别人用完了之后再换回来,就寓意着把病一起换回来了,在这种寓意下,谁也不想生病,所以,不会把药罐子外借给他人。
除此之外,不少朋友还听过“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的说法,从字面意思解释,可以把米借给他人,但是,不能把柴火借给他人,可以把衣服借给他人,但是不能把鞋子借给他人。有人会问,大米和衣服都可以外借,为何柴火和鞋子不能外借呢?有什么说法?本篇内容,笔者就详细说说这件事,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先说“借米不借柴”

从2个方面来解释这半句。其一,“米”指的是粮食,“柴”指的就是柴火,粮食是可以救人的,在以前的时候,如果谁家缺粮了,去邻居或亲戚家借粮的事情很常见,有借有还,等到粮食收获的时候再还上。不过有个前提,别人家有余粮的情况下才会借粮,如果别人家的粮食也不够,一般是不外借的。
而柴火和粮食相比就不一样了,以前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烧柴,没有粮食必须去借,不借是找不到的,而柴火则不一样,路边掉落的树枝有很多,都可以捡来当柴火用。没有粮食情有可原,可能是由于天灾所导致,这属于人为无法控制的事情。
而去借柴火,说明这个人很懒,别人都能去捡柴火,自己反而不想去捡,却借别人的,捡柴火又不需要技术,只要勤快,就会有烧不完的柴火。所以,人们宁可借粮食,也不愿借柴火。
延伸一下寓意,人们都有“救急不救懒”的思想,如果一件东西非常急,大家基本都愿意去帮助,而如果是因为懒,而去找人帮忙,基本上都不会相助。大家也能从中学到一些道理,懒惰是不行的,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努力奋斗,别人可以帮助你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
其二,按照民间的一些说法,“柴”指的不是柴火,而是“财”,原因是“财”和“柴”是谐音,粮食可以借给你,但是财运不能外借,如果把财运借走了,自家可能就要面临落魄,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有了“借米不借柴”的说法。


再说“借衣不借鞋”

这半句的意思也从2个方面来说。其一,“衣”和“鞋”指的就是字面意思,分别是衣服和鞋子,衣服可以借给别人,可能是别人有急用,衣服大了能穿,衣服小了也能穿,只要不是特别小就行。用完后一会就还回来了,如果自己有洁癖,可以把衣服洗洗,这都无所谓。
而鞋子则不一样,必须要有合适的尺码才能穿,大了穿不进去,小了穿着会拖拉,从这点来说,就有很多限制条件。而大家之所以不愿意借鞋,原因就是怕较大的人,穿了自己的鞋子之后,把鞋子撑大了。比如自己穿42的鞋码,另外一个人穿44的鞋码,借出去之后,他强行穿了一天,等到自己再穿的时候,就会感觉到鞋变大了,自己穿着不舒服。所以,都不会借鞋子。
其二,鞋子不外借的原因,不是从字面意思来解释。按照民间的说法,一方面,从女性的角度来说,古代的女子,鞋子是“定情信物”,不会借给他人,如果借给了他人,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婚姻。
另外一方面,在南方的一些地区,“鞋子”的土话,或者谐音是“孩子”,借鞋子等于借孩子,大家都知道,孩子是不能外借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即便真的是借鞋子,人们也不会外借,因为借出去之后,等于把自家的孩子借出去了,这是大家不愿意的原因。综合这2方面的因素,就有了“借衣不借鞋”的说法。

总结来说,“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这句俗语,看似所表达的意思很浅显,但是,延伸一下,所包含的一些寓意,直到现在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人不可懒惰,可以忍受一时的失败,但不能一蹶不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不能选择“躺平”,做好自己,努力向前,成功就在不远处。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