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革命足迹 体悟红色山西 ——赴武乡、左权八路军红色营址学习有感 作者 任建昌 当中心校党总支部把学习党史的方向确定为山西武乡、左权八路军总部后,热情澎湃的学习心愿,便开始了向着英雄的地方跃跃地飞翔。 五月二十九日,即将开镰收割的麦田,挑着黎明的露水,在晨曦的光谱中晃动着泛红的光晕。我们展开几日积累的兴奋,顺手捏了一把丰收的芳香,便跟着御风的心情,唱了一首挺进的战歌。向前,一个隧道;向上,一个隧道。一个隧道一个隧道的穿上去,山西,突兀峭立、平展陡折着一派黄土的红色的山西,就在我们的视野里闪闪烁烁地铺开了那种异域般的感觉,明明朗朗地向我们叱咤着她的雄浑豪迈和新奇。 由于我们于前做的功课是“百团大战”,车行的速度有多快,我们试图示现演习的“战地”就有多快。防御战、游击战、布袋战、麻雀战、歼灭战。那一片空旷辽源的地方一定有一场肉搏战。无惧生死的战士,前刺后击,刀枪并用。浴血的精神,喋血黄土的勇气,撩到一个俘虏一个,撩到一个俘虏一个,以血写的浪漫飨我华夏千秋永固,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我意识里的演习尚在如火如荼地连绵,军号声喊杀声此起彼伏,惊天动地。硝烟弥漫的深处,战旗如画,迎风飘扬。入情入境的我似乎就要投入战斗时,十一位将军元帅的雕像已威威武武地挺立到我的视界,立时让我膜拜敬仰到崇高的肃立而热泪盈眶:他们从风中来,带着雨和电。肩负党的使命,胸怀人民的召唤。拯救民族危亡,驱逐倭寇复兴我中华。红旗指处乌云散,解放区人民见晴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全国人民,共起抗战,共赴国难,历时八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写下了世界战争史册上最为光辉的书章。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此时,学习党的奋斗历史的现实意义已经像一面旗帜一样鲜明于心。 嘹亮的国歌响彻在我们党史学习的开班仪式上,响彻在八路军抗战纪念馆前面的阶梯广场上。气壮山河的激越,鼓舞着排山倒海的力量,群情振奋,自感向上。高涨的学习热情,紧紧跟进着导讲老师的导讲顺序,沉浸岁月,沉浸思考,沉浸难忘的烽火连天的抗战历史。 当日本侵略者的强盗暴行,在展开的史实中(照片和实物)一叠一摞的列叙时,曾经的民族被烧杀抢掠的无奈和被强迫奴役的愤怒,在我们一行学习者的心中燃烧成了一团火,目光中闪射的好像要变成武器的光芒,直抵日寇的腑脏,一遍又一遍回响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又一遍又一遍地回响;当“百团大战”的布阵,成为日本侵略者葬身的海洋时,我们也忘情地随着导讲老师导讲的高昂情绪而高昂地举着一面战斗的红旗奔腾雀跃。黑夜总有尽头,曙光就在前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历史证明了的理论,让我们更加坚定我们的信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武乡,左权。纪念陈列馆,抗日营址。纪念陈列馆,抗日营址。我们在学习中沉淀融化,我们在融化中形成思考,我们在思考中明确方向,我们在旗帜引领的方向中内化复兴民族的力量。团结奋斗,永不懈怠。 作者:任建昌,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
|
来自: 新用户4548rSCU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