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还有没有盗墓贼?

 北梦木兮r5jdls 2022-09-13 发布于天津

盗墓,是指进入陵墓或地下遗迹盗取陪葬物品的行为。《鬼吹灯》中称盗墓为倒斗,实际上这个说法出自民间,而倒斗的行为可以追寻到春秋甚至更往前,当时厚葬之风兴起,就有了倒斗这个行为。

自古以来,对于倒斗的行为都是严厉的处罚。汉代发冢者处以磔刑;唐代发冢流放,已开棺椁绞死;元代发冢者死罪;明代发冢见棺椁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绞死,发冢没见到棺椁的杖一百、徒三年。就算如此严厉的刑罚,依然不乏倒斗者,像唐代发冢与十恶忤逆、故意杀人同罪,但群盗多蚊虻。现在对于盗墓行为,根据情节处以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但依然有很多人铤而走险。

至于为何很多人不惜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究其原因还是为了利益,都知道文物的价值非凡,高利益自然会有高风险的行为。正如那句话所说: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关外第一高手”姚玉忠

在很多人印象中,建国以后就没有了盗墓行为。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就算现在依然有着这种倒斗的行为,2014年以来每年立案的都有2000起左右,最近的有2022年5月蕲州镇的荆王古墓群被盗,6月抓获了嫌疑人。

当代最有名最大的案件,还是要数11·26辽宁特大盗墓案。这个案件涉案人数就有30人,其中就有被称为“祖师爷”、“关外第一高手”的姚玉忠。

姚玉忠是内蒙古人,家传的看风水和墓葬知识,倒斗已有30年。这是现实版的“摸金校尉”,据称姚玉忠可以通过罗盘、星象、地形和地图,准确地找到古墓墓室的位置,因此他白天经常伪装身份进行踩点,晚上再带人倒斗。这个真假不知,不过姚玉忠应该确实有点本事,他的团伙选择盗掘地点的眼光很“毒”。

据姚玉忠团伙的一人所说,经姚玉忠踩过的点,都能成功挖到东西。姚玉忠对自己的手段也很自信,只要他认准的地方,一定要挖到东西才罢手。

再者,姚玉忠的团伙已经形成了体系。倒斗之时,姚玉忠一行下午上山,他先用罗盘确定墓室位置,等到凌晨时再动手。他们挖洞用的不是洛阳铲,而是自制的“扎子”,比洛阳铲性能更高。至于其他工具,对讲机、强光手电、高倍望远镜、金属探测仪、三维立体成像仪等等也都是必备的,要比一般的科研队伍的装备还齐全。这已经是“智能化”的倒斗了,而倒斗之时有人挖洞,有人负责把风,也很职业化。东西到手之后,又有着固定的交易人,换成真金白银。其实,这不是个例,每个大的倒斗团伙都是这样。

最后是作案率高。2013年到2014年的一年时间里,这一伙人外出作案就有200多次,而且他们还会买相关书籍或者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知识,了解文物的价值。因此,他们选择的文物价值都不菲,在追回的文物中,一级文物就有数十件,所有的涉案文物评估市场拍卖价值就在5亿元以上。

这么高的收益,足以让人铤而走险。身为“祖师爷”的姚玉忠财富可想而知,他拥有豪华别墅,经常出入高档酒店。不过,姚玉忠被捕时账户里一分钱也都没有,这是因为他嗜赌如命,一次输几百万都是常事,千万也不是没有过,最多是欠了七千万。

姚玉忠团伙不是个例,还有山西、青海都兰特的盗墓大案,都是涉案人数众多。

现实版《盗墓笔记》

《盗墓笔记》是一本盗墓类型的小说,为人所熟知。不过,《盗墓笔记》里面根本什么倒斗手段,都是靠拿枪打怪,张起灵的一对手指什么都可以破。《鬼吹灯》中的倒斗手段,才是真实的民间的一些倒斗手段。

民间的倒斗手段,就是望闻问切。这个并不是《鬼吹灯》所创,而是学者根据文物贩子打交道总结出的办法和技术。“望”就是看风水观地势,一些老贼精通于风水,看地势确定墓室,百发百中;还有看土,“熟土”、“活土”、“死土”是不一样的,有经验的人就能看出其中的区别。“闻”就是嗅气味,通过闻墓土的气味就能知道墓室是否被盗过。“问”就是踩点,这个靠的是口才,通过打探村子的名称、传说而得出是否有墓室,一般带坟、陵、冢等词的村子就是有墓室的。“切”就是找好打洞的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

再有听雷声辨墓地之术,《鬼吹灯》中的陈瞎子就施展过这个手段。在《清稗类钞·盗贼类》中记载了个焦四,他有听雨、听风、听雷、现草色、泥痕等术。打雷之时,焦四可以通过听雷声与地下共鸣发现墓室。这些手段都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也真有一些有特殊手段的“摸金校尉”,手段之高令专家叹为观止。

民间的这些倒斗手段都需要的是经验,不是短时间能学会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倒斗也使用上了遥感、磁感技术,用的有金属探测仪、三维立体成像仪等工具。但是这些设备都太贵了,而且寻找范围太大,因此还真有一些人学习以前的手段,也有人专门研究各地的县志、市志,《文物地图集》。

电影《长安盗》就是根据真实新闻而改编的,是2004年的陕西敬陵盗墓案。这起案件的主犯叫杨彬,他是自学的文物、历史、金石知识。杨彬的一些手段非常高超,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一伙竟然将20多吨的彩绘石椁分解、打包,卖到了海外。杨彬被捕后,在他的硬盘中发现,他对汉唐文物的品类、形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整理,还仔细标注了陕西地区陵墓的分布位置。

2021年,北京抓捕了一伙盗墓者。其中一个叫刘飞的写了一本数百页的“盗墓笔记”,是他倒斗的心得和方法,里面记录着“确定古墓的具体位置,就必须学会看土,看土全靠真功夫”;“春秋战国埋山顶,秦汉大墓埋山岭。秦汉南朝选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春秋战国以及西汉早期大墓,大都葬在山的最高处,或接近山顶部,西汉中后期的大墓喜欢埋在岭上……

这不就是研究的观草色辨泥痕等术,堪称现实版盗墓笔记。更猖狂的是他们竟然在海淀区挖洞,结果什么也没弄到,就被捕了。

关于盗墓这个事,难以禁止,毕竟文物价值太高了,一件文物几百万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很多人不惜以身犯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