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庭坚行书《经伏波神祠诗卷》,晚年代表作之一,老练苍劲

 彤彤的知识宝库 2022-09-13 发布于山西

《经伏波神祠诗卷》,为黄庭坚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书,时年五十七。纸本,共四十六行,全卷长820.6公分,宽33.6公分。曾经宋龚敦颐(字养正)、明沈周、项元汴、清成亲王、刘墉、近代叶恭绰、谭敬等人递藏,后归张大千收藏。《清河书画舫》、《珊瑚网》、《平生壮观》等著录,《听雨楼帖》、《诒晋斋法帖》等收录,现藏日本东京永青文库。此诗卷老练苍劲,为黄氏晚年代表作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释文
经伏波神祠。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壶头。汉垒麏鼯斗,蛮溪雾雨愁。怀人敬遗像,阅世指东流。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乡园辞石柱,筋力尽炎洲。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
师洙济道与予儿妇有瓜葛,又尝分舟济家弟嗣直,因来乞书,会予新病痈疡不可多作劳,得墨渖漫书数纸,臂指皆乏,都不成字,若持到淮南,见予故旧,可示之:何如元祐中黄鲁直书也?建中靖国元年五月乙亥,荆州沙尾水涨一丈;堤上泥深一尺,山谷老人病起,须发尽白。

图片图片图片

经伏波

图片

神祠

图片

蒙蒙篁竹

图片

下有路上壶

图片

头漠垒

图片图片

()溪霧

图片

雨愁怀人

图片

敬遗像

图片

阅世指东

图片

流自负霸

图片

王略安知恩

图片

泽侯乡

图片

圆辞石柱

图片

()力尽炎

图片

洲一以功名

图片

累翻思马

图片

少游

图片

师洙济

图片

道与余

图片

儿妇有

图片

瓜葛又尝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让我们与佛结缘

佛家之缘

重要提示[点击关注]与佛结缘, 广施善心,易得善福,愿佛法滋润每一位众生,永得安详与安康!

公众号

图片

分舟济

图片

家弟嗣直

图片

因来乞书
会予新

图片

病()()

图片

不可多作

图片

劳得墨藩

图片

漫书数

图片

纸臂指

图片

皆乏都

图片

不成字若持

图片

到淮南见

图片

余故旧可

图片

示之何()元祐

图片

中黄鲁直

图片

苏也建中

图片

靖国元年

图片

五月乙亥

图片

荆州沙尾

图片

水涨一丈堤

图片

上泥深一尺

图片

山谷老人病

图片

起须发

图片

尽白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伏波帖》为宋代粉笺所书,纸凡七接。
按,本帖名中的“伏波”为汉代名将马援的封号。马援(公元14~49),少有大志,初为郡督邮。光武帝时,拜陇西太守,率军破先零羌,劝民耕牧,安定西边。后以伏波将军南征,以“马革裹尸”为誓,所到之处,战绩辉煌,对稳定南方百越、交趾贡献很大。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在征伐五溪叛乱时,遇暑热传染病发,死于今湖北崇阳县境内隽水岸边的军营中,后人于其旧营地立伏波神祠以纪念。唐元和年间,刘禹锡贬官为朗州(治所今常德市)司马,经其地,作《经伏波神祠》诗,借马援之故事,抒发人生功名为累,世事沧桑,风云不再,故难得逍遥自足的感叹。诗中人物马少游为马援从弟。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征交趾后,犒劳军士,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不得也?”
图片
《伏波帖》(即《经伏波神祠诗卷》简称)为宋代粉笺所书,纸凡七接,是一件流传有序、受书家激赏的作品。也是黄庭坚大字行书铭心绝品,其重要书史地位不容忽视。
首先,它作为黄庭坚行书特殊风格代表作,受到元明清各代的高度重视。翻刻、复制此帖曾经成为一种风尚。所以《伏波帖》在明清时期,尤其清乾隆以后,拓本流布极为广泛。书家临习既多,影响甚巨。
其次,《伏波帖》所代表的黄庭坚书风最具典型意义。其结字的中宫紧束,笔势的开张,伸展特征为书法史上开一新面目。明清以降摹拟参考山谷此风的书家不计其数,尤其明代,名家如文徵明、祝允明、莫是龙、李东明、徐渭、沈周、王穉登、张民表等莫不深受此风沾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