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是开在红尘中的花朵,总能以红袖添香的姿态,伏于案头,陪你左右,入你眼眸,沁你心脾。让奔忙疲惫的心于宁静中觅得清欢,让乏味的灵魂变得越发有趣而丰盈。 曾读到茨威格的感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读书真的有这样一种力量,让你悲,让你喜,让你嗅到了贤达之人的灵魂香气。让你从烦躁到安静,从忧伤到平和,让你的心灵得到洗礼。让你脱俗出尘,涅槃重生,从而遇见一个饱满、空灵、全新的自己。 奥尔罕.帕慕克这样说:“我是一棵树,而我很寂寞,我在雨中哭泣……”他还说:“我不想成为一棵树本身,而想成为它的意义。” 读书,就是为了寻求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既要有树一样站立的姿态,以婆娑风姿,洒下一地绿荫,又要把根深深的扎进泥土,活成“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的那颗胡杨,让心灵的沙漠增添无限的生机。 浮躁的世界,让人的身心越发清寂;婆娑的红尘,让人的灵魂无处安放。我们太需要一份属于自己的爱好来净化心灵,太需要挤出一些时间来梳理凌乱的心情。 读书真好,那份嗜好,就像光阴里开出了一朵蓝莲花,看上去温婉,实则有一种强悍的力量,它让你坚定地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放弃什么。让你珍惜阳光的温暖,让你感恩雨露的恩泽,让你在风尘仆仆的世界里一尘不染,静守清欢,以待流年。 罗素说:“当我们老了,才知道,我们是有所惧的。”这份惧,只怕是一生浅薄,没有底气。而读书能让你拥有更多的语言储备,学会丰富的表达,拥有选择的权利,获得更多的自由与力量。 一个人的夜晚,时常捧着书而心生欢喜,那些文字里的相遇就像一场风追着另一场风,不疾不徐。就像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缓入灵魂,妥贴于心,恰逢其时,刚刚好。 书能解忧,更能疗饥。隔着时空,看黛玉饮泣葬花,观李白月下饮酒,陪庄周梦蝶,和木心对话。在文字里肆意穿行,摒弃浮躁,沉淀心情。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在文字的世界里,一直有悲有喜、有繁华、有薄凉,就像一颗定心丸,悲喜互换,冷暖自知。让你看透世事浮华,笃定地立于尘世,且胸有松涛竹韵,不偏不倚。于是,逐渐明白:坚持简单朴素,有时比沉醉繁华更艰难,既然笃定,必将前行,此生无悔。 读书,会让人成长。就像一棵树不再炫耀自己叶繁枝茂,而是深深扎根于泥土,才真正地拥有深度;当一棵树不再攀比自己与天空的距离,而是强大自己的内径时,它才真正地拥有深度和高度。 树的生长需要深度和高度,人的成长同样需要深度和高度。当一个人不再炫耀自己,而是在照耀他人的时候,他的生命将变得真正富有! 读书,会让人蜕变。蜕变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每一次的蜕变都会有成长的惊喜。 当有人为你修枝剪叶,你要膜拜;当有人逼迫你去突破自己,你要感恩。他是你冥冥之中的贵人,他是你前生遇见,今生来渡你的人。如果没有人逼迫你,请你自己逼迫自己,因为真正的改变是发自内心的改变。 岁月很长,生计琐碎,人生无定,唯有自输养分,才能追求到简单自由的快乐。 余生,做一个喜欢文字的女人,数着清雅的流年,在自己的故事里,看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在琉璃透明、含香凝脂的文字中,缝合碎碎光阴,修得一颗玲珑剔透的云水禅心。 任凭岁月缝花,时光煮雨,我自清风朗月,不悲不喜,在文字中安然度日,在墨香中嫣然如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