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重阳节。 昨天,就建议小伙子,包些馄饨,为公公婆婆送去,为他们过节日。 早晨,提醒小伙子去买馄饨馅。他说不准备做,计划带老俩口上饭店。觉得这也是个非常好的计划。同时建议,带着老两口去周围走走。要知道,老两口虽然住在商务区附近,对于周围的变化,未必知道。因为进入耄耋之年,他们的生活,已经把外面的风景关在门外了。 临走,还建议小伙子背上相机,为老两口拍些照片。 小伙子一向孝顺,我的建议,大致接受。让他带个长焦的建议,却被否定了。他说那镜头太重,背着也不方便! 后来,就看到了小伙子发在家庭群中的照片。带着老爷子在醉蝶花海,与老爷子一起在饭店用餐……原来婆婆因腿脚灵便而没有跟随小伙子一起出去。 说实话,忙碌的生活里,其实也不是孝顺的小辈。好几次,计划着带老爷子一起出去走走,都因这事那事搁浅。好在,老爷子也不生气。因为老爷子也理解,他的孩子在各自岗位忙碌。很多时候,他还会反过来交待我们,工作上自己调节,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 老爷子退休前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或许同为教育人的缘故,自己似乎也特别理解老爷子。事实上,有那么几年,与老爷子在一个单位工作。当时,他作为一校之长,踏实勤奋地带领着大家开展教育实践,引领着学校的发展。从来没有因为自己临近退任而有丝毫的懈怠。作为媳妇,当时与他在一个单位,很多时候真是觉得他有点迂。记得他退任前的最后一天,正好是周一,还像往常一样带领着全体教师在会议室开展学习活动…… 老爷子退任退休后,回归家庭。不善家务的他,成了家里的好帮手。他回归家庭后,成了儿子的好朋友。那时,儿子上幼儿园,接送都是他负责。很多时候,他带领着儿子走在回家的那条长和工弄堂。离家还有一段距离,未进家门,就可以听到他和孙子的对话。爷孙俩,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讨论不完的话题。记得有一次,老爷子参加退协组织的春游活动,出发前答应儿子买一把剑回来。结果,可能买回了类似剑的刀。等儿子指出后,老爷子很自责地对儿子说:爷爷真是老糊涂了,连剑与刀也分不清!其实小孩子,也是说到啥是啥。得到老爷子买的刀,儿子也是乐得屁颠屁颠。当年爷孙俩的对话,穿越无数春夏秋冬,现在想来愈发醇香了! 孩子离家读书后,老爷子和婆婆也开始了他们老俩口的独居生活,生活在独立的商品房里。工作忙碌也好,孝心缺乏也罢,有那么几年,我们其实是很少去公公婆婆那里的。除了过年一起吃个年夜饭,其余似乎都没有机会。不知不觉中,公公婆婆都到了耄耋的年龄。特别是老爷子,今年已到了米寿。或许是年龄大了,对孩子有了特别的依赖。两三年前开始,小伙子每两周就去公公婆婆那里,陪他们吃个饭,聊个天。对于这样的日子,老爷子肯定是很期待的。往往,那个星期的周六,早晨七点不到,小伙子的电话会准时响起。显然,这是老爷子打来的。他会问小伙子,是否有空去吃饭。如果是,他会去买很多小伙子爱吃的菜,然后,婆婆就会做出一桌丰盛的菜肴。往往,吃完饭,老两口还会将多余的菜打包,让小伙子带回家,省得晚上再做! 父母对于孩子的恩情,总是这样无微不至又义无反顾。 到了耄耋之年的老人,应该是孩子反哺的时候。小伙子也孝顺,家里凡有老俩口喜欢的东西,总会送去一些。特别是疫情期间,还经常会打电话,交待他们不出门,注意防护。而老爷子,总像个听话的孩子。交待什么就怎么做,从来不让小辈操心!倒是老爷子,一次又一次地电话,询问在外漂泊的他带大的的孙子,是不是安全,会不会赶紧回来!要学成回家,为祖国作贡献…… 时间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对小伙子说,当年与他步入婚姻的殿堂,老爷子正好一甲子。今年老爷子米寿,明年,就要为老爷子庆祝九十大寿了。如果,在老爷子九十大寿的时候,能够完成小朋友的终身大事,又何尝不是家庭的乐事呢? 翻看相机,小伙子为老爷子拍了几张照片。记录,这个重阳节,小伙子以陪伴的形式,祝小爷子节日快乐,安康幸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