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他、小伙子、老头子……一个称呼代表着人生中的一段岁月。一段岁月里你曾经拥有这样独特的称呼,温暖而美好!文字前的你,是怎么称呼你的另一半的呢?是“那个人”,是“德国同学”,还是哪一个另外的爱称? ——可以《相濡以沫的见证》 ![]() ![]() ![]() 步入婚姻殿堂时,公公婆婆已是花甲之年。当年,住在有院子的乡村自建房里,退休在家的公公婆婆,总是很热闹着。特别是婆婆叫公公-----老老头、老头子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不善家务的公公,总是在婆婆一声声的“老头子”中帮着做着力所能及的家务。每遇困难,也总会“老太婆”地叫着救急。 听着院子里这样的声音,初为人妻的自己,总是觉得来日方长。而当时,每遇事需叫他,就来个“嗨”字,似乎,“嗨”就是他的名字。或许是因为新婚不久,羞涩与生疏而不能大声地叫出他的名字所致吧!渐渐地,终于在自己的口中,可以喊出他的大名,那样理直气壮,那样气定神闲,那样正式自然。 喜欢动笔,文中若要写到他,也总以“他”代替。一个“他”字,简简单单,真真切切,不用过多言语,大家理所当然就会想到指的是谁。 一次,单位新调入同事。那位同事,夫君是领导,与她聊天,说起丈夫,她总是“先生”“先生”地叫着。很是纳闷,为什么嘴里要左一个“先生”右一个“先生”。在我看来,那一声声“先生”,自豪之外,似乎更有招摇的意思。后来,与那同事熟悉,知道了她与先生走到一起的不易,而她的“先生”“先生”,应该是对于当下生活的满足与兴奋,一定程度上,有自豪的意思。因为她先生很优秀,冲破千难万险终于走到顺风顺水之境的她,的确有自豪的资本!此时才明白,称自己的另一半,原来还可以这样高调官方的语言。后来,在一些正式的场合,也会以“先生”两字介绍他。 生命的历程总是不停留,前几年,突然发现丝丝缕缕的白发,已经悄悄地爬上了他的额头,心头像被什么灼了一下似的。那个焕发青春的他,怎么一下子有白头发了呢?才明白,原来与他一起,已经走过二十多个春秋,岁月的脚印怎么会不留在每个人的身上呢?心中,多么希望他永远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啊。情不自禁地,把说起他的“他”,换成了“小伙子”。而他,似乎也喜欢这样的称呼。生活中,每当喊起“小伙子”时,他虽然口头不应,却总是以行动回应我的召唤。似乎,他也明白我祝他永远年轻的愿望。当经常漂泊在外的儿子偶尔回家,竟然和他一同应声起来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眼中的小朋友,早已长成落落大方的小伙子,而原来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也已经成为早和花发的老头了。 怎样称呼他呢? “他”太普通,“先生”,太官方,“小伙子”有冒充儿子的嫌疑,这些似乎都不是当下最恰当的称谓! 那天,看丁立梅的散文。文中,每说起家中的他,作家就用“那个人”来代替。是啊,那个人,就是与自己朝夕相处起的人,是与自己荣辱与共的另一半,是芸芸众生中最与众不同那一位。突然觉得,用“那个人”来称呼自己的夫君,那么恰如其分,那么与众不同。 很有缘,与作家程炜成了微信好友。很喜欢看她的朋友圈: “德国同学一说意大利语就冒出字正腔圆的中文,频道乱了……” “一家人五种语言。我认为亲家母的厨艺完胜。她不声不响就端出一道道菜。不像德国同学下个厨总是惊天动地一片狼藉。” “在这个温馨的平安夜里,祝亲们夜夜平安,天天快乐。德国同学已经开始见习如何教育儿童了!” “圣诞节第一天在小镇散步。走进一个小酒吧,果同学就说那里坐着一个有名的女画家,她的画在加州很流行,画的都是猫。奥地利人,在这里生活几十年了。我们立刻谷歌确认,然后就派德国同学云搭讪。乡音果然是开启聊天的钥匙。” 看着她的文字,你也许会丈二的和尚,那个“德国同学”,究竟是谁呢? 其实,说起“德国同学”,还有一段故事呢! 有一年,谢晋导演到德国参加电影节,程炜和德国先生一起在家里接待了谢晋导演。看着程炜和德国同学恩爱的样子,离别时,谢晋导演像长辈一样交待程炜说,以后可不能欺负德国同学。于是,“德国同学”就成了程炜作家称呼丈夫独特的词语。 读着程作家的文字,想着她的那个从意大利语中冒出字正腔圆中文、做个菜把厨房弄得一片狼藉的夫君,想着那个开始见习教育儿童、利用乡音去与陌生的画家搭讪的德国同学,程作家的幸福与快乐,浓浓地融于其中! 岁月如梭,不知什么时候,生活中,与他也到了老头子、老太婆的阶段。“老头子,你在干吗?”“老头子,晚饭做好了吗?”而他,也总是“老太婆”的应和着,你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责任与担当,疼爱与怜惜。 嗨、他、小伙子、老头子……一个称呼代表着人生中的一段岁月。一段岁月里你曾经拥有这样的称呼,独特,温暖而美好!文字前的你,是怎么称呼你的另一半的呢?是“那个人”,是“德国同学”,还是另外的哪一个爱称? 不管什么样的称呼,相信都是爱意浓浓的,都是相知相伴的最好见证! ![]() ![]()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