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6篇|我的妈妈(一)

 平宝儿 2022-09-13 发布于河南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儿宝……”这首歌曲想必所有人都不会陌生吧!

是的,世上只有妈妈的爱是无可替代的,而这份爱也只有在长大以后,为人母的那一刻才更加能体会。

今天收到妈妈给我的赞赏和鼓励,她让我继续加油,默默地支持我,让我忍不住想要写一下我的妈妈

1.17岁就跨越上千公里远嫁他乡。

我的妈妈是陕西商洛人,那里都是大山,印象里我只去过3次。

听姑姑们说起来,我爸和我妈也算是那个年代自由恋爱的了。

经人介绍,说是去山里找老婆老实,靠谱,于是我爸爸当时就和同乡的人一起踏上绿皮火车去了陕西商洛。

本来人家给我爸介绍的是另外一户人家的女儿,但当时不知道是嫌距离太远了,还是那户人家没相中我爸。

总之就是阴差阳错的,我爸和我妈相识了,据说那会儿我妈一心想离开大山,想要到平原地带去。

就这样仅仅17岁的老妈竟然跟着我的老爸来到了河南,这一来,就彻底的成了河南人。

很佩服我的老妈,远嫁他乡,多年不见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那得是什么滋味。

关键是从没听我妈跟我们抱怨过,反而在这边学习各种技艺。

心灵手巧的她掌握了很多谋生的手艺,村子里的人都夸我妈天生就聪明,什么都能学会。


2.印象里的妈妈。

我小的时候为了躲避计划生育,据我奶奶说,我只吃了一个月的母乳,就开始被奶奶带着东躲西藏了。

直到6岁要上学那年才回到我们家里。

刚回到家的我还是有点陌生的,总想着再偷跑回奶奶家。

妈妈担心我一个人跑出去,于是就把家里的大门紧紧的锁住,就凭我瘦小的个子,就算用尽头发丝儿的力气也不可能打开的。

于是我就经常一个人偷偷地蹲在大门口玩,只要听见外面有脚步声,就会欣喜地趴在门缝里往外看,是不是奶奶来了。

而妈妈就一直在房间里忙着织地毯,用五颜六色的线,再配上一把剪刀,一坐就是半天的忙活,根本顾不上管我。

据说那会儿一张地毯可以卖上百块钱吧。

那时候的我觉得妈妈好严厉,一点也不爱我。

我二叔家就在我们家后面一排,他家有个黑白电视机。

只要一有空就会到二叔家看电视,几乎附近的邻居都聚在一块儿看电视。

大概也就是1998-1999年那会吧,村子里还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路上就到处是泥坑,根本就走不了路。

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们都在二叔家看电视,然后下大雨了,一下午的时间,巷子里的路已经不再是路了。

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踩上一脚就会拔不出来,如果鞋子再大一点的话,估计就被泥坑紧紧地抱住了。

我只记得从二叔家出来,妈妈看到这样的路况,二话不说,抱起我就往家里走。

我看着妈妈小心翼翼地走在泥路里,紧紧地把我抱在怀里,哪怕自己差点摔倒,也会第一时间护住我。

那一刻,又让我感觉到了平时很严厉的妈妈也是爱我的。

3.我长大后印象里的妈妈。

慢慢地,我在家里也呆习惯了,和妈妈也亲近多了。

因为我们家孩子多,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大小事物、田里的农活基本都是我妈妈一个人操持的。

那时候整个村子也很难看见有烧油的三轮车,拉庄稼都是用的人力架子车。

收玉米也根本没有什么机械化,全部都是人工一颗颗砍倒,一棒一棒的手工掰回来的。

那会儿一般都是早上四五点起床上地,到中午临近11点回来。

有时候还要看庄稼收的进度,如果再多干一会儿就可以收尾的话,就会坚持干完再回来。

这些活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全部是妈妈一个人干完的。

直到现在我都很难想象,那些年那么重的活,妈妈是怎么扛过来的。

在我的眼中我妈就是一个特别坚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的妈妈。

———————————————————

​从小就被我妈妈的处事和为人熏陶着,她那种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现在我的身上很多优秀的品质都来自于我的妈妈。

我是宝儿,

一个93年充满能量的职场宝妈

日更写作践行者

早起读书打卡践行者

原生态健康水果分享者——辰颐物语全国经销商

个人品牌商业顾问刘爽老师私董会私董成员

另外宝儿开办了一个早起自律读书会,目的是帮助那些想要自律、想要早起、想要读书的伙伴们一起精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