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学讲义——第一章 绪论

 廿氏春秋 2022-09-13 发布于四川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历书写等内容。 

(一)诊法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望、 闻、问、切       “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 官、四肢、二阴、皮肤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情况,了解病情的诊察方 法。“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 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诊察患者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 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问诊”是医生询问患者有关疾病的情况、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异常感觉及疾病的发生 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患者的脉搏和肌 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探测脉象变化及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 情况的诊察方法。

   (二)诊病

  诊病,亦称辨病,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 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的思维过程。

      对疾病做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讨论的主要内容。因此,中医诊断 学只是就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类等做初步介绍。

 (三)辨证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及现代文献中,对

“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症状为证,如 “痛证”“厥证” ;或称病为证,如“痹证”“淋证” ;亦有证与证候混称。

   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

段的病位、病性等所做的病理性概括,是指机体对致病因素做出的反应状

态,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结论。

  “证”实际包括证名、证型、证候、证素等概念。

  证名: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一个诊断名称, 这就是“证名” ,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 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

  证型: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或约定俗成的证,可称为      “证 型”

  证候:证的外候。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 ,即证为证候的简 称。但严格地说,证候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 征。

  证素:证的要素,包括病位和病性,即任何复杂的证都是由病位、病 性要素组成的。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 的诊断思维过程。

   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历史上各种辨证的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  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的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及其 临床表现。

 (四)病历

  病历,又称病案,古称诊籍。是对患者的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 情况的翔实记录。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 了以象思维为特征,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采用 直观比较的方法从总体上看待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构成了天人 相应、神形相合、表里相关的整体观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 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就是说在认识事物时,应当采取知己知彼,从 外测内,观察事物表现的太过或不及,通过微小的改变看出反常的所在, 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便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基本原理。

 (一)司外揣内

  外,指因疾病而表现出的         “症” ,包括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 的病理本质。由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故      《灵枢·论疾诊尺》说:“从 外知内。”就是说通过诊察其外部的征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化情况。

   (二)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 ,语出        《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微,指微小、局部的变  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的、微 小的变化,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局部的细微变化常可反映出 整体的状况,整体的病变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通过这些微小的变化, 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中医对脉、面、舌、耳等的诊察,都是这一原理的 体现。

 (三)以常衡变

  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 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辨别、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意思就是通过对 色、脉的诊察比较,来揣测推断正常与否。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 察比较,才能知常达变。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用以诊断病变,均含有

这方面的原理。

   (四)因发知受

  “发”指人在疾病中出现的证候表现,“受”指感受的邪气和机体的反应 状态。因发知受,是根据机体在疾病中所反应的证候特征,确定是寒是 热,是风是湿,这种寒、热或风、湿,不是根据气候变化或气温、湿度高 低做出判断。各种外来的邪气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邪正斗争的 结果。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中医学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这种统一 不仅存在于机体自身结构与功能方面,而且存在于对自然界与社会的适应 调节能力方面。

 (一)整体审察

  整体、联系的观点,是中医诊断时强调整体审察的认识论基础。由于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人体又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当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协调, 能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便表现为身心健康的状态,当内外环境不 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和谐统一,便可能发生疾病。

 (二)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 ,是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考虑所收集的病情资 料,有利于得出准确的诊断。

 (三)病证结合

  在中医学中,“病”与       “证”是密切相关的不同概念。   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所做的概括,证是对疾病当 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做的结论。病注重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基本病理变 化,即从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纵向把脉病情;证着眼于疾病某一阶段机 体反应状态的病理变化,即从横向认识病情。辨病的目的是从疾病全过 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辨证的目的则重在从 疾病当前阶段的表现中判断病变的位置与性质,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由      “病”与 “证”对疾病本质反映的侧重面有所不同,所以中医学强调要     “辨 病”与 “辨证”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

  (四)动静统一

  由于疾病是发展变化的,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人体的正 气不断地与邪气进行抗争,以期恢复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症状的有无、 轻重的变化,往往提示着病情的轻重、缓急与转归。





四、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一)注意中医诊断基础理论的学习

  中医诊断基础理论是中医诊断和辨证思维的基础,中医诊断学是中医 基础理论的延伸和连接临床的桥梁,二者密不可分。

 (二)注重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

  中医思维方法是中医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的核心,从运用四诊收集病 情资料进行分析开始,到再观察、再分析,最终形成病、证判断结论完整 的认识过程,是在中医思维指导下完成的,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 跃,是医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的综合运用。

 (三)强化临床实践与技能训练

   中医诊断学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临床病证错综复杂、千变万 化,不可能像书本上所描述的那样单纯、固定,患者也不可能照章陈述, 如果没有临床的实践与严格的技能训练,即便相关知识背诵得滚瓜烂熟, 但在临床实践中依然无法正确理解患者的表述,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只 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有可能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存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