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山水画崭新面貌的开创者国画大师刘子久

 艺趣看点 2022-09-13 发布于天津

开创新中国山水画崭新面貌的国画大师刘子久,不仅有划时代的创作成就,而且为“津派国画”的繁荣昌盛培育出一大批骨干人才。刘子久(1891-1975年),名光城,字子久,号饮湖。世居天津河北。1920年毕业于陆军测量学校高等班,后拜金北楼为师,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逐步转为专业书画家。全力攻习山水及花鸟,作品多次发表于《艺林旬刊》等刊物。金北楼、陈师曾曾携其作品在日本展出,颇受邻邦好评。刘子久1927年转任湖社画会导师。1931年返回天津故里,在严智开创办的天津美术馆任教,不久便出任馆长。同时创立天津国画研究会,被推举为主任委员。1949年建国后,历任天津市美术馆馆长、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政协委员等职。由于他青年时代学习地质考察,走遍燕山内外,对山水观察入微,异常熟悉,使其山水画的传统功力与真实山水融为一体。勾皴点染虽承续古人,却在师法造化中颇有创新。擅于就山石纹理脉络相势勾皴,将披麻、小斧劈与点擦灵活运用,不拘宋元明清名家之法,画风朴实厚重、凝练静雅。用笔挺劲峭拔,属北宗一路,却与传统北宗迥别,人称“子久皴法”,在古今技法史上自踞一席。
刘子久的山水画苍劲峭拔,沉雄高迈,皴擦点染间融合了历代山水名家的笔意精髓。从宋代郭熙、李唐、马远、夏圭到明清戴进、樊圻、石涛,他在临摹诸家名作的基础上,取北宗山水之雄浑厚拙,又兼南宗山水之清俊秀逸,整体上呈现淳古秀润的清新样貌,为当时的天津画坛拂来丝缕清风。无论尺幅大小,他所构筑的是中国文人审美理想中的天地之美,充斥着清寂幽邃的诗意画境,亦承载着画家自身对山水自然的主观体验和独特感悟。其作品用笔细腻,施墨厚重,腾挪变幻之际,足见笔墨内蕴之丰沛,颇具老一辈艺术家的审美风范。
建国后创作《支援前线》《给军属拜年》《为祖国寻找资源》《冒雨铺轨》等作品,使其成为山水画界以传统技法表现新生活的先驱和典范。上世纪五十年代与刘奎龄合称“津门二刘”。有《刘子久画集》《刘子久作品选》行市。(王振德)

刘子久先生作品选刊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国画大师刘子久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