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金良 | 第一西仓董传说的由来

 乡土宁海 2022-09-14 发布于浙江

在宁海东路,有这样的传说,第一西仓董,第二力洋孔,第三跳头秦,第四林屿冯。那么这第一西仓董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传说?且听我一一道来。

董家祠堂戏台

据老一辈人传说和谱牒上大量考证,在清乾隆年间,天下太平,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人们都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那时我们董氏家族己有 100 余户人家,300 多人口,已拥有二三百亩土地,常年雇长工讨作头。有了家族的发达,必然要考虑子孙的长远利益,古人云穷文富武,有了财富就可以延师教育子弟武艺,那时凡远近出名的武师都请到本村,教育青壮年学武锻炼,并组织舞狮团队,在名师的精心指点和学生的艰苦训练下,这支舞狮团队练就了出神入化的本领,不管在什么场合的舞狮比赛,都能拿到第一名的好成绩,因此名声大振。

一天有个游侠来到我村,说是生计所迫,情愿帮人家做长工讨生活,我家太公是个性情温良宽厚的长者,一见后生身材魁梧,相貌诚实,就把他留了下来,农忙时与长工们一起下地干活,农闲时在家里打杂,主仆和睦相处,非常投缘。光阴迅速,眼看年关将到,别的长工都向主人领去工钱回家过年,只有这位长工毫不提问,于是我家太公问道“这位壮士,别人都领了工钱回家过年去了,你怎么不来领取工钱?”壮士答道“主人,我家上无父母,下无妻子儿女,所谓一人饱全家饱,因此不用回家,枉化来去盘费,只在主人家讨口饭吃,在此过年算了。”我家太公听了此言非常高兴说:“壮士说哪里话来,我们家这么多人过日子难道怕多你一双筷吗? 自古道: 多一人多一份热闹,我们巴不得你在这里过年呢!”其实游侠是闻名来此访友论武,谁知一年来从未接触到武师,因此不甘离去,按下不表。

西仓董董氏祠堂外景

却说象山县城西有个韩家庄,其庄约七八百户人家,其中有位财主姓韩名德,生有四子,长名龙,次名虎,三子韩彪,四子韩豹,其家为武术世家,那韩德武艺高强,再加四子人人勇猛,个个武艺高超,象山县内无人敢与争锋,当时号称韩家五老虎,赫赫有名,威霸一方。那年打听到宁海县西仓董的狮班非常出名,因此请柬特邀我村舞狮班为其在正月十四夜到其家表演,如表演出色,保证酬金丰厚。我村接到请柬到象山县城去出演还是第一次,因此在正月初头,狮班人马日夜进行排练,到正月十四那天准备全班出动往象山县。

再说我家那位长工听说狮班要到象山表演,就对我家太公说:“主人,我听说狮班在正月十四要到象山出演,我想本人在家也没有生活可做,不如让我也跟大伙出去开开眼界,顺便给狮班撑灯笼什么的,做做帮手如何?”我家太公一听壮士此言,就满口答应说 :“壮士既然愿意同去最好不过,出门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因此在正月十四那天这位游侠也一同去了象山。傍晚时,狮班已到韩家庄,来到五老虎家大门前抬头一看,只见其家房屋富丽堂煌,一整四檐齐楼房建筑,正房与两厢房屋走间都有一丈六尺,道地天井有四丈八尺专方,天井都用光滑的石板砌就,四厢都是朱漆楼房,一看就知是富贵人家。此时天井内已站满观众,舞狮人套上狮被, 一对狮子活龙活现,在擂叉人的带领下敲锣打鼓进入大门。

因为天井站满观众,狮子无法施展,滚叉人心生一计,使尽全力把擂叉滚向天空,只听高空咣咣作响,看不清擂叉在哪里,又见擂叉师傅一边脱衣,一边又紧紧鞋带,看他不慌不忙的样子,这时天井观众生怕擂叉落在自己头上,都纷纷向四面走廊上退去, 约过一分钟左右,擂叉才落了下来。滚叉人用手臂接了擂叉继续向四角滚去,这时观众都退上走廊,一对狮子在音乐的节奏下翻爬打滚如活狮子一般,每个动作唯妙唯俏,观众们无不喝彩叫好,狮子舞完各项动作接近尾声,值场人要来六张八仙桌,每边垒上三张,搭起两座高台,一对狮子奋身一跃跳上高台,只见两只狮子同时张开大口,口中吐出如火一般的红布用金描写的黄宇对联,左边的是“祝风调雨顺”,右边的是“贺五谷丰登”。观众无不拍手叫好,年老的人都窃窃私语“我们有生之年看过不少舞狮场面,从未看过如此般的精妙绝伦。”

董家镇龙庙

舞狮完毕,接下来进入武术表演,一队身着红衣的青壮武士八人手执棍棒列队而出,他们使出名师教习的少林棍法,个个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的使出平生所学,棍棒熠熠生风,又赢来观众的一片喝彩叫好。这时韩家父子自始至终一直在楼上观看表演,虽然看不出一点破绽,但是班内究竟有没有真老本必须一试,因此叫家丁搬来十八根真铜棍,放在廊顶屋檐上,乘八名武士表演正浓时,从屋檐上滚下一枚铜棍,看下面有没有人敢来接手,这时铜棍落在地上溅了几溅,正要伏地,猛被撑灯笼的这位壮客发现,心中大吃一惊,想必楼上有人暗算,容不得细想,于是手中丢掉灯笼,赶上前去用力一脚踏在石板上,把那枚铜棍反弹上来三尺多高,顺手接了铜棍。好家伙,那铜棍足足有五六十斤重量。正当铜棍被壮客接在手中之时,屋顶上又连连滚下十七枚铜棍,好险! 如果壮客俯身去捡铜棍的话,那十七枚铜棍必定砸你脑浆破裂而亡。壮客心中火冒三丈,于是,他约退八名武士下场,“ 看我一人表演!”他使出七十二路盘龙棍法,头顶双头抢珠,足下老树盘根,铜棍打在地上,火星四溅,石板粉碎,双脚用力一蹬,那块石板又被踏碎,如此一路舞来,把个石板道地如被天牛翻耕一般,整个天井无一块石板完好无损。在场的观众个个膛目结舌,楼上的五老虎看得惊心动魄。最后韩家父子不得不拿出一千大洋作酬。

在拿出银子的同时,韩家父子又想一试,他们武功虽好,但是拿银子是否有这个胆量? 因此他把一千大洋放在一个大盘里摆在中堂八仙桌上,桌上点着两支大红腊烛,堂里正中太师椅上坐着韩德老爷,手执一把钢刀,八仙桌两边站着龙、虎、彪、豹兄弟,四人手中各执棍棒,有本事来拿走银子,没有胆量就自动退场。

且说那位壮客舞完棍路,下场对班主和大伙说: 我看此家必非善类,今虽然把银子放在中堂,如不拼命,必定拿不出来,你们大伙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不必前去拼命,只有我是单身,蒙家主老爷对我不薄,即使拼了性命我也心甘情愿,你们赶快收拾上路在郊外等我,如半个时辰后,我赶不上你们,你们就自己回家去。大伙听了壮客的言语都点头称好,因为大伙都领教了壮客刚才的武功表演,知道他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此行非他莫属,因此大伙就收拾行装上路,再一嘱咐壮客小心在意。

西仓董840年古槠树

壮客别了众人来到大门口向里一望,只见中堂八仙桌上点着二支大红腊烛,中央放着一盘银洋,老子坐在中央交椅上,手中执着一把钢刀,满脸杀气腾腾,两边分立四个手执棍棒的恶煞。壮客走到堂口大吼一声:“我来也!” 手中发出两支袖镖,将桌上两支腊烛打灭,然后一个箭步飞到堂里,将交椅上的老子如老鹰提小鸡一般把他按在八仙桌上,顺手拿了桌上的盘子,仰身钻往八仙桌下,一蹬足从桌正点窜了出来,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来,飞身扬长而去。

再说龙虎彪豹四兄弟守在八仙桌两边,只听呼的一声两支腊烛被打灭,眼前一片模糊,又听见桌上嘭的一声,以为来人来抢银盘,四兄弟不约而同的用力将棍棒一齐连连砸了下去,可怜老子在桌上连声惨叫,四兄弟听出声音不对头,连忙张灯观看,原来桌上被打的是自家老子,只见他父亲脸青鼻肿,遍体鳞伤,已经奄奄一息,五老虎家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此事一出,消息不翼而飞,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传遍了宁象两县,从此武功第一的西仓董就被人们称为“第一西仓董”了。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 作者:董金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