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梅花进入东海后,强度开始有所恢复,中央气象台又将梅花的风速上调至42m/s,重新回14级强台风级,其中心现在我国钓鱼岛附近,中心气压955百帕,移动速度10~15千米/小时,方向西北,大概率会从浙江象山到宁波一带沿海登陆。 台风梅花:曾一度下降,或将成为2022年最强登陆台风台风梅花于9月8日在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后持续加强,但速度比较缓慢,而且路径比较普通,笔者曾一度失去对其的关注:
不过在经过石恒岛后风力曾一度下降,但到了9月12日,风力重新回到42米/秒,目前其中心位于东经124.10°,北纬25.80°,在我国钓鱼岛附近,中心气压955百帕,移动速度10~15千米/小时,方向西北,大概率会从浙江象山到宁波一带沿海登陆。 梅花路经温暖洋面:或将成为2022年最强登陆台风 令人不安的是笔者查了东海洋面的温度,一片红彤彤,这表示梅花在登陆前所经过的都是温暖洋面,这种情况下大概率会增强台风,因此不排除梅花将以更大的规模登陆! 温暖洋面增强梅花的原理和台风生成过程原因是类似的,其过程是这样的,因为台风本来只能在温暖水域才能形成,而且台风形成还需要有一些要求:
海面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形成上升气流,这会让周围区域的气流向中心补充,同时在地球自转的科氏力偏向作用下开始旋转,赤道地区虽然水温足够,但科氏力为零,因此无法形成台风,而高纬度水温偏低也无法满足条件! 因此台风生成的区域在南北纬10°~30°之间,,在海面高温水汽上升的补充下,其强度会越来越大,继而升级到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所以只要台风在温暖洋面上运动,它的强度会越来越强,或者能保持不变,又或者它的持续时间很久! 比如1994年太平洋飓风季期间形成的飓风约翰(飓风和台风其实是同一个概念)总共持续了31天,形成1.33万千米,从东太平洋经中太平洋进入西太平洋,最后又回到中太平洋,它没有登陆,一直在太平洋上闲逛。 这就是台风登陆后强队锐减的原因,因为没有了温暖水汽的作用!而台风梅花比较有可能于9月14日在傍晚到夜里浙江象山到宁波一带登陆,在今明两天时间里,大概率下梅花强度不会减弱,甚至有可能略有增加,这就是温暖洋面的威力,而它也将成为2022年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
2022年生成的台风已达14个(14号台风南玛都正在生成),但登陆我国的台风还只有两个,受到2022年6月底~8月底2个多月的高温影响,台风都是绕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不是很奇怪? 其实是比较正常的,因为这俩月的高温是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高温天,副高是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北纬30°左右的区域下沉形成的,这个下降高压会形成晴朗的好天气,同样也会“阻止”台风这个低压靠近,因此大部分时候台风都是绕着副高走,除非特别强大的低气压。 对于台风真是又爱又恨,6~8月时高温干旱时天天盼着台风早点来降降温,下下雨,到了秋台风季又希望台风千万别来,下个中等雨量的降雨就可以了,可别引发洪涝灾害,但事情往往是两面的,台风带来的温暖水汽会在高空形成降雨,在地面会形成地形雨,无论如何,多少都会带来降雨。 梅花的降雨:到底有多凶? 梅花在9月12日途径了日本最南端的波照间岛附近海域(该岛距离中心约42千米),截至周一上午11点50分(9月12日)的24小时内降水量达到 358.5 毫米,是该岛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气象厅官员表示,截至周二下午6点24小时内降雨量仍可能达到150毫米。 这是什么概念?我国气象局的标准是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
所以这24小时358.5毫米的降水量大概就有个数了,要是遭遇如此级别的暴雨,无论哪个城市的排水设施基本就瘫痪了,不可能在如此级别的暴雨下还能保持畅通的排水。 与菲特、烟花相比,哪个更严重? 给浙东地区带来超级降雨、引发余姚水灾的菲特相比如何呢?我们可以用一组数据来对比下,2013年菲特台风期间,余姚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了450毫米,引发了全市大面积水灾,姚江水位最高达5.33米,超过警戒水位1.56米;24小时降雨量和姚江水位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纪录。 余姚21个乡镇、街道均受灾,145行政村和社区被围,受灾人口832870人,房屋受损较严重的25650间,转移人口61665人。城区大面积受淹,交通瘫痪。 2021年台风烟花过境降水达到了449毫米,不过烟花台风期间降水持续时间长,而且余姚地区经过2013年的菲特台风后水利设施大幅改善,加上余姚市政府提前安排抗洪抢险措施得当,烟花带来的洪水安全通过市区(余姚市区有多条江河经过)。 但这次梅花已经在波照间岛创下了24小时358.5毫米的降水,而它将在未来36小时内大概率在象山到舟山一带登陆,希望大家绝对不要掉以轻心,准备好照明工具、给充电宝充好电,准备适量的米面油以及蔬菜等。 西北太平洋三台风共舞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有三个台风,分别是12号梅花、13号台风苗柏和正在生成的14号台风南玛都,相距比较近的两个台风会形成双台风效应,会增加路径的复杂度导致未来路线更难预测。 不过新生成的两个台风距离梅花比较远,目前连外围气流都还没有影响到,因此梅花路线还是比较单纯的,尽管多个气象中心预测线路有所差别,但也仅仅是从象山登陆还是舟山登陆的差别,无论是哪个位置登陆,未来都将对浙东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延伸阅读:为何是秋天台风多且强?相信有很多朋友都纳闷,为何炎热的夏天台风不来,到了冷冷的秋天却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原因挺简单的,夏天我国东南部沿海都被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台风就是来了也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就像今年的高温季,台风都绕着我国东部沿海走。 那么到了秋天天气凉了为什么还有台风呢?其实此言差矣,天气凉只是北纬30度左右的天气凉了,随着太阳在夏至时到达最北后就逐渐南移,秋天时太阳的直射的辐射区域就在台风生成区域,那台风是一个接一个。 而且秋台风没了副热带高压带的“保护”,它可以毫无阻挡地长驱直入中国东部沿海,另外秋季也是各种禾本科植物的成熟季节,比如水稻等,一旦遭受台风袭击会引发大面积损失,因此秋台风造成的损失也是特别大。(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