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墨情(7、8)

 可以的涂鸦 2022-09-13 发布于江苏

07

微信群中,一位朋友分享了练习书法收获大的经验,说是看网上陈老师的教学视频。又一次顺藤摸瓜,果然找到了那位朋友说的老师的书法教学视频。而那视频,真的是将临的帖的每一个字的写法,讲一遍的同时,还示范一遍。于是,书法的学习,也走上了数字化的步伐。

拿出平常鲜用的ipAD,播放书法教学的视频。先是看一个字,按下视频暂停键,写一个字,继续第二个字示范的观看,练习……而如果一个字中哪一笔还没有看清楚,完全可以重复播放。后来,就干脆先看字帖上整版字的视频,将每个字老师讲解的要点,用笔记在字帖上,再一起练习。感觉这样的视频观看学习,真的是很有收获的。首先是明白了写字的笔顺,特别是行书的学习,那潇洒的字,一笔怎么写出来,的确有先后顺序,看了视频中老师写的,就明白了。其次是每个字书写时的注意点,重要笔划的处理。在这样的过程中,竟然蚂蚁啃骨头般,将一本字帖所有的讲解视频都看完。而在这样指导下的练习,显然是有序有法,或许对自己的练字而言,会更有促进!

一路走来,书法学习,遇见了很多老师,也学习了很多的内容。私下认为,就如天下有无数条路,适合自己的只有那么几条路一样。感觉,这么多年的笔墨岁月,还是视频学习,比较适合自己。其一是方便,不用车马劳顿,想学打开就是;同时,可以无数次地重复学习。当然,因为方便,想学就学,就会促使自己养成习惯,日常生活中留有书法练习的安排。另一种声音也在提醒自己,饭不是一口吃饱,楼不是一天盖成,或许,正是以前无数老师耐心细致苦口婆心的教诲,才助力了陈老师的视频教学,成了“最后一口饭”“最高一层楼”。

08

笔墨岁月这些年,也深深地明白,书法学习,多练多写是写好字的不二之门。只是,春夏秋冬,工作生活,能静下心来,真正面对纸砚,拿起笔墨的日子,真的不多。再加上这么多年,总如一个陀螺,在欧、柳、颜三体之间徘徊,还在楷书、篆书、行书之间游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爱书法的成果,还只是一厢情愿的口头上的说说,并没有付出实质性的努力。所以,至今,还是拿不出一件像样的作品。学习书法所有的成果,算是近几年新年门上的春联,由自己写就而已!无心插柳柳叶绿。学习书法这么多年,用经济学的术语讲,边界效应,似乎就是多认识了几个字。

那年夏天,行走在嵩阳书院,站在有着四五千年树龄的古树旁,看到一位拎着相机的较我年长男子,正对着书院内门廊边对联出神。那联是小篆写的,显然,他认不出或认不全对联上的那几字。因为书法,因为写过篆书,竟然认得对联上所有的字。于是,就小声地念了起来,算是应了他的疑惑与等待。那位男子,听到我的朗读,豁然开朗的同时,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一旁的我,虽没有喜形于色,些许的欢喜还是有的。想来,是刘老师那里篆书的学习,让木讷的自己,竟然认得那么几个小篆。机缘巧合,在声名远扬、被誉为四大书院之一,在多位名人曾经讲过学的嵩阳书院,竟然让自己有这样的机会,偶遇这样的场景。不得不说,书法,是走近中华文化的一种凭借,一次机会。

无独有偶,一次,胡大姐发来印章图片,其中一个字,迷惑了大家的眼睛,争论了好久也没有定论。收到胡大姐发来图片的瞬间,感觉那是“莫”字。后来,又去找了这个字的不同字体,告诉了胡大姐。那边,胡大姐马上肯定,是“莫”字,还发来了“莫”字的篆书。一边,还表扬有嘉我的发现。其实,认出那个字,也是瞬间的偶然,就如在陌生的人群中,是否能认出一位有过一面之缘的朋友!

一直记得,一位青年朋友说她的耄耋之年的外公,以书法充实生活。她说,虽然外公没有加入什么协会,写的字也很普通,但看着外公乐此不疲,晚年生活充实而快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想着,与书法的缘份,亦如一场恋爱!得与不得,又怎能阻止前行的脚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