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来

 可以的涂鸦 2022-09-13 发布于江苏

临近年末,北漂的父母南归。

那天,与老妈视频,知道了她和老爸车票的日期,老妈还试探性地问,是否有时间去接他们,还说,如果没时间,就让妹妹去接站。后来,又收到弟弟发来的图片,记录着爸妈车票的信息,时间车号座位……

从网站上,查阅了爸妈列车到站的时间。计划着,去接站。

后来,接到会议通知,那时间,与接站冲突。其实很想请假,继续完成接站的任务。然而,会议主题的严肃性与请假手续的繁杂性,让人望而却步。很多时候,人只是整体中一个微小的点儿,运动的范围,只能围绕着整体,不能越雷池半步。

赶紧联系妹妹,问她是否有时间去接站。一向车技不错的女汉子,主动承下接站任务,还发来了床铺整理好的照片。显然,为了迎接父母的南归,她早就晒好了被子,理好了房间。

无论是驾驶技术,还是认路水平,抑或是生活智慧,在妹妹面前,我都是弱智。她去接站,把爸妈接到她居室,似乎也是很好的安排。

爸妈到站的点儿,打开手机,想知道妹妹是否已与爸妈汇合。哪知,看到她的留言,说也因为有事,不能再去接站了。心理突然紧张起来,想像着爸妈像两个放学后没有家长接的小朋友般,等在学校门口无助的样子。赶紧电话联系妹妹,她说大阿姨去接站了,让我放心。还说,小阿姨已到爸妈的安居房,准备了馄饨,等大阿姨接站到爸妈安居房,就可以开吃馄饨。还说,等爸妈将帝都带回家的东西整理好,他们就去妹妹家。于是与妹妹约定,晚上去她们家汇合。

想着好几次,当我和妹妹都没有时间去按站的时候,都是大阿姨勇挑重担,完成接站任务。兄妹之情,手足之谊,真是人生不尽的财富!

下班到家,刚跨进家门,电话铃响了。

接通电话,原来是老妈打来的。她说,她和爸爸正等在公交车站,想坐公交去妹妹家。可是,那路公交要等几十分钟之后才有。我说,马上去接他们,让他们找个避风的地方等着。只是,从居室至那公交站,或许也要半个小时。老妈说,即便是半个小时,也比公交车早到。

于是,驾车去娘家的那个公交站。在拥挤的路上,在一个又一个闪耀着红绿灯的十字路口。竟然不过二十分钟,就到了那个公交站。以为爸妈在哪个避风的地方等着,当车在那个公交车站停下,正想电话爸妈时,发现爸妈如两个听话的孩子,正坐在公交车站上安静地等着我的到达。

摇下车窗的瞬间,爸妈才发现,停下的小红车是接他们的。事实上,这也是爸妈第一次看到我的“小玛雅”。其实,想着爸妈等车的寒冷,我早已将副驾驶上的电加热开启,而车内的热空调,也打得火热。老爸背着他的大大的双肩包坐到了副驾驶座上,老妈坐到了后面的座位上。车小,包大,赶紧让老爸的双肩包从背上取下,放到后面的座位上。爸妈一边整理着随身的包,一边直呼车内暖和。

爸爸是老司机,开了几十年的车。记忆中,这是老爸不多次坐在我的副驾驶上的又一次。驾车去妹妹家,对于方位感不是很好的自己,有时真是挑战。比如,选择线路,究竟走哪一条路就是个问题。开启了车内的语音系统,设置导航。老爸看着,很是欣赏小车的这一功能。我知道,作为老司机的老爸,运用导航是他的一个挑战。因为手机上输入汉字,普通话语音输入,对于他而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北漂的他,即便这样,还是驾着车,接送着需要接送的小的们,而这,完全凭他多年老司机练就的认路本领。

此时的江南,下着绵绵的细雨,仿佛在验证着它的烟雨特色。傍晚,路上更是拥挤。驾着车,在导航的带领下,上了高架,然后,就进入了熟悉的道路。小车走走停停,在拥挤的车流中,前进得很是缓慢。然而,父母在车内,一边前行,一边与他们聊着天,倒也不觉得路途的遥远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就到了妹妹家的楼下!

停好车,与老爸老妈一起,朝妹妹家走去。推开妹妹家门的那一刻,看到系着围裙的她,正在厨房里忙碌。居室里,弥漫着菜肴的香味,一桌幸福的团圆餐,正尽心地准备着……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