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生战疫】一网情深的日子

 微湖尖尖荷 2022-09-13 发布于山东



文章作者:马加强  图片音乐:来源网络



八月末,秋季开学的铃声马上就要响起,神兽归笼的日子即将来临,谁料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突然袭击,整个小城一下子警觉起来,各项严防措施一呼百应。我们的九月是在紧张且焦虑的心情中到来的,眼瞅着其他地市的学生如期踏进了校门,身边的老师开始着急了,家长也犯愁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老家的小弟今年考上了城里的初中,上月末高高兴兴地来到县城准备军训,刚入校门才一天就被通知因紧急情况而放假,于是灰溜溜地回了老家。不禁要说,老家南阳镇距离县城较远,正所谓“隔河渡水”,来一次都要坐船坐车。尽管如此,老家的人还是向往着城,尤其是近些年求学的孩子们,总想着从城里出发可以奔向更远。疫情说来就来,防控说紧就紧,说实话,小弟的这一来一回确实挺令我百感交集,凸出的情感多为沮丧。老家的亲人也为此担忧,谁料想,盼了一季竟然盼了这样一个开头。

9月5日,听说学生们的网课开始了,真没想到,秋季开学的第一课竟然是隔网相见。说到网课,很多学生家长都不会陌生,战疫三年来,网课逐渐搭建起了教育的新桥梁。坦白讲,教室学习的那种氛围无可替代,对于网课的成效,我实在不敢恭维,但这属于不是办法的办法了。交错的网络连通无数个家庭,各异的屏幕映出学子们的脸庞,战疫要有信心,学习全凭自觉,想想的确很神奇,但愿会有奇迹。

我有一个从教的朋友,去年曾作为学科主讲开展过网课教学。她告诉我,开展好网络教学绝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备课工作要做的更加的细致周全,毕竟这一堂课面向的不只是一个班的同学,也不只是某一成绩档的学生,要最大程度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于老师而言,上网课最大的难度就是一网之隔的距离,很难进行相互的感知与互动,有时候也是干着急,甚至于无能为力。

近来,邻居家的孩子正好居家上网课。邻居说,这段特殊的时间他也居家,孩子上课他也准时跟着上,孩子学习他也跟着学,互相促进,共克难关。不仅如此,邻居有时候还会扮演助教的角色,充当老师在家庭端的坚定拥护者与执行者,一个在那头讲,一个在这边做,一网情深,果不其然!

在这一网情深的日子里,总会叫人不由得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有时咬咬牙就熬过去了,而有时则需要我们好好地挣扎一番。

者简介:马加强,微山县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微山县作家协会理事、任城区作家协会理事、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陆续有作品在《诗潮》《三角洲》《神州文学》《微山湖文学》《今日微山》《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等报纸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及各个省市的残疾人文学杂志上刊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