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姚民间文艺】河边杨柳青

 新用户4548rSCU 2022-09-13 发布于陕西




作者:马良川

      《三》

开庭的那天除原告杨冬堂、杨秋堂、杨夏堂和被告杨春堂外,因公开审判,允许旁听,另外还参加不少人。椅子上坐满后还有不少人在空地上站着。总共有一百多位,这其中包括原被告家属,乡里和村里的部分领导和街坊邻居村民等。法官席位上有法官赔审员,旁边有书记员和原被告聘请的律师和记者。

法官落锤定音宣布开庭,法官开始让原被告陈诉自己的意见,他们所说的还基本上是调查时所说的情况,这里不再重述,他们陈述后他们家人还乱吵着争执了一,法官喊了两三次啸静才制止住。后法官开始询问,但他却没有从案情着手,他问:“你们的父母对你们尽了抚养的责任没有,特别在十六岁以前”。他们听了左右看了一下,都没气,因为谁敢说,父母在十六岁前没有抚养自己。法官说:“你们没吭气,说明是父母把你们抚养长大的”我再问:“你们尽了赡养父母的义务没有呢,特别是六十岁以后”。老大春堂说:“当然尽到了,他活这么大我们没养,难道你们养的吗?(指法庭的人员)。”法官说:“好,这里有你父亲的一本笔记,让书记员给你们念一下,这也算代理你父亲的陈诉吧!”记录很长,占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书记因为看过两遍,念的很熟,并且还带着感情念,念到最伤痛的时,他都满眼含泪声音嘶哑。在场旁听的人也都泪涌满眼,有几个女的还哭出声来,他念到愤恨的时也带着一腔怒气,他们四个儿子和家人也都低头默然无语。念完后法官说:“我们通过检验,这是你父亲的亲笔,不会有假,这就是你们对父母所尽的赡养义务”。

法官又接着大声说:说时还用手拍了桌子,“那年夏天割麦子,你们如果有一个人去帮一下,你母亲会累死吗?你们如果要不让一位八十岁的老人去工地打工会被砸死吗?你口口声声说让他去挣钱会花费宽裕点,你们每人如果拿出一千元钱让他花费,他还能每天吃粗粮野菜,穿破旧衣服吗?难道你们没这些钱吗?”最后让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去工地做工而死,实话说如果是个年轻人早跑出来了,也不至于被砸死。你还说人家看你的面子才让去的,这场事故完全是你的责任。如追究责任,你不但不能分钱,还得赔偿其人的精神损失费。八十岁的老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钱,你们都争来争去,争到法院,不觉得丢人吗?法官二连三的问话,问的他们都把头低的不能再低了,当然法官的这些问话有些也不在法律的范围内,不过也因他听到老人写的笔记后心中非常气愤,才对这些不孝的儿子们发了一通脾气。他这样一是为了震他的儿子和家属们嚣张气焰,二是为所有在场的观众伸张正义,还为了对法庭下一步进展作铺垫。因为法庭对这次庭审作了全盘安排,但当他说完后在场观众进行了热烈鼓掌。待肃静后,那个当干部的儿子杨夏堂站起来说:“法官同志,现在我想向法庭提出撤诉,我早给他们说过最好和解处理,就按四个人平分”。他又回头对老大说:“大哥我那份不要都给了你,你还不行吗,咱回去自己解决吧。”又对法官:“我的意见现在撤诉行吗?”法官说:“你认为能行吗?”他说行,我回去保证解决好这件事,法官一拍桌子大声说:“不行,一切都已晚了”。他坐下后还想为什么不行呢?难道开庭后不允许撤诉吗?法官说:“审判继续往下进行。书记员念老人的遗嘱”,书记员站起很恭敬庄严地说:“我现在代表中共党员杨柳青同志宣读他的遗嘱”。

立遗嘱人杨柳青,现年七十九岁,我夫妇二人早年在最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千万苦地把四个儿子抚养长大,上学、结婚、成家立业,尽到了抚养儿子的责任。可到我们年老以后,他们在生活条件十分富裕的情况下,却没有尽到赡养我们的义务,因此我决定将我的遗产和后事作如下安排。

一、我目前存款有九千元,但这不能作最后的精确数目,因为我还健在,还要生活花用,也许会减少,再是我还一直在领国家给我的养老保险,也许还会有属于我的其它进项还会增多,但无论最后是多少,首先是付给邻居苗天生两千元,作为我在他们家居住的住房费和他们平时对我精心照养的费用,再除去我的安丧费用,余下的全部作为我的党费上交国家,其它包括我的家人都无权干涉。

二、对我的葬埋后事,由村上负责不要儿子们插手。

三、对我的葬埋后事一切从简办理,买一口薄棺材在老伴身旁挖个坑埋了就行。免除一切仪式和乐队纸折等其它项目。

立遗嘱人  杨柳青

公证人张林周  ××年××月××日

听到念完遗嘱之后,他们的儿子们好像都摊了似的,法官问:“那个张林周在吗?”这时有个律师站起来说:“我就是张林周”。法官问:“这上面公证人的签字是你签的吗?”他说:“当时老人去找我,我还曾给调解过,但老人态度很坚决,我只好作为公证人给他签了字,还复印了几付作为备案存档,今天 我就带着一付。”法官问:“你作为律师应该很懂法,你说这遗嘱能成立吗?”他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第××条规定,这遗嘱符合法律规定和程序完全成立”。法官说:“好”。我们法庭早已经过协议现正式宣布完全同意老人的遗嘱。这件经济纠纷案到此审判结束。这一下无论原告被告都彻底傻脸了,这时旁听的观众中有一个站起来说:“法官,那两千元我不能要,那都是老人千辛万苦跌跌爬爬勉强种地一分一角的攒起来钱,我不能要,我要了良心过不去”。法官问:“你是?”他说:“我就是那个邻居苗天生。”法官听到,马上从桌后出来,走到跟前给他握了握手,说我还以为你今天没来呢?真是好人啊。法官回到桌后说:“这是老人的遗嘱,不能违背老人的意愿,这钱你不但得要,我们还要向乡政府和上级提议,对你的事迹进行通报表彰和给予一定的奖励”。大家想一想,无亲无故能照看一个有家有后的老人二十年,有那个人能够做到,二十年啊。

法庭接着宣布往下继续进行,让赔审员请县法院的人出来。随后赔审员从旁边门带进来几个民警,走到厅中,一个民警从公文包内取出一张纸,让杨春堂和杨秋堂站起说:“根据县检察院今宣布对你二人在放高利贷时打死打伤的人命案批准逮捕”。说罢给他们二人戴上手铐,后又拿出一张纸,让杨夏堂站起,根据县纪检委和巡视组的通知决定,开除杨夏堂的党籍,对杨夏堂的贪腐问题进行隔离审查,现已批准逮捕,后也给他戴上手铐,他三人被带走后,法官说:“大家看到了吧,这些国家蛀虫社会的渣子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和正义的审判”。今天的庭审到全部结束,宣布闭庭。当外面的警笛响起,他们家属才像从梦中惊醒似的哭喊着向门外跑去。今天来的人虽不算很多,但今天法庭审判的情况,很快就会被传遍大街小巷,家喻户晓。

因开庭的时候,村干部也有人参加旁听,老人在遗嘱上说了,他的后事不愿让儿子们插手,要村里出头去办,况且他的儿子们,也很不可能再去办这场事了,四个儿子三个已经被逮了,老四出头打官司,结果赔了几千元诉讼费,也没打成什么,弄的灰头土脸,早带上家属往外边跑了。村委商议不能让老人的遗体一直在那里放着,马上安排人着手去办,按老人的遗嘱,从简办理。只给他买了一套新衣服穿上和一付差不多的棺材,开了一场很隆重的追悼会,有全体党员和部分群众参加。原说不要乐队和纸扎的,可花圈店自助了一个,从来没见过做工那么精致的特大花圈,有四米多高,由四个人抬着送来,还有可能是乐队的人也自主来了四五个人,还带着音响,那天正好是清明节,送丧时很多群众都自愿来参加,大约有五百多人,乐队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把这首古诗套用了,他们平时给人家办事时哭灵的悲调,一直唱了一路,他们唱的声情相合唱哭了所有送丧的人,杨柳青青青可怜,一拖寒烟……。

后乡政府报请上级批准,追认杨柳青同志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的称号。村委才想到要为老人立一块石碑,并发动群众捐款,镇上人多,也都比较有钱,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同情和敬仰捐款时都十分跃,结果各村民小组把损的款项交来后一汇总,太多了,这可怎么办呢?又不能退回去,还不能挪作它用,只好根据资金计划,在他的墓旁建了一个较大的八角亭,把一块高大的汉白玉石碑立在中间,上面镌刻了杨柳青老人的事迹和几个上级大领导题词。还铺修了南北两段不算太长的水泥路,一段通坟南边的公园,一段通北面的公路,最把富余部分款根据群众的要求,又在坟前建了一座方三米的古建小庙,算是老人的祠堂吧,里边桌后的墙上镶嵌了一个大镜框内装了老人的全身遗像,这地方也因地理的位置的原因,逐步成了一个旅游的风景点。

老四和家属在庭审结束后,立即离开逃走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年轻经事少,开始看问题看的简单,打官司一事也是认为老大霸气,不想让他一个人独吞,结果被父亲的一个遗嘱改变了一切也感到丢人,在庭审中也知道父亲为什么才立这个遗嘱和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但无论如何作儿女的也应该去办理父亲的后事,可他们三个已经不可能去办,如自己出头去办,更觉得抵不住众人的指点,自己人年轻脸皮薄,实在感到没脸见人,才跑回去的。

他回去窝在家中也没法再出来见其他人,随后逐步得到家里的消息,父亲的后事被大家安排的那么惊人,哥哥们被逮捕后,老大被判了死刑,老二被双开,判了二十五年,还被没收了家中全部财产,老三被判了无期,这些消息,对他来说,也受了沉重的打击,也让他进行了深刻的长时间的反思。

首先是对父母,原想父亲身体一直健壮,能自己照顾自己,有时在外见个熟人也打听一下,只说见过你父亲他的身体还好,可不知竟是这样,母亲死时原以为正逢天热容易中暑,活也累,而死的,也不知还有这样的原因。很多事都愿自己粗心大意,想的简单,早知如此,悔不当初把父亲接来外边自己家中也不至于如此,经过庭审真象大白,想起自己在家时,为自己最小父母对我是多么疼爱,悔恨与伤痛的心一直萦绕在自己的心怀。

老大从我离家之前就知道他心恨手辣,从小在学校时老是把同学打的鼻青脸肿,还贪心不足,放高利贷最后是罪有应得,而且更不该让八十岁的父亲去工地打工。

通过在家那几天对老二才有了深刻的了解,至于他贪腐的问题我这里不说,我只说他这个人太狡猾,开始因为这事我和老三去找他还给我们说两面话,挑唆我们上法庭在法庭,又还装腔作势,说自己能解决,还说自己可以不要。

老三确是个没心机的鲁莽人,也算是受了老大的拖累,可再怎么你也得有底线不能去违法啊。过去也有很多鲁莽人,有些山贼杀人放火不能说不鲁莽,可人家杀富济贫,武松在快活林打蒋门神,他就该打,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因他强霸民女他就该死,这些人都是讲的道义,还赢得了历史的好评。

从以上这些看来人在世上,钱并不重要,唯一注重道德高尚才是最重要的,道德包括的面很广,首先是和每个人每个家庭接触体现最多的是孝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论你官多大,无论你走多远,都不能忘了家忘了父老乡亲,忘了父母爹娘。他想到此才想到自己,可自己该怎么办呢?还能永远不回家吗,还能永远让家中的父老乡亲骂自己吗?可父母都不在了如何去弥补自己的过错,挽回自己的名誉呢?……后想了很久,才想到二十四孝内的丁郎,他自己没孝敬老人,老人死后因悔过自新还能刻木行孝,被排在二十四孝的行列,而流芳千秋万代。难道我就不能吗?……待到父亲周年忌日,我一定得回去从头再来。

一年以后,他带着媳妇和孩子回来了,回来后先到父亲的墓地,当看到由群众自发地给父母建的那些标志性纪念后真是感慨万千,特别想到父亲生病时期盼亲人的思念,和母亲临死说的话,一时无限伤痛涌满心头,泪如泉涌,痛哭了一场。后无论在家或街上遇到比自己大的长辈,夫妻二人就马上跪到跟前,说明了以前的情况和自己的过错与不孝,都说的悔恨交加声情并茂,这样几天下来,总算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对父亲的忌日也办的比较隆重,从家到墓地他夫妻二人一路上也一直在痛哭,也深深地感动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后他走访了群众加上父亲后半生的境况,他找到村委会,提议要自己投资建一所高规格的敬老院和一所全日制的幼儿园,村里听到后当然十分欢迎,他说回去马上给你们筹拨资金,这里的一切事务由你们尽快放心安排,后才打车回去。待大家知道这些后都交口称赞说,这才真是杨柳青的儿子。

后记,我和杨家是不远的邻居,虽不常在家,但也通过家人的介绍,对他们家的事基本大都了解,法庭开庭时我作为记者,也在场参加了旁听,他遗留下的那个日记本我也看过读到悲伤的感人处也是泪涌满眼,后来有一次回家路过我停车特意去那里看了一下,他家坟地确是个好地方,东向西,北边距省道公路不远,南边紧邻这个集镇的北郊公园,从南方的山区流出一条河,穿过公园的中间流经他家坟前,又穿过公路桥流向北部的远方,河边都栽了垂柳,从村西南起至公路桥绵延了有四五里长的绿化带,他家的墓地加上给老人建的碑亭也真成一个靓丽的风景线。

他家的事情非常特殊,无论从正反两方面都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也说明无论你官大官小或普通百姓,无论你钱多钱少或身无分文,做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才能流芳百世,否则将遗臭万年,我把他家的事经过整理以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望大家参阅。

《完》



马良川,男,一九四五年出生,林州市东姚镇白象井村人。自幼受祖上耕读家风熏陶,酷爱文学,青年时期尤擅长以人名缀入即兴赋诗。如今虽至暮年,仍笔耕不辍,喜欢釆集乡土风情,先后创作了《玉泉寺传说》、《红花绿叶相映红》、《人鬼情未了》等数十篇中短篇小说,题材涉猎广泛,既有劝人行善敬老的人物传记,又有凄婉感人的爱情故事,特别是结合本乡本土撰写的地方史料传奇,在当地广为传阅,叙事贴近生活,文笔通俗自然,被乡邻赞誉为"农民作家"。

   总监制:郝明亮

    监制:刘迷存

    审核:任建昌  马保吉

    责编:郝顺成  毕玉成

    本期编辑:毕玉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