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间左氏族谱序

 沧州家谱穆国联 2022-11-26 发布于河北

河间左氏族谱序(12则)

一、左氏族谱原序

族之有谱纪世系也。世系辨则支派明,支派明则名分正,尊卑称谓之礼、服杀揖让之节自不紊乱。虽居异乡久远,遘会言及,按谱稽之,昭然可知。谱之所系大矣。

余族自洪武以来二百余年,于兹世代凡十,户口几百,析户分门,间亦有弗相识者,问其祖所从来及亲之远近,则茫然莫对。噫嘻,缘于谱之弗置也。是可索之族人哉?通礼者之罪也。予谋及伯弟编次成帙。因为之序曰:余祖自君美始,其弟君弼、君辅,以上不可考。先庐州金斗人,即今之合肥也。弼恃勇力、智术据庐陈二州,屡梗太祖。美尝以天道人事开谕,欲其归顺。弼弗听。太祖爱其才,罔忍加兵,以书谕之,始归。命弼为广西卫指挥佥事。后破贼有功,进副总兵,今南都、广西各指挥一员。建功庇后皆美教诲之力也。弼事美愈尊,美亦罔敢为荣,恒以祸及身,是惧避河间占籍焉,遂为河间人。

是时洪水汜溢,以木为巢,渔利始生,守礼畏法,远近以善人称,子子孙孙生齿日益繁盛,衣冠相继,科弟在望,为河间一巨族也,何莫而祖宗之荫庇也哉!谱之纪载其大异如此。

凡我子孙各宜录一帙,珍藏世守,因而增修易成厥功。一展阅之余,自动水木本源之思。虽世代之远,凡贪者贱者以为祖之所裔,必不视之若路人。然庶睦族之风可兴,谱之记载不可徙也。

万历元年(1573)岁次癸酉季夏之吉

六代孙乡进士希禄 撰叙

二、左氏族谱序

从来纪族必有谱。谱者籍也,所以载世代之先后、祖宗之统系也。夫世远则辽,传远则繁。鼻耳不同堂,遐迩不共面,而有必不可紊之,世系必不可易之。

适派总于谱焉焉,取之何也?谱定则宗明,宗明则传真。如进一族于客堂之上,按坐叙款,历历不爽。虽有愚者,亦可无失礼之嫌,此序谱意也。故古人营居必先立庙,立庙必先藏谱,诚有所重云。

予族于先代茫不可考。传有云自于齐太公之子左公子者,其鼻始也。厥后一姓递传,迄于春秋以来,不敢忘为附会。近自始祖君美公,族始有谱。夫君美祖在元末,实庐州金斗人,兄弟有三:其长即君美祖,次君弼祖,次君辅祖。君弼祖事武事,尝居庐州及陈州二郡,太祖以书谕来归,赐命南都、广西二卫指挥,载在国史诸书,可考也。君美祖以避乱来家于瀛,居于城之南,因名其庄曰“渔翁,”遂籍为河间县,编入西北隅六甲焉。厥子有三,厥孙有八,后随以八门分派,其实以二大派为宗。今以一、六、七、八凡四门,皆一世之大祖、三祖后派也,共一族差。二、三、四、五凡四门,皆一世之二祖后派也,独一族差。此亦可以想见矣。

自是祖以渔利治生,以忠厚治家,生齿既庶至数传,水利平而圃利兴。人皆得自食其力,于是家益日富,礼乐日隆,子孙振振,科第绵绵,乃为河间一巨族焉。祖宗功德,其可忘乎哉?谱其可已乎哉?

先六世祖希禄公,以孝廉起家,遂同希伯祖创举而修成之。当日创始苦心,实为吾族功臣。大抵自七世以后,续生尚多,世传又增,继述不无望于后人焉。族父兄辈每有意而未果。予同十世宗子青松相商曰:“今日者正吾族谱一大关会也,去前世未远,向后生益富,踵此不成,后将焉求?”即同商于族长诸大人,执笔捱询,家自为问,历三月而草具,又三月而修成。庶几一展卷瞭然。

凡吾族远近亲疏,富贵贫贱,当不至睹面为陌路也。或可稍与笃亲之义乎?予更窃有说焉。凡谱之序,世代既分而职业爵位亦著,配嗣既详而正侧有无亦系,使后之观谱者一拟议于其中。

前世诸大人已彰彰如斯矣。吾何以益光?厥位无忝前人,吾何以克昌?厥后无堕宗家声,吾何以反修?厥身无失家则?吾之视前,即后之视吾,水波相随,车辙相炤,孰不凛凛?此又教孝教学不出家而成者乎?宁笫曰纪世序系而已哉!犹浅之乎!有谱也,是序也。希禄祖以门各为序,予更易以门列于世,非敢妄为改弦也。第以八门同一祖之传,以世定宗而统系不乱,以门列世而宗子不移,尊祖宗,亲支属若于此序有微意焉。故不辞其僭越,而私自更端如此。夫希禄祖谱世至十,予序仍至十,大要前序自七世多缺。今百馀年始完此三世之序。续谱之需于后人之重且急为,何如有心者炤于前后苦心,递世历接,各序一册,以广其传,以贻其后,即吾祖之孝子,吾族之忠臣也。同族其勉乎哉!后世子孙其更勉乎哉!故序。

九世孙督察院左副都御史 敬祖 谨叙

族谱总略

谱序修法

谱纪以君美为始祖,以先不可考。君美祖为河间开业之始,故不敢妄多援引。

始祖不列世,尊其所出。

祖以下列世便与纪代。

纪世篇列为五。五者河图中数,乃大衍之母,用以列谱,取其生生之意。

分门自二世始者,以下支脉繁盛列之以门,亦便统属。

世用横列,则一辈皆排一路,庶长幼有序且尊卑不至相乱。

门用直纪,则一门递接一脉,庶嫡相承而支宗皆有统序。

此序横看之则门门皆同一辈相衍,直看之则世世皆有门,门宗传世有条也。

父下纪子,子下纪孙,皆有长幼排次,辈辈承接不独不紊,而且不遗,观者亦便考稽。

讳皆字形微大,尊其为主之意。

子皆双行细书,为其未成之说。

配必立书,重敌体也。

侧室必下一字,正名分也。

讳下只纪职业、配嗣,而不注字号、居处、性情、体象者,人丁繁多不便详悉,故简略序之,盖亦尚质之意也。

五世分一卷者,则世世相传,卷卷相接,便与续修之心。

子孙与母本生之子必系本母,使人知所从生。

子已出嗣,生父之下仍列名,使人识所从来。

人或称族名不入谱者为其支脉伪衍,不敢乱宗之意。

人实正宗,久出难稽系派,不清者宁缺勿误,恐开滥觞之端。

十世多书乳名者,其人皆幼未有讳字,不书恐或遗漏,至于未岁者又不敢入,大抵十世之间尚多失序,而续修之事望与后之尊祖者甚为亟亟。

原序必录谱首,此修谱之初存之,以识元始。

以上诸款皆予修谱私见颇有苦心,后世子孙体之继之。

敬祖识

族谱后序

予族谱既成,父兄子弟辈相观甚喜,语余曰:百余年之旷典之一旦而修举也。于前有传,于后有述,兹亦可谓明备矣乎。予初闻之亦曰唯唯,窃再思之而更有惧者焉。

谱者,谱世也。正谱,德也。水源木本人皆知之,而何以又曰源深流长、本固枝荣,为此说者其知道乎?夫以余之始祖一人也,一人而传方十世乃能致蕃衍若斯,登斯谱者不第以千百计焉。此岂易言之?在祖宗必有所以开,在子孙必有所以承。冥冥之中隐有执券,寔未泛泛然也。愚者不达于斯,徒以见于丁之繁遂以夸族之大,将开创功德竟置不问,岂弟曰薄待先人,其自视亦何如耶!骄子罪人,造物必阴罚之矣,则可惧孰大于是。是故善观谱者承祖宗德泽,懋后人德业,如源益深,如本益固,其流长枝荣,必又有厚者,东海洋洋,苍枝茂茂,尊祖敬天,庶斯谱之为不赘焉。余修之久,因以观谱之深,观谱之深,因以阐谱之微,兼以语后人也。后人有心者感于予言而深思之,自有得乎。自有得乎。谨跋。

敬祖跋

作者简介:

左敬祖(1603—1673),字念源,号虔孙,河间县大渔翁庄(今名大渔庄)人,清顺治己丑科(1649)会试第一,以“会元”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壬辰科(1652)同考进士,充秘书院侍读,擢升通政史,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从二品。凡有关国计民生及地方利弊、水旱灾荒,左敬祖无不条陈剀切。尤其所奏缓征输、宽徭役、旌廉吏、禁奢靡四事,为时人称道。后上疏乞归,卒于家。康熙帝甚惋惜,赐全祭葬,并亲撰祭文。著有《四书抄训》《易经抄训》《理学真传》等。

三、左氏续谱序

自古国不可无史,家不可无谱。家之有谱,所以明宗脉、正嗣绪,继往开来,乃一家孝思之首务也。予族之谱自希禄祖创之,敬祖叔修之,迄今二十余载,未经续录。予每有志而未逮。适诣乡会族长,于先茔前相语甚欢,偶叙及修谱,众皆跃然心目。但因水旱频仍,春间未免告匮,将欲即脩,力不从心。适以贻戚公议,不如先立一社,邀族众量力征输,每月少滋利息,积载可以乐成。予曰:甚善。遂推予为首。予即唯唯不敢违命,约于康熙五年三月念二日起至六年三月念二日止,所获滋息其为询访往来之资,尽为充足,其为笔墨纸张之费亦且有余。

所惜者,吾族之人生齿繁众,肆散居多,或三五里有人焉,或六七里有人焉,或百八九十里有人焉,非不惮劳之人何能捱户悉询不遗耶?幸有尊祖叔不避其艰,逐门执笔集簿,三月有余始进予而前曰:族之大小悉矣,汝其续之。予遂跪而受焉,急请前谱阅之,其规矩格式甚为精确,其长幼次序极为详明。予每默叹,敬祖叔可谓费尽苦心矣,何用改弦为也,遂随其序而续之。始则若见为易,继则反觉其难,何者?中有去家未远,人口众多,而谱不及焉者,予心愀然。欲不入于谱,何以人众而不传,恐以伤本支之雅。欲即入于谱,何以前无而今有,恐以开滥宗之门,昼夜提思而未敢决焉。于是询之族长,不知为何故。复询之敬祖叔,亦忘其为何故,予心休矣,无如何矣!是以迟迟而未能告成也。虽然疑以传疑亦国史之常,予窃为倣之,遂命长男体乾曰:谱乃吾族之巨典。终日迟疑,其事不成,是予之愆,何以告予族长,何以对于族众,汝其体吾遵先之心,有传者传之,无传者缺焉。庶上达祖宗在天之灵,下绵子孙不拔之业矣。长男体乾遂操笔书之,至两月而厥成。告闻,予开卷读之,遂喜。前人之大有赖于后人,而后人之大有功于前人也,宗脉之得以明,嗣续之得以正,往来之得以继得以开者,其在斯乎。其在斯乎,吾家其珍之,吾族其珍之,吾家子孙,吾族子孙其共珍之。故序。

岁次丁未季之吉十世孙 士麒 撰叙

四、左氏续谱序

左氏之谱,谱左氏之族也。左氏出于齐太公之子左公子者,因以为姓而蔓延天下。明太祖初,庐州金斗有兄弟三人,长君美祖,次君弼祖,次君辅族。君弼祖恃勇力据庐陈二州。太祖爱其才,以书谕来归,赐命广西卫指挥佥事。后破贼有功,进副总兵。现今保定府城西有一巨族,即其宗派。因世远未敢妄为附会。

君美祖常惧祸及其身,避河间,家于城南,名其庄曰渔翁。遂编入河间县西北隅六甲焉。是时驾木为巢,渔利治生,忠厚传家,生齿日繁,诗书裕后,科第在望,乃为河间一巨族。瀛之有左氏自此始。

自洪武以来,世代十四,户口几千,同源分派,人易世疏,间有喜不庆忧不吊相视如路人者,孰知其所。相视如路人者其始兄弟也。兄弟其始一人之身也。嗟夫!一人之身分而至于路人,谱何可不修耶?

先六世祖希禄以孝廉起家,同希伯祖创举焉,实为吾族之功臣矣。厥后续生日多,世传又增,继述不无望于后人。九世祖敬祖公以南宫第一人同十世宗子庠生青松举百余年之旷典而修成之。后吾族之远近亲疏富贵贫贱,不至睹面为陌路者,皆敬祖祖修谱之力也。夫越二十余载,我父讳士麟,乃其番衍益盛,恐谱不续后将无述,邀族众立社,九世祖尊祖公挨户集簿,续修成帙。迄今又二十余年矣。

余于丙寅春,因祖茔后山颓坏诣乡聚族众修补,始知茔地四十亩有奇。大祖派、三祖派一族差,二族派独一族差。差该三祖门,地里长种。差轮大祖二祖门。租钱公用。随寻究十余年租价,赎茔地三亩,买地二亩有零。茔之数百年未得阔通者,至兹而始获周全矣。及观其成,族众甚欢,咸云此事既成谱又当续。余曰是余之责也。

欲请谱即续,既而思之,近则易访,远则难询,非专功之人何克当此任乎?是以每日而踌躇未敢决也。至秋息,有允成弟语余曰:此际甚易易耳。余急起而请教,方知是岁之里长皆族人也,皆族之文人也。遂具草稿四本,与众里长催粮即带续谱,粮完而谱亦成。噫嘻!其亦天假之手乎?否则犹未易也。

呜呼!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一人之身分而子,子而孙,孙而至于亲近无服,相视如路人者,势也。势无,如之何也?幸有谱在。思为一人之身虽分派疏远,必不忍相残。孝悌之心不有油然而生者乎?此续谱之至意也。后世子孙望其鉴之!

岁在丙寅小春之吉十一代孙 体乾 谨叙

五、续谱序

闻之营室先建庙,建庙必藏谱,古之制也。吾族自始祖以来三百余年,谱已立矣,修谱已数次矣,然而子孙皆有庐舍,祖宗独无所依凭,则家庙不立诚缺典也。十二世大宗子议(青松)奋然起念,聚族众而谋之,皆称快。因之出心力者不一人,出金钱者不一人,出木料砖瓦者不一人,出米麦柴薪者不一人,经之营之,五载而始告成焉。

入其门则大,步其庭则阔,登其堂则高且广,进其室则深以奥。客岁立三龛于其中,立三茔祖宗神主于龛内,有功德于祖宗者配享两旁。今岁又挂三轴于龛内,族人已故者俱书于轴上。承祭之日,凡本村及远近族人长幼毕集。斯时也,孰为祖孙,孰为叔侄,孰为兄弟,素不知者皆知之;某也声音,某也气象,某也士农,某也工商,素不见者皆见之,不惟聚数百年祖宗之灵爽于一处,且以联千百世子孙之精意于一堂,不惟安祖宗已涣之精神于一时,且以合子孙久散之心志于一旦,其所关岂小也。

即然非有谱以考之不能谱,非勤修之亦不能。何者?盖族之长幼皆载于谱,族之世次皆列于谱。按谱以稽,有不较若列眉者哉?况谱之未修已十余年矣!族大人稠生者必众,讵可迟而不修乎?惜余不得弥笔亲任其事,因托十二世大宗子议、十三世大宗子大成父子代修。与之白金五两,以为笔墨纸张往来查问之费。父子直任不辞,挨门逐户一一清写,颇尽苦心,历半载而谱成。

夫既立庙以藏谱,復修谱以告庙。而尊祖睦族之意,有不油然兴者乎?至于按时以修庙,因年以修谱,勿使缺坏,勿使废坠,以光乃谱以大乃庙,是专望于后之孝子慈孙稽古力学者。

康熙五十五年1716岁在丙申嘉平月廿四日

十一代孙 允上 谨序

六、续族谱序

余家族谱,希禄祖创之,敬祖祖承之,士麟叔父子两继之,余胞兄允上再继之。余尝取而细览焉。力夫祖孙相继,宛然一祖之孙;父子相承,确乎一父之子。嫡庶星列尊卑有分,兄弟雁行长幼无爽。别派分支如五花八阵之不乱,寻源究委无寸铢半黍之不同。前赖以开,三百余年之统系不替;后恃以启,十五世之嗣续攸绵不禁。掩卷太息曰:前人之心力于此备竭矣。然而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是谱非修焉不可,非勤续修焉不可。

自余胞兄以上续修后,经今十有余年。族大人辈尝以续修促余。余以一经未谙三长全无每谢不敏。而长男震亨、次男复亨虽一则采芹,一则折桂,奈家务繁荣亦为遑办理。客岁十月间,族大人辈又以续修促余。余惧稽查秉笔之难也。

唐宗出于老氏,谁敢与争?汉祖本自神尧,似亦难辨。嗟嗟,千百年来求如狄将军之不敢冒认狄梁公者谁也?况乎世远传遥,假令鱼目相紊,乱宗之罪岂能逃哉!是非公与明断大不可,然而难矣。时则有大宗子庠生十三世孙大成严查大门,十一世孙崇福严查二门,十二世孙坏屏、十三世孙智严查三门。挨门逐户,远近奔驰,穷流溯源,差详而尽。又用白两聘十世孙庠生懿表弭笔代修。历九月而始成焉。藏之家庙者一册,送族众共珍者十余册。至其往来之费、纸笔之资,未之敢计。但不知果公焉否、明焉否?然而清夜以思,觉是谱也合族众之公以为公,族众之明以为明,族众之断以为断。法严一字,虽不敢附尼父之笔削;制无万年,亦聊以效考亭之去取。遗珠之过,间或千之四五;乱宗之失,自信万无二三。

嗟嗟!天下事,言之非难而行之难。修谱之来历与其款式,凡所当言者、所必言者,前人已备言矣。余又何赘言之?而其所当行、所必行者,后人宜备行之,勇行之。余不知前焉者之易,而惟觉余之难也。而余既难前焉者之所易,更顾后焉者易余之所难也。

是为序。

十一世孙  允进  谨序

七、续族谱序

盖闻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是以祖宗开基,子孙缵绪,脉脉相承,世济其美。上以萃寘漠之气,下以联涣散之情,此族之所关为甚大也。

余家族谱创于六世祖希禄公,承于九世祖敬祖公,以及十世祖士麟公、十一世体乾公、余伯父允上公、余父允进公。是谱也,以世定宗而统系不乱,以门列世而宗子不移。嫡庶有分,长幼有序,至矣参矣,蔑以加矣。余小子其何赘焉?然而族众人繁,椒联滋衍,分门列世固赖篡修于先人,而合脉联支尤宜补续于孙子。余不敏,有志承先,纠合族众沿门详注,逐户推求,损资以付梨枣。凡十一月而谱以告成,顾余因之有感言。

今夫木必有本,水必有源,物本于天,人本于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睦族。所谓起教于微渺而为人心风俗。操其原者此也。乃自人心不古,风俗凉落,往往有一父之子一祖之孙而相视为陌路,甚而操戈下石无所不至者,岂其性生实然哉?谱牒不修,无以寿其天而还其醇也,古先王虑其然也。于是约孝亲弟长之道而教之于学校,学校莫能胜也,乃制为宗法。宗法莫能胜也,乃制为谱牒。程子曰:宗子法废,谱牒尚有遗风,此物此志也。

且夫祷万物之天者,不戒而孚;顺万物之情者,不劳而理。诚使凡我族众,即先人修谱之意,祷天良一本之心,油然生仁人孝子之心,盹然慕祗父恭兄之道,萃鼻耳为一集,联支脉为一体,此则余与合族所当共勉者也。是为序。

十二世孙 震亨 谨叙

八、左氏续谱序

吾家族谱之修,自希禄祖创始,继之者復不一其人。而自震亨公重订后,迄今又将三十余年,其间支益繁而脉益衍,苟不再为釐订,不特昭穆莫辨,而寄居他乡者将相视为秦越矣。顾欲为其事,而纸张笔墨颇有所费。既所费若干,出之一人则难,出之众人甚易。六门十三世孙元锐者情知其然也,已既有志而未能,又难强之有余之家。于是与七门十三世孙元镗聚族而谋定为合族公修之策。盖四方寻访开列名字,元锐独居其职。考厥成功者,元镗实身任之。至于所费,则皆同族中随家况之饶乏以为捐财之多寡焉。

夫吾族生齿日繁,居本土者约数百家,而迁徙他邦者亦復甚夥,且迁徙之地不尽接壤,极之海隅日出,到处有人。元锐独自备路费,不惮艰辛,罔不亲至其家,手列其名。如是者一岁有余,而后皆开列清楚,一无挂漏,乃携其所开清单交与总成之人。总成者于是市买笔纸,倩工装潢始得。展卷之余,知此三十年中吾族生齿之数固若是其益多,而益繁也。功既告成,因叙明其事,俾后来者知续谱之所以难,又知续谱之所以易,则共勉其难不忽其易,而续谱之事乃不至于终断也夫。

乾隆四十四年1779岁次巳亥孟春月下浣之吉合族公志

九、河间左氏九修族谱序

粤自姜吕锺祥,厥有左氏。吹律叶乎商音,著姓盛乎金斗。左人左邱之辨,本自传疑;作传作赋之才,未敢附会。白马归王,秩已显乎广卫;渔舟避难,籍遂编乎武垣。以子建茔,茔则有三,以孙列门,门则惟八。

自六世祖希禄而谱始创,百世之枝派惟绵。自大宗孙孔昭,而庙初成,千秋之馨香不绝。斯固创垂之巨典,实属似续之鸿谟也。顾谱之权舆创于希禄,而谱之规矩订自虔孙。以直纪宗,百叶之子孙相继;以横列世,千家之昆季不淆。一一排雁序之行,五五应河图之数。制作阐理数之精,孝敬延继述之绪。厥后瑞公、连三以父子继美,珍严、思公以兄弟竞爽,斯皆续谱之功臣,不愧承先之孝子。迨于动生之叙后,虽有阖族之公修,然所修既少,其存无多,凡在远乡恒所未见,则夫八次之篡修,几乎一线之存续。

镇以三祖云礽六门支脉,都宪元孙,泗州世裔,承累世发祥之后,荷一门衍庆之余,乾隆癸卯始应乡荐之荣,嘉庆乙丑遂授邑宰之命。民社初膺,方思效忠乎君国;本原念切,不忘追报乎祖宗。用竭勸(quàn)忠之余禄,曲体教孝之深心,敬备百金之资,恭修阖族之谱。

爰属、凌云、景莱等稽查宗脉,辉台、蕴芳等询访四方,渊如、统宗、善湘董其事,德和、芷汀、凤池总其成。掌庆支,司簿籍,总裁之任非轻;别支脉,录世系,奔走之劳颇剧。未逾两月草稿具成,遂于景莱之家建为制作之局,集族众人心细者司印刷之务,知书者操缮写之工,未及三旬装潢已毕。遂使五十年之旷典一旦而修,数百载之鸿功历久不替,斯虽小子之心,实赖诸公之力也。

呜呼!吾族二大典,惟谱与家庙。谱以收族,一开帙而数百家直如一家;庙以崇先,一登堂而数十世真如一世。顾贻谋作则,固有赖于前人;而继统绍闻,尤所资于后裔。有承有继之时,自依托之甚钜;争续争绝之会,更关系之非纤。顾体先人之心,以与后世相约。如有见庙圮不修者,非吾宗之肖子;见谱绝不续者,非吾族之贤孙。吾家之子孙,庶几鉴是;吾族之后嗣,尚其勉旃(zhān)。是为序。

嘉庆戊辰1808,嘉庆十三年春初十三世孙癸卯科举人

江南通州如皋知县 元镇 谨序

十、左氏十修族谱序

族谱之修,所以昭统系,笃懿亲也。统系昭,则沿流溯源上至鼻祖可以考,懿新笃则联枝接叶,下至耳孙不相淆。此犹四面之镜里有花,谛视而本由一树,千潭之水中印月,仰观而原只片轮。虽绵延数百载,开卷而似际同时;散处几千家,按籍而如居一室。故尊祖者必承宗,承宗者必收族也。

粤稽姓谱,昉于周,掌由太史。族谱兴于汉朝,编自名家,至六朝而愈繁,暨三唐而极盛,沿及两宋以后,亦重百世之支。欧氏之谱以纵贯,谱类乎图;苏氏之谱以横排,谱同于牒。斯皆礼乐之家,克绍箕裘之业。惟是自矜阀阅,动引贤豪,先灵赫赫,半属荒唐,华胄遥遥,多由攀附。杨主簿上引子云,字忘点画;白太傅远追楚胜,世紊后先。虽增辉于家乘,徒贻笑于儒林。繄惟左氏自古多贤,姓肇于齐姜,音谐乎商律。二百年之良史,传记丘明;七十子之高贤,名标人郢。学通八索,倚相读皇古之书;赋就《三都》,太冲贵洛阳之纸。此诚有籍可稽,迥异无征不信。然而瓜皮李皮未可妄为牵搭,鹤种梅种岂容强事攀援。李元礼谓出老子,岂其然乎?狄武襄不祖梁公,良有以也。

我始祖生当元末,运际明初,自彼庐江,来兹瀛海。栉风沐雨,避乱乘一叶之舟;乌笠蓑衣,谋生傍三篙之水,晨起垂竿,钓波心之晓月;晚来补网,映渡口之残霞。子有三,而孙有八,裕与后而光于前。说礼敦诗,衍绵绵之科笫;纡青施紫,列济济之冠裳。擢礼闱之第一,念源公压倒熊罴;入兵部而无双,云墙公蜚声云贵。秋风折桂,步蟾宫者足每连登;春雨采芹,入黉门者指不胜屈。

家谱修于明代,寝庙建自熙朝。尊渔翁为始祖,不敢附凤攀龙;按河洛以成书,宛若演畴扑策。分辈则五星相连,五花相接,为宗则百年不易,百世不迁。是谱也,创修者作于前,续修者述于后。由洪武而至乾隆,已逾十世,自万历而迄嘉庆,凡阅九修。亦越于今,又经五十八载。回思自昔,已历二十一传,滋生益众,世次弥繁,若不及时续修,窃恐从而失序。特是谘询周编备贻。每苦无资,工料浩繁,旷典实难遽举。

乔林,三祖裔孙,六门嫡派。登云路之三千,名题雁塔;就寒坛之一片,迹寄鹪枝。欲踵事而重修,志久存而未逮。顷者西省挂冠,东州设帐,捐束修之资为纂修之费。凡寻访遐方之资,斧典装潢汗简之泉刀,皆由一己倾囊,无须众人破钞。尚智、其焕不辞跋涉之劳,式孟、斌才亦任校编之事。阅九月而稿本初成,迨二年而芸编告竣。珊归铁网,现宝树之森森;珠缀璇玑,界星躔之簇簇。昆仑发脉,千山尽是儿孙;星宿探源,万水皆其支脉。广葛虆之庇荫,寻斧无伤;衍瓜瓞之连绵,蔓藤更茂。

所望相亲相爱,勿类秦越人之视瘠肥;乐善乐施,不同守藏吏之司管钥。今日览斯谱者,油然生孝悌之心;他年续旧谱者,慨然荷缮修之任。

同治四年(1865)岁次乙丑,道光癸巳(1833)科进士即用知县就补保定府教授现掌教肃邑翊经书院十六世孙乔林 十六世孙 朝辅 敬刊

作者简介:

左乔林(1797—1877),字豫樟,号莺庵,河北省河间市大渔庄村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曾任滦州学正、保定府学教授,后主讲肃宁翊经书院、河间毛公书院。文名远播,著有《课幼史略》《瀛南诗稿》《论语录存》《上谷杂志》等。

十一、十一次续谱回忆录

公元一九三六年,有五门十七世冠廷公倡导开始了左氏续谱之举,着手组织各门有识之士开展工作。远近走访,分工登记,各省各县各村或聚居或散住,家中缮写,忙碌几年时光。突发卢沟桥事件,炮火枪声不断,人民自顾不暇逃避战乱,致使被迫中断。居住远方之族人无法联系,或因住址迁移无从找到,因此很难全面,亦未印刷。只留草稿一两份,有的亦未装订。东渔庄十八世兆修公保留一份。文革中又有破旧之举,转至十八世明修处传至十九世修武保存。所幸无损,以为下次续修的一点仅留线索。

时过境迁,当时的诸公多数已成古人。半个多世纪已过,我当时虽参与了此项工作,但因当时年纪太轻,相隔时间又远,回忆实难全面。只有点滴的写几句吧。当时参与工作的人:

田家坊五小门十七世冠廷公倡导,五小门十八世德仁

东渔庄二小门十八世兆修、懋修

东渔庄二小门十九世国才、蕴祺

西大渔庄四小门十九世俊明

左家庄二小门云俊

公元一九九四年十九世孙 蕴祺 回忆

十二、十二次修谱序

木本水源,不忘孝思。始祖君美自元末明初由安徽合肥来瀛洲避乱,始建渔翁庄,至今约六百五十年。后世人丁繁盛,尚礼睦族,科第连绵,为河间一巨族,全凭祖宗德泽。历经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祖上所留基业古迹收到破坏。家庙、名人牌位被毁,墓地三四顷柏林被哄抢,翁仲、墓碑被拉倒、墓冢夷平。所幸一九八零年代河北省为抢救保护历史文物,将我敬祖祖墓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翁仲石像、清康熙御祭碑重建竖起,墓地恢复初貌之一二。惟我族家庙难以恢复,此为我族之巨大伤憾。

我族谱自希禄祖创修以来曾十一次续修。第十一次续修于一九三六年前后,由十七世冠廷公倡导。所修草稿初成,只手录数本,因故而未印刷。历经今六十年风风雨雨失损殆尽,幸有东渔庄十八世兆修保留一份。文革中又有破旧之举险被烧毁,转十八世明修公处传十九世秀武公保存,所幸无损,为十二次续修仅留的唯一依据。

族人感念祖宗泽惠,皆思水源木本,因之动修谱之心者众多。一九八七年廿世春国公自秀武公处寻得十一次续谱稿本,族人又兴修续之心。至一九九零年由十九世蕴祺公倡导,族内又大有有志于十二次续修族谱之贤士,第十二次续修族谱启动。由于居住分散,人口众多,工程浩大,议定第十二次续谱以各小门分别续修而后汇总。一九九四年春,各门陆续完成,至此大功初定。然而正果维艰,未完成最终总汇。二〇〇八年十六世玉友公、二十世连营公父子曾有增续。有历史遗留之事,因年代久远难稽,族人不敢妄断,另存异议。

我族子孙历来尊祖敬天,不忘祖训,体察先祖苦心,不敢存半分违逆。依据敬祖祖《族谱总略》、《谱序修法》“人或称族,名不入谱者,为其支派伪衍,不敢乱宗之意。人实正宗,久出难稽系派不清者,宁缺勿误,恐开滥觞之端”之教诲,故嗣承不详者遵照惯例存疑不录。族谱宗清派明,而敢告慰于先祖茔前;复供奉于庙堂之上,后世亦无拜伪衍之虞。

纵观族谱,我族外出离乡者众多,失续于谱者亦众多。凡此皆宜亟需忆追父祖辈名讳、字、号、乳名及配、嗣等信息,记之以文字传后,以防年久失考,而成新疑。前人屡述难易,其难于斯,亦易于斯。族谱递世历接,及时续修,而能永继家传,冀于后世切切铭记。族谱于二〇一四年又有部分增续,由二十世顺义整理并印刷成册。

参与续修族谱者名单:

大祖门:十九世 洪芦,永茂,春生

二十世 广志,致忠,忠杰,春国,忠卷,宗杰,

广太,京杰

廿一世 东至

二祖门:十六世 玉友

十八世 常青,景兰,文焕

十九世 蕴祺,国才,秀礼,秀廷,秀武,寿廷

二十世 万福,福忠,清普,连营,忠余

廿一世 厚礼,赛旭,占平,占国,立争

三祖门:十七世 瑞启

十八世 桂芬,世培

十九世 长荣

二十世 福来,忠仁,广玉

廿一世 振江,炳文

左族公志

公元二〇一四年

十二次续谱纪实

左氏自元末由安徽庐州府金斗县来到瀛洲,即今之合肥市来今之河间市,已历六百余载。时元末,天下动乱,群雄四起,各霸一方,称王称霸,抗拒元之统治。祖叔君弼乃当时庐州太守,亦据庐陈二州,与当时的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同时水陆两军,亦属强大。各路反王互相吞并。后来朱元璋日渐强大,定鼎金陵而称帝,遂为明朝之始。

我祖自元末为避乱北行,携眷来于瀛之南,傍唐河北岸,以渔利为生。遂定居立户建其庄,名渔儿庄,后改为渔翁庄。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人口日增,家业日隆,文人辈出,科第连绵,乃为河间之巨族矣。

明朝六世祖希禄公于万历年间始创左族之家乘。历代增修十一次。最后之修,因是战争时期,交通阻塞,又兼逃避战火,增修受限,亦未印刷。远处如江苏、贵州,均未找到,以致近处亦有遗漏者。但大部都留有遗稿。仅此一线之依据,如不抓紧修,祖上所留之巨典恐于我辈从此失序。此次续修,因隔年远,又加众人多数对此认识淡薄,问及其祖之名尚且不知,辈数亦且不详,深切遗憾!今天之增修,实费周折。

家谱乃族之历史也。族人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皆署名以证之。如拾金不昧、诲人不倦、家贫教子学习、刻苦读书而后成名者,皆受吾辈之崇拜。

三年自然灾害中,无政府主义严重。祖上所留之基业古迹收到破坏。墓地三、四顷栢林被哄抢。巨杨高一丈二尺,家庙、名人牌位、石人、石马、石狮兽亦被拉倒,实属可惜。为保护历史文物,最近又河间市政府明文指示:石人、石马,清康熙御祭碑文亦都竖起,恢复初貌之一、二。古代所留之石碑林立,亦初有恢复。谱乃一族之史,犹国之有史也。民族兴衰,国之兴亡,岂容不知不问乎!民族讲团结,家族讲和睦。发扬好人好事,多做利国利民之举。教导子孙勤俭持家,耕读为本,求知不倦,知礼畏法。忠厚传家,乃吾族吾祖之祖传祖训。清时九世敬祖公二修族谱,并订廿二条原则。敬祖公以盖世之才,压倒熊罴,一举中会元,官至督察院左副都御史加一级。康熙十二年有御祭碑文尚存。

一九八六年,我退休回原籍,谈及吾族之家谱就存有续修之心。但自知力不能及。一无财力为后盾,二无召集实践能力。有此心而无此力者不知多少人,皆力不从心也。吾亦同感。最后暗下决心,自己动手。走访,登记,草稿,先后到过东大、西大、东渔庄、南渔庄、留善寺、龙华店、左家庄、田家坊、柳家店。虽有部分成绩,终因势孤力薄……但也激起众人之热情。后来各小门公议,分工,各小门为单位,家居远处者由近支负责。参与的人:

一门:左春果(20世),左广志(20世)。

二门:左蕴祺(19世),左常青(18世),左国才(19世)

左秀廷(19世),左秀礼(19世)。

四门:左福忠(20世),左清普(19世)。

五门:左景兰(18世),左寿廷(19世),左文焕(18世)。

六门:左瑞启(17世),左明杰(18世),左长荣(19世),

左忠仁(20世)。

七门:左士培(18世),左福来(20世)。

众人分工,蚕食渐进。一小门首先完成,为君美祖重建墓碑走在各小门之先。瑞启公走访六小门,路遇车祸,致三人重伤。

也有人提出,为睦族起见,左姓即应续。如此主张未免张冠李戴。无根据的左姓不能续,因来历不明。左氏族谱应名副其实。祖训不能删改,吾族之子子孙孙,慎之,戒之。

为此次续谱出力者成百上千,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记述。忆经四年之久,今已大体完成。不能算全面,此乃众志成城,非一人之力也。

一九九四年二小门十九世孙 左蕴祺 纪实

《左氏族谱序》译注后记

上世纪之初,我爷爷(十八世左福顺)闯关东,从河北河间到辽宁盘山落脚谋生。如今爷爷早已过世,父亲(十九世左书声)也早已年近九旬。去年(2011年)春天父亲发病住院,对我打开了追忆过往的思绪,那些少儿时代的往事都历历在目。让父亲深感遗憾的是他生在东北、长在东北、老在东北,却没有见过祖居的河北老家。特别是他曾与伯父相约兄弟俩要一同回河北寻根探祖,却因伯父突发中风匆匆过世,使梦寐以求的心愿化为泡影。

为了尽可能弥补父亲这一缺憾,我与堂弟贵恩、弟媳桂珍、堂侄世明等一行六人于当年十一月赶赴河北河间。见到世居老家的堂叔、堂弟、堂侄等近亲,拜谒了左氏二门的墓地,瞻仰了敬祖公墓地的石人、石马、石兽。让我们大喜过望的是见到了现今保管左氏族谱的本家兄弟左顺义,并复印了《左氏族谱序》以及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册族谱。

初次见到族谱,我们都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按下激动的心情细读族谱的序言,又感到颇为吃力。特别是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同治年间的十篇序言,都是古代文言,现代人读这些序言难免遇到三个困难:一是没有标点符号,不知该如何断句;二是有些文字不是楷书而是草书,没有草书功底的人很难辨识;三是有些现在难得一见的历史典故专用词语,往往让人摸不到头脑、吃不准索要表达的意思。这些序言不仅记载了左氏家族发展的历史,而且留下了创立族谱和历次续修族谱者对世事人生的感悟及对后人的期待。

老父和堂弟贵恩都要求我为大家读懂领会这些序言做点辅助铺垫。表面上看我似乎像个文化人,其实我并没有多少文化。虽已年过六旬,却只接受过九年规范的文化教育,初中毕业就插队下乡去了。至于后来的大专、本科文凭,都是文革后通过非正规的成人教育混出来的,且所学的专业都与中国古代汉语及历史无关。虽然明知力不从心,但受了老父和堂弟的委托只好勉为其难。我一边反复细读原件,一边借助可以找到的工具书,做了三件事:一是逐一辨识原件中难认的字;二是为原文添加标点和注释;三是把原来的文言文翻译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断断续续历时两年多,数易其稿,总算弄出个模样来了。初稿形成后得到顺义及福忠、春国等族内贤达的悉心指教,在此谨致谢忱。但愿这些译注能对现代人读动《左氏族谱序》有所帮助。

由于本人在古代汉语和历史方面的知识极为有限,对于草书更是门外汉,整理出来的文稿中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二十世孙 左进

2013年11月18日于浙江丽水

(左靖华 左玉贵 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