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 网络 文 | 签约作者 京墨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秋”字拆开,一半是稻浪滚滚的满眼金黄,一半是枫叶飘落的片片火红,平分秋色,各有秋千。唐朝诗人李白,在《秋风词》中写道:“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长相思兮长相忆。”叶落引相思。秋日,始于荷叶的枯黄,终于枫叶的凋零。 秋高气爽,风轻云淡,这样一个色彩缤纷的时节,适合到大自然里拍照,看遍层林尽染。在落叶堆中,捡起一片红枫,它的形状,像一只撑开的手掌,脉络清晰,泛着大片的红。“两姓联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读完,心中倍觉温热。誓词中说到的红叶之盟,有佳偶天成的寓意,它化用了一个典故。 唐僖宗时,一位名叫于祐的书生,在御沟中捡到一片红叶,他不经意间发现,红叶上竟写着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诗中透露着想要离开皇宫的心思,书生猜测,这大概是出自某位宫娥之手。他被佳人的情真意切和才华所吸引,心中生出爱慕之情,渐渐地,相思成疾。为解相思之苦,书生找来另一片红叶,回了两句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写完后,他把红叶放入御沟上流,让它顺着水流漂入宫中,盼着佳人能捡到这一片红叶,明白他的心意。在宫外徘徊了好些日子,书生并没有等到回应,他虽心有不甘,但还是离开了。一晃过去许多年,书生娶了宫女韩氏为妻。成婚当天,两人交心之后,拿出各自珍藏的题诗红叶,这才知道,眼前人竟是当年的心上人。彼此相对无言,喜极而泣。为感谢天意,韩氏提笔写了另一首诗,咏其事曰:“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原来,在很早以前,已有人用枫叶题诗,遥寄相思,相思枫叶丹,一帘风月闲。他们的故事,印证了电视剧《星汉灿烂》中的一句台词:“天若有道,自不会让有情人分离。” 下雨天,一个人在家读书,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感受着秋的凉意。《红楼梦》第三十九回,贾母带着王熙凤、刘姥姥等一行人游览大观园,她们泛舟湖上,欣赏着荷花荷叶,有说有笑。贾宝玉看到残荷时,却说:“这些破叶真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拔去?”林黛玉回绝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可他有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我却喜欢,偏你们要把残荷拔去。”宝玉笑着说:“那便不拔了,留得残荷听雨声,真是句好诗。”记得有次去公园跑步,忽逢落雨,急忙躲进凉亭,坐在石凳上,独自对着眼前的一池残荷发呆。雨点打在残荷上,滴答滴答。不同于盛夏水面清圆时的绿意盈盈,秋季的残荷,有一种枯意的美,像一幅旧画,自带着古色古香的气场。它的枯败里,藏着神韵和风骨,进入生命的尾声后,仍有着不肯屈服的铁骨铮铮。宛若人的一生,从繁华走到苍茫,从恣意洒脱到厚朴沉稳。一个人收拾着热闹之后的残局,独自消化这寂静,终于活成了自己。人到晚年,生命之境,是暗黄色的,带着些暖,仿佛夕阳西下。唯有落日中的满池枯荷,才能让一个历经沧桑的鹤发老人停下蹒跚的脚步,静心观赏,几度落下泪来。 秋日,并不只是萧瑟,它也在发光发热。残荷与红枫,枯黄的温暖、火红的热情。红配黄,是绝佳的色彩搭配,像故宫六百年的红宫墙与琉璃瓦,每每观之,总让人心生感动。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思念始于漫天落叶纷飞,一个充满浪漫的季节。* 作者 | 京墨,遇见李菁签约作者,痴迷文字的南方姑娘。个人微信:ynswdm。* 主播 | 韩枫,洛阳新闻广播主持人,用声音守护一颗安静的灵魂,新浪微博@慢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