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国锁 故事发生在明朝年间,山西晋东南一带,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大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远山的松林低垂着脑袋被冰凌压弯了腰。 一天早晨, 一家王姓富户门口,家丁和往常一样,起来开门清扫门前积雪,发现一少年冻僵在门楼下。 老家丁慌忙上前查探,发现少年还一息尚存,回去禀报员外知晓。 员外带人来到门口,命人将少年抬到厅中,又是加被取暖,又是灌肠充食避寒,进行着紧急救护。半个时辰后,少年慢慢苏醒过来,发现眼前的一切,自己得救了。于是热泪盈眶,泣不成声。挣扎着要爬起来,答谢员外一家救命之恩。 王员外将他扶进被窝,缓缓问道:“敢问少年,姓甚名谁?因何流落至此?家住何方?”
少年擦了一下眼泪,回答道:“我姓程名志仁,家住江南水乡,因洪水泛滥,冲毁家园,举家失散。我随难民一路乞讨至此,幸蒙员外搭救,我才捡回小命一条。” 王员外见少年口齿伶俐,思维敏捷,举止有礼,咋看也顺眼。
又问道:“以后有什么打算?” 小志仁答道:“已无家可归,还谈什么打算。” 王员外便心生收留之意,于是对小志仁又问道:“我有一子,名曰富贵,和你年龄差不多,现在私塾读书,你以后就和富贵一块读书,也许以后还有大好前程,你可愿意?” “求之不得,谢员外收留,我一定会陪侍好少爷,好好读书,以报员外一家救命之恩。”小志仁含泪答道。
冬去春来,小志仁和富贵在先生的私熟读书,已有一段时日,相处下来还亲密无间,就像一对亲兄弟,无话不谈。 贫富的差异和寄人篱下的境况,使小志仁在照顾好公子富贵的前提下,发奋努力刻苦学习,倍受先生喜欢。小富贵则不然,每每趁先生不在,就溜出去偷玩,作业自然由志仁代劳。久而久之,两人的学习差距就拉开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年寒窗,终到科考之年。 两兄弟带足盘缠,也在赴京赶考路上。富贵比志仁生日小几个月,于是言道:“志仁兄,我有自知之明,很难考上,假如你得中做官,让我给你就做个幕僚吧”。“不可取,假如你高中榜首,我决不悔心,再回家发奋努力,苦读三年,争取下一届能得中”。哥儿俩一路说说笑笑,日行夜宿,不日来到京城,在悦来客栈住下。
几日后,科考开始,各地举子纷纷进入考场,将平生所学,阅然纸上,谁不想将来有一个好前程,十年寒窗,在此一搏。
考的咋样?心中有底的不多,待在客栈,心急火燎,默默祈祷,但愿老天保佑能皇榜题名,求得功名。
皇天不负用功人,终于皇榜揭晓,引来众举子纷涌而至。 结果,志仁名登榜首,被监考官接进宫里,待钦点御封。小富贵却名落孙山,灰溜溜的回到客栈,急火攻心,病倒在客栈之中。一病不起,数月也不见痊愈,所剩盘缠花尽,还欠下客栈一屁股债。 好来等到富贵身体能动,客栈老板劝其离开店中。富贵无耐,走出店门,来到街上,举目无亲,身无分文。堂堂阔少,没有了纨绔倜傥,举步维艰,变成乞丐,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这怪不得别人,自崇心,虚荣心作崇,再回去苦读发奋,也许下届尚有较好前程。但富贵选择了消沉,再无脸回家见村里父老乡亲。
志仁被皇上选中,招为附马,被封为八府巡安,朝庭奉禄寄回王员外家中,重修院落,改换门庭。并在后花园修建七层灵塔以报王员外救命知遇之恩。
这就是公子与乞丐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要有知恩图报之心,忠厚善良,老实本分,刻苦努力,礼貌待人,终有大好前程。反之,纨绔浪荡,碌碌无为,居富自傲,目中无人,不学无术,沦为乞丐是迟早的事情。
---------------------------------- 监 制:郝明亮 刘迷存 编 审:马保吉 毕玉成 本 期 编 辑:孙相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