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感结构与社会特征

 丁鑫旸 2022-09-13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本文节选自:赵国新.情感结构[J].外国文学,2002(05):79-84.


《漫长的革命》是威廉斯文化研究的代表作。在书中,他从情感结构入手,对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社会展开全面文化分析,其中包括他对这一时期工业小说的精彩解释。在他看来,那个时代的英国发生了7大事件:即宪章运动、工厂立法、贫民法案、铁路发展、教会介入社会冲突、自由贸易政治以及青年英格兰运动,这些事件分别反映在当时著名的长篇小说中,如《玛丽·巴顿》、《西比尔》、《董贝父子》等。然而威廉斯并未直接探讨这些小说对时代的折射,他的策略是通过挖掘时人的价值观,来展示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与社会矛盾。为此,他特地引入了社会特征 (Social Character) 这个概念。
对威廉斯而言,社会特征就是一种理想价值观。他对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特征概述如下:中产阶级价值观处于支配地位,它渗透到流行的社会观念中。这些观念包括:人的社会地位由金钱、而不由门第决定;穷人受穷,是他奋斗不力;而出色的人终将脱颖而出;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颁布惩罚性的《贫民法案》理所当然;忍受苦难将使人的精神升华,让人懂得谦虚和勇气;节俭,节制和虔诚乃是主要美德;家庭是发扬这些美德的主要场所;婚姻具有绝对神圣性,通奸和私通不可原谅;人有责任去帮助有缺陷的人,前提是这种帮助决不能姑息养奸;如此等等。这一时期,除了中产阶级社会特征,还存在其它两种有影响的社会特征,这便是贵族社会特征与工人阶级社会特征。贵族特征的影响逐渐式微,但它的某些内容,例如出身高于金钱,在这一时期依然存在。工人阶级特征,则主张社会应建立在互助与合作基础上。
情感结构与社会特征究竟是何关系?威廉斯表示,情感结构与主导社会特征有一致性,但情感结构又与某些社会特征存在重大差异,前者常常是对后者的巧妙修正和维护。社会特征往往是理想化的价值观,而情感结构则是对现实的真实体悟。
在研究流行小说和工业小说时,威廉斯发现作品中的中产阶级价值观,与小说家的现实经验频频发生冲突,而冲突集中表现在如何看待成功和金钱的态度上。譬如主导社会特征认为,努力就能成功,财富令人受到尊敬。然而这些理想价值观却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这一时期的小说常以丧失财产和负债为发展线索,而丧失财产则与社会特征发生矛盾,因为功败垂成关系到个人品质的优劣。按照威廉斯的解释,在小说家的情感结构中,中产阶级价值观最终得到了巧妙维护,假如书中人物失去财产,那就让他出局走人,免得留下来让朋友亲戚难堪。一般而言,小说家常用两种技巧让主人公摆脱尴尬:一种是神奇解决方案,就是让主人公获得意外之喜;另一种是让他或她出走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
神奇方案的一大妙用,是延缓伦理道德与实际经验间的冲突,它一般用于婚姻危机和财产纠纷。在当时英国社会,婚外恋、情感不忠或离婚之类行为,被普遍视为“不道德”。当主人公不堪配偶折磨,真正恋人又翘首以待的当口,小说家为让他自己和主人公摆脱困境,便演绎出一个喜剧套路:先让主人公的配偶酗酒或发疯,经过一通折磨,在便宜之机突然死亡。此间,倒霉的配偶却得到主人公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尽显后者的责任和忠诚。当然,结局只能是有情人结成眷属,而道德难题已被巧妙回避了。在金钱问题上也有类似套路,就是每当主人公走投无路时,一笔遗产或飞来横财即刻令其改变命运。
大英帝国19世纪的海外扩张,自然也反映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海外殖民地也因此成为英国本土小说家化解现实冲突的有效手段。早在后殖民理论兴起之先,威廉斯就敏锐注意到19世纪英国作家在构建帝国话语方面的作用。在他们笔下,帝国殖民地要么是主人公在本土遭受挫败后重新发财的好去处,要么是深受感情伤害的角色逃避国内纠纷的理想乐园。无论如何,在这些英国作家潜意识中,帝国殖民地多被想像成一个美妙异邦,一个与本土相对立、却又充满梦幻的他乡。威廉斯指出,在19世纪中业的情感结构中,帝国是一重要因素。这时期的小说普遍将海外殖民地设计为一条退路,以便饱受挫折的主人公自由出走英伦三岛,继而峰回路转,衣锦还乡。
威廉斯认为,这一特殊情感结构的产生,有其深刻历史与社会背景。英国工业社会的残酷进程,一方面驱使形形色色的弱者、失败者和反叛分子离乡背井,在海外开始他们新的生活,寻求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去海外殖民开拓,亦被社会视为一种自助行为,甚至一桩道德义举,因为它吻合当时的主导价值观。个中原因不难说明:帝国扩张的每一过程都需要大量的士兵、劳力和管理人手,而鼓励移民,则是英国政府化解本土各种社会问题,诸如失业、贫困、卖淫和犯罪的聪明之举。
据威廉斯统计,1840年英国有9万人移民海外。到1850年,移民人数翻了三番。如同西部边疆变成美国发展的安全阀门,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也成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完成原始积累,实现工业革命的有力杠杆,同时它更起到稳定英国社会的作用。威廉斯发现上述因素间接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小说中。19世纪末,当帝国主义变为官方政策后,帝国意识在小说中表现得更为彰显。威廉斯说,小说家将笔下人物打发出海,是解决现实经验与伦理道德冲突的简易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广泛应用,却反映出英国伦理道德基础的动摇瓦解。换言之,这一保全中产阶级道德体面的办法,原是一种自身解构的力量,因为它说明:对于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英国人没有总体解决之道,只能用一些权宜之计来暂时摆脱困境,即要么继承遗产,要么移民海外。
如此看来,情感结构是否是一种虚假意识,只能发挥粉饰现实的作用?威廉斯并不这么看。他认为,情感结构蕴涵一定的超越现实的可能性,假如它能利用神奇方案打破僵局,也不失为一个美好幻想。而上述小说的神奇方案,大多表现出超越残酷现实的愿望。
在《漫长的革命》中,威廉斯对情感结构的界定和运用并非完美。其中令人困惑不解的是,情感结构有无阶级性?难道社会各阶级都能分享一个共同情感结构?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又将如何?对此,安德森等人曾向威廉斯提出疑问。威廉斯承认他在这方面的疏忽,他声称,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情感结构,但在任何历史时期,统治阶级的情感结构,往往占据支配地位,而19世纪40年代的情感结构,只能是当时中产阶级的情感结构。

图片

[英]雷蒙德·威廉斯 著

倪伟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8月版

《漫长的革命》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文化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的一本名著,他在考察了近代英国的教育、识字(图书、新闻报刊)、“标准英语”的发展,英语作家、戏剧的社会历史进程之后,敏锐地意识到了一场文化的变革正在发生,而这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次重版,译者倪伟对全书译文进行了细致的修改,以期雷蒙德的思想能在中国得到更为深层的回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