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骂人”

 zhang8312a 2022-09-13 发布于内蒙古


《佛说四十二章经》,佛教经典,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有言:“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而堕其面;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飞其身。”

骂人,通俗以至于恶俗的语言,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形成就已存在,在世界各国世代流传、经久不衰,汉语中CT发音的词、英语中FS打头的词、法语中MC打头的词等。骂人与被骂几乎是人人都经历,而又无法逃避的,而被骂尤为难以接受。面对被骂,佛家讲,应有唾面自干的胸怀;而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被骂,恨不得扯衣领、扇巴掌,再痛快地骂回去,快意恩仇;也有城府深者,表面莫不做声,抓住机会,狠狠报复。

若论骂人的故事,古往今来令人津津乐道的也是不少。三国诸葛亮骂死王朗(实属虚构故事)、鲁迅的“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李敖的“能够证明你就是王八蛋”等段子令人激昂澎湃,会心一笑乃至捧腹。

骂人也要分对象,诸葛亮骂死王朗,是因王朗尚有羞耻之心,通俗的讲是个要脸的人,才能在当众受辱时,不堪其辱乃至气绝身亡,若是个厚颜无赖,不在乎脸面的,骂了也是没用;骂的是有道之人,结果无非是“堕其面、飞其身”;骂的是市井无赖,换来无非一顿拳脚交流,污言秽语横飞。

骂人也要讲技巧,污言秽语,满嘴跑生殖器,是出于本能的最低级的骂人方式,多是些市井小民、泼皮无赖;高级的骂人没有脏字而字字令人面红耳赤,明代才子解缙着绿袄赴宴被讽“井底蛤蟆穿绿袄”,解缙面对着红袍讽者,张口对到“落汤螃蟹着红袍”,文人之间的交锋,意思表达准确又不失文雅。

骂人的过程和结果也因骂人双方的素质和水平不同而异。中学时的语文老师,为人忠厚老实,取村姑为妻,其妻大字不识一个。逢二人吵架,妻席地而坐,手扶膝盖,哭天抢地,骂人言语丰富且不重样,声调阴阳顿挫,如唱戏一般。反观老师,满脸怒气、可惜词汇量不足而无可奈何。终究是忍无可忍,参考妻骂人言语书于纸上,待机而动。逢二人纷争再起,老师正襟危坐屋内,照纸对骂,一来一往间,终究不抵妻技巧娴熟,每每落败,在校内传为笑谈。

骂人也是感情宣泄的一种方式,把对方骂的哑口无言、气冲牛斗,也不亚于搏击中将对方KO在地时的成就感。得该骂之人而痛快骂之,随着感情的深入而手脚并用,不亦快哉。

然而骂人也不可避免的要承担道德上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最后奉劝爱骂人者:

骂人有风险,动嘴需谨慎。

骂人一时爽,亲人两行泪。

锄禾日当午,骂人要吃苦。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也想骂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