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01 中医上的瞑眩反应 中医自古以来对瞑眩反应就有明确的阐述。 瞑眩一词最早来源于《尚书·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意思是说如果在服用完中药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就不能彻底治愈这个病。 《孔颖达疏》曰:“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愤闷就是不舒服的意思。 瞑眩反应可理解为排毒反应、排病反应、调节反应、有效反应和好转反应,一般服用中药都可能出现瞑眩反应。 ![]() ![]() 看点 02 瞑眩反应是人体迈向健康的关键一环 认识瞑眩反应很重要,比如身体通过正确的方法治疗已经好转,开始排病,由于不理解身体的瞑眩反应,以为是疾病复发,就会认为这种方法没有效果甚至起了反作用而放弃,错过最佳康复的机会,这是十分可惜的。 一般来说,瞑眩反应只发生在有病的脏腑,甚至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已有脏腑功能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会在不知不觉中恢复。并且,这种瞑眩反应大多是暂时的。当反应告一段落时,身体自然好转,整个人因而轻松起来。因此出现这种反应者不要担心,它不是副作用。 发生瞑眩反应,这代表着机体的阳气正在努力工作,为着健康而奋斗。这个反应有其特殊性。瞑眩反应是人体迈向健康无病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当人体欲排除毒素或把疾病逼出人体时,人体必然会产生痛苦,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看点 03 中医辟谷中的瞑眩反应 当代人都很注重养生,一针堂中医辟谷法就是一种很好的祛病养生方法。 中医辟谷过程中会出现“疲劳现象”,排病和返病反应正是疲劳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调整反应的过程中,有几天会觉得特别累、难受,特别想放弃。 有些本身有疾病的人,会呈现各种病灶反应,有的人可能稍显严重。这种反应就是中医辟谷中的瞑眩反应。 瞑眩反应是暂时性的,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也不是只发生一次。中医辟谷中出现瞑眩反应少则一两天,多则可贯穿辟谷整个过程,每个人出现的轻重程度也有不同。 一针堂中医辟谷中常见的瞑眩反应: 头疼、关节疼、头晕 发热或有畏寒、心悸,可能会出现感冒症状 高血压明显下降、低血压会上升 做梦频率高,梦境玄奇,失眠 口腔内及齿间黏腻、发浊发白、甚至发苦、发臭;喉咙发干痰多,口腔发炎;舌苔厚 可能有体臭现象 皮肤发痒,甚至过敏发疹;口唇粗糙外皮剥落 排浓尿,小便增多、短而赤浊,有时甚至会有恶臭,还会排又臭又黑如稀泥般黑便,同时排气量较多 牙齿有炎症者,牙龈会出血;子宫疾患者,子宫出血等 肠胃系统不佳者,辟谷期间肠胃会痛甚至呕吐;脾胃有问题的会出现乏力腿沉,精神萎靡不振 肾有问题会口渴,肝有问题的会困倦、情绪烦躁 以前患有的疾病,会呈现病灶反应,可能会更重 少数人会大汗淋漓 瞑眩反应一般情况下由重到轻,反应的程度可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体质好的人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 瞑眩反应是人体机能自愈力的一种表现,是人体病态平衡被打乱,重新调整为健康平衡的一种现象,也是为达到彻底根治的效果所必经的新陈代谢、活络反应的过程。 |
|
来自: timtxu > 《健康、原始点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