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兖州颜店镇郑氏家族史话

 日月存心 2022-09-14 发布于山东

观兖州 知天下


兖州颜店镇郑氏家族史话

杜心广

一、郑姓的起源
郑姓的血缘可追溯到后稷,其源于姬姓。后稷是传说中的农业神,母亲有邰氏是炎帝的后裔,帝喾的元妃。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可见是炎黄二帝的血缘汇合了郑姓。后稷下传二十五代是姬友,其生活在周宣王时,是郑国的始祖,即郑桓公。
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国的姓氏之一,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2、出自他姓改姓。3、回族中的郑姓。
郑氏发源地在河南开封、周口、商丘交界一带,即史载“陈宋之间”。郑亡国后,流落韩国的郑姓人郑国,被韩王遣入秦,受秦王之命开凿了著名的“郑国渠”。郑国是一位伟大的水利家,也是郑人得姓后的第一位著名人物。
秦汉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地分布为主。
郑姓如今国内分布广泛,以南方福建、浙江两省最多,占全国郑姓人口的大多数。在当今100个中国大姓中,郑姓居23位。
二、清代郑氏家族简介和世系考
兖州颜店镇郑氏家族,祖籍河南新郑(古称郑国),后迁徙安徽惠州歙县郑家坡。明代末期,因家乡遇灾荒,郑斗楠字奎光携一子文瀯(yíng)逃荒至济宁州。他利用徽商的聪明才智,和大运河航运交通便利的条件,经营药材批发和销售生意,在济宁城里有经销药材的药铺。经四代单传,第五代长支迁至济宁城东南仲家浅、郑埝一代,次支郑彦字子俊迁徙兖州府滋阳县城西颜村店东部定居。郑彦为迁兖始祖,彦生四子,长子炳炜、次子钦垏、三子桂芳、四子国训。
清康熙初年,兖州府一带大旱后瘟疫流行,出现一种“汗病”,病人发高烧不退,不出汗,死亡率很高,疫情流行、蔓延很快。郑彦及时从家乡运来大批柴胡等中药材,配制防治“汗病”的中药,有钱的买药治病,无钱买药的郑家就免费发放药品赈济灾民。由于郑氏经商以德为本,诚信经商,注重商业道德和信誉,扶孤救贫,乐善好施,在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同时,郑氏也经过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精明能干,善于理财。农商并举开始发家致富,陆续置办田产、房产,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郑氏通过数代人二百多年的拼搏奋斗,逐渐发展成为兖州城西有名的富户。自古就有“富不过三代”之说,郑氏家族能维持二百年长盛不衰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文化家族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经久不衰,彰显于世,必定有着自身的家学传统与优良的家风。郑氏家族在经历了一百年左右,在农村,在商界通过农商并举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开始注重家族子弟的文化教育,逐步形成了自身家族的文化传统与良好的家风,最终完成了由农商家族向文化、科举世家的转变。
滋阳地处孔孟故里,有着悠久的儒学文化传统,学子们通过读经书经科举考试做官,便成为一种参与国家政治和光宗耀祖的事业。郑氏从在家中请名师自办私塾学堂开始,在教授本族弟子的同时也教乡邻们的弟子。数代人中先后出现了一些在科举上成名的人才,崇文重教的家风,在郑氏世代传承,得到乡邻们的普遍赞誉。郑氏家族将务农、经商、经营土地与读书做官有机地结合起来,治家有方,从而使郑氏在清代后期近二百年长盛不衰。
世代郑氏有识之士遵循古训、家风,坚持积德行善、乐善好施、富而向善、富而向仁的传统,为本地修桥铺路、修葺庙宇、赈灾济贫、续修史志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稳定多有建树,为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由于历史的原因,郑氏家族的祠堂、家堂、族谱被毁,给考证郑氏家族世系和文化研究造成很大困难。现只能将清光绪版《滋阳县志》、《滋阳县乡土志》中有关郑氏人物的记述与郑氏存世的老人、乡间熟知郑氏情况的老人的口述,与史志中的记载相互印证,使对郑氏家族的研究建立在可靠的资料基础上,使用统计学的办法,对郑氏家族清代简况、世系加以考证,从中可以看出郑氏家族在清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发展。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清代六世郑氏人物在兖州社会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
郑氏二世炳炜字焕然,诚信经商、信誉至上,有药铺设在济宁州。康熙年间,因在大运河经商途中,遇一同船而行的姜贩,应其病故前所托付,将其所有资财返还其江南家中,从此他行侠仗义的美名远扬,为郑氏在商界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郑炳炜生二子,次子宇震。
郑氏三世宇震字起东,附贡生。乐善好施,远近推为长者,他生四子长子恩纶,次子、三子即婚而歿,四子出嗣伯父。
郑氏四世郑恩纶字君诏,兄弟四人分居时,将自己分得的房屋让与寡弟媳、孤侄,自己迁往郑家郗村居住。他重视后代和乡邻子女的文化教育。他生二子长子澍,次子藻。
郑氏五世郑澍字莳亭,学识超群,以廪生补四氏学教授,进谒知县,他生三子,长子毓森、次子毓林、三子毓本。
郑藻字春华,嘉庆癸酉举人,以大挑授青城训导。齐东教谕,都未到任。他生五子长子橡、次子检、三子枝、四子棈、五子榆。
郑氏六世毓森,恩贡生,候选教谕,《滋阳县志》分校。毓林,拔贡,直隶州州判。
毓本道光癸酉举人,江西鄱阳万载、铅山县令。《滋阳县志》协修。
郑橡,乙酉拔贡议叙五品衔、同知衔、候选知县,《滋阳县志》协修。
郑检、郑枝、郑榆俱为庠生,郑棈为诸生。
《滋阳县志》卷八,人物列传,乡贤为郑思纶、郑毓本立传。卷九耆旧为郑炳炜、郑藻、郑毓林、郑棈立传。
《滋阳县乡土志》卷一,忠义为郑炳炜、郑藻、郑棈立传。卷二实行为郑恩纶、郑毓本立传。文学为郑毓林立传。
清嘉庆至光绪年间的一百多年里,郑氏由一处庄园扩建为三处庄园,南起滋山之阳北至郑家郗村跨距约十四华里之遥,三座庄园形成三点一线的形状遥相互应。清道光年间,郑氏带头向剿灭捻军的清军捐献大批粮草,为防捻军侵袭,郑氏在嵫山庄园建了占地达数百亩的建有城门楼和垛口的三道围墙,这一时期颜店郑氏家族成为兖州首富,也是郑氏家族的鼎盛时期。
兖州解放后,嵫山、郑家郗村两处庄园作为粮库,颜村店部分郑氏建筑作为公社驻地,有幸被保存了部分清代建筑。
1985年嵫山郑家郗村两处郑氏庄园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以上两处庄园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庄园中尤以嵫山庄园东侧长达近二百米的砖石结构围墙雄伟壮观
三、清代滋阳史志中以及当地流传的郑氏家族文化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版《滋阳县志》卷十列女传,贤妇记: 徐氏从济宁迁兖州,郑氏迁兖始祖郑彦妻。徐氏嫁到郑家公婆已殁,视长嫂如婆母,待侄女若女儿,家人皆称其婉约和顺。与长兄分家后迁于滋阳县颜村店,有宅院一处,徐氏早起贪黑,昼夜劳作,操持家务,自立门户。郑彦性阔达喜郊游,常有人来家作客,徐氏以自种蔬菜,家酿美酒热情款待,亲自操办顷刻即成。有客人手头匮乏,徐氏皆尽力馈赠也。家中人口日益增多,吃穿等费用,筹划地井井有条,家道日渐兴盛,阖家和睦相处。稍有空闲,即率子媳、纺纱织布、年届九十高龄,耳不聋眼不花犹能捻针刺绣。儿孙们劝其歇息,徐氏曰:这都是我应尽的职责,怎么能说劳累呢?徐氏高寿至一百一十岁,几个儿子皆成为耄耋老人,孙辈、曾孙多读书出仕,或经举荐为孝廉或补诸生,事业有成。五世同堂、合家欢聚一起,远近皆称其为人瑞。她无疾而终,官府貤赠其为太安人。由此可知郑氏是一个长寿的家族。
《滋阳县志》卷九物列传耆旧,《滋阳乡土志》卷一忠义都为郑氏二世郑炳炜立传:炳炜性廉洁耿直,经商以诚实守信闻名,继承产业,每购进一批药材,必挑拣伪劣弃之。
一次炳炜与一姜贩在大运河上运货途中同行数日,交流之中,相互熟识,交谈默契。一日姜贩忽患重病,脸色苍黄,炳炜为其寻医治疗,姜贩自知将不久于人世,遂将自己经商多年的账簿、钱财连同船上的黄姜一起托付于炳炜,将家庭地址告诉他,拜托他将自己的棺木与所有款项交与自己妻儿。言毕,竟然逝去。炳炜受其所托,忠其此事,将姜贩装殓的棺木妥寄岸边,将黄姜运到济宁,适值黄姜涨价,获利颇丰,炳炜将姜贩在各地赊出的货款一一收齐,携带账簿、货款将姜贩的棺木运到江南其家中。叩门之后其少妇携幼子迎出,听了炳炜所言,痛哭跪谢不起,炳炜将所受托钱、帐交与其妻,其妻却坚决不受,泣曰:吾夫诚然遇到君子,然吾未亡人携三尺幼孤,骤然拥有千金,不是福而是祸也,君且将钱带回,待幼子长大成人,再拜托君送钱就是了。不得已炳炜只得将钱带回济宁经商。
五年之后,由于郑炳炜经商有道,其姜贩的钱款又获利数倍。炳炜再次下江南,将所受所托钱款与利润送还与姜贩的妻儿,其妻儿益感泣,称炳炜是世间少有的真君子也,但表示只收取一半的钱财,另一半赠与炳炜,炳炜坚持不却,只得收其十分之一以归。
这是发生在康熙年间的一段珍闻轶事,三百多年以来在济宁州、兖州府一带广为流传,郑氏忠厚仁义,诚信经商、信誉至上由此可见一斑。
《滋阳县志》卷八,人物列传乡贤,《滋阳县乡土志》卷二,分别为郑氏四世郑恩纶立传:恩纶郑宇震长子,勤奋好学,从少年起就协助父亲处理家务,其生活勤俭程度倍于常人,辛勤劳作,不畏寒暑,颜村店家中房屋、田产多由其创建。其二弟、三弟结婚不久病故,四弟出嗣伯父。待兄弟分家析产时,有人提议分成三份即可,恩纶愀然曰:此家产吾父所积累也,吾兄弟四人,死者已矣,奈何令生者再难过烦恼?仍按分成四份,而抓阄析之。次弟媳抓得一处空地基无宅院,恩纶毅然曰:怎能让孀妇、幼子无房而居呢?我自愿与弟媳调换,把自己分得房屋让于弟媳孤侄住,自己携妻、子迁住郗村一处去住了。
郑恩纶迁往郗村时,那里只是个小村庄没有几户人家,他和睦乡邻,与他们团结互助,爱惜别人的财物,很快受到乡邻们爱戴,由于他勤俭持家,善于抓住商机经商,家业逐渐扩大,后来也干出一番家业。
在家道兴盛的同时,他重们还视对后代的文化教育,在家中办私塾学堂,不仅教本族的弟子也收乡邻的弟子们在家中就读术学。并出资相助,督促学子们勤学成材。乡间有一学子吴靖远学习不用功,受其影响,奋发苦读,终于中举。
恩纶妻宁氏,贤惠仁慈,相夫教子治家有方,远近称赞。夫妇俱八十四岁高龄寿终。长子澍、次子藻皆以处事谨慎,为人以忠厚世其家。
郑恩纶一家在郗村繁衍生息,家族人口日渐增多,田地、庭院逐年增加,很多从泰安、肥城、汶上、宁阳一带来为郑家种地的佃户也安家立业住在该村,村中人口日益增多,改村名为郑家郗村。郑恩纶次子郑藻另在颜村店郑氏庭院空地上建宅院另立门户。1939年《滋阳县行政区划清册》记:“第三区中和乡,郑家郗村。”《滋阳县志》乡贤,郑恩纶条目中,有关于其长子郑澍的记载:郑澍(shù)字莳亭,郑氏五世。学识超群,年方二十岁就以全县第一名考取诸生。嘉庆中期以廪贡生补入曲阜孔府任四氏学教授,训课认真,办事勤明。很得衍圣公赏识,待之以礼。时年,有巨鹿县教匪孙惟俭案连累孔府管家,圣上有旨逮讯管家,并牵连衍圣公来京侯议。孔府上下十分恐惧,不知如何应对。郑澍机智灵敏,胆识超群,与办案主管通融,压住案情不办,缓其诉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事得以妥善解决,孔府上下更信赖于郑澍,称其为“郑学博”。
江苏沛县孔府佃户数年不缴纳孔府祭田赋税,衍圣公请兖州知府郑文明商议处理意见。郑知府素问郑学博有处理疑难杂事的经验,知府邀郑澍与官府差人同去沛县征收祭田赋税,亲自勘查、审核,果然悉数收齐税额。郑澍在孔府任届期满,衍圣公保举他去做知县,郑澍婉拒,告归乡里。
郑澍返家后,惠泽本族,怜恤乡邻,积德行善,乐善好施,他精心赡养年迈的双亲,教育三个儿子勤奋读书成材。他多年间研读医术,精岐黄术,闻乡间有人患病,亲往诊视,免费馈赠药品。灾荒、瘟疫流行年月,他施药救活病人无数,乡邻皆尊称为“郑善人”。在乡间居住二十年,侍奉双亲以高寿岁终。郑澍六十岁那年,始得朝廷吏部任命他进谒甘肃宁朔知县,不料上任途中抵达兰州之后,因水土不服,患风寒染病寿终。世人惜其有才而不能施展,未获其用也。丧归故里,数十里内乡邻、亲朋前来吊唁,失声痛哭,“善人亡也”!
郑澍妻李氏守妇道相夫教子,持家劳累早年病故,其夫妇恩爱,郑澍为亡妻守志,不再复娶,乡邻颂其德行高尚。《滋阳县志》卷五,封赠录记:“郑恩纶,以子澍官四氏学教授,封文林郎如其官。妻宁氏封孺人。郑恩瑞,以侄澍贵,貤赠文林郎如其官,妻程氏封孺人。”
郑恩举,郑宇震次子,自幼聪慧,通读经史,悉明大义,因考取功名心切,昼夜苦读,致使身患重病,婚后二年病故。
《滋阳县志》卷十列女传、节妇记:李氏,郑恩举妻,济宁进士、阳城县令李元坦之女,幼聪慧,父亲教其读《孝经》、《女诫》等书,她悉通书中大意,婚配滋阳贡生郑宇震次子恩举为妻,甫二年,夫殁。李氏欲以身殉葬,其家人防守严密,经苦劝才改志守节,侍奉公婆竭力尽孝,慕古代节女敬姜之训,谨守妇道。勤恳持家,以女红针线活见长,日夜忙碌,从不懈怠。以八十岁寿终。嘉庆年间滋阳县上报朝廷恩准建节孝坊褒奖。
《滋阳县志》卷六古迹志,坊表记:“敕褒节孝坊二,在颜村店一为郑恩举妻李氏立”。
郑恩瑞,自幼受业于名儒门下,为考取功名,刻苦攻读致患疾病。应考童试回家后,病愈重,数月之间妻子程氏昼夜不息,奉药喂饭,还要殷勤侍候年迈的公婆从不嫌烦怕累。丈夫病重身亡,程氏忍痛不敢啼哭出声,怕引起公婆悲伤。《滋阳县志》卷十,孝妇记载了程氏行孝的事绩:婆母患病,且脾气暴躁,好发怒,程氏三十年间,和颜悦色侍奉从不嫌烦。婆母病故,程氏哀痛不已,不久程氏年轻守寡,待嗣子藻如己出,日夜操劳,省吃俭用,精心培育郑藻学业有成,中举闻名乡里。世人每提起程氏总赞不绝口。滋阳县上报朝廷,嘉庆年间恩准建节孝坊褒奖。
《滋阳县志》古迹志,坊表记:“敕褒节孝坊二,在颜村店一为郑恩瑞妻程氏立。”
此郑氏四世亲妯娌俩的敕褒节孝坊立在原颜店镇北
《滋阳县志》卷九人物列传,耆旧记:郑藻字春华,恩纶次子,出嗣叔父恩瑞。他自幼就有一种天赋的卓越品质,事祖母至孝。祖母染上疾病,他连续好多天日夜守候身边伺候、喂药、喂饭,没有一点懈怠、厌倦的神色。侍奉继嗣的母亲如同亲生母亲,乡邻都很敬重他。
郑藻娶妻朱氏,她性格乐善好施,见不得穷人有饥寒,愿竭力助之,灾荒年月,她与丈夫共同打开自家粮仓,捐粮救济灾民,众灾民感念其恩德,齐呼“善人长寿”。
郑藻年方二十八岁考入庠生。嘉庆癸酉(1813年)乡试中举人,众学者皆称其不愧为孝廉。他模仿宋朝范仲淹文正公的义举,置办义田三百亩(约近一千市亩),用所得收入建立“郑氏祠堂”一座,岁时供本族人前来致祭。为族中弟子办义务私塾学堂,请塾师教课、每年春荒,本族乡邻有生活困乏者,着专人分救济粮粟,族人中每遇婚丧大事,操办有困难者,皆从义田收入中能得到支助,郑藻自从置办义田后,乡邻和本族中一旦遇到困难,有了依靠,他深受众人的信赖。
郑藻虽然家中富有,但他却以节俭为荣,出入乘车,个人穿戴不讲究奢华,为人处世低调,不讲排场,而他却在扶困济贫,广施善举时从不吝惜。他冬施棉衣,夏施茶饭,坚持数十年不倦。郑藻尤其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为人忠诚厚道,交往朋友无论富贵贫贱,一样看待,而且表里如一,替人谋划操办的事,视若自己的事。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对家中所雇佣的众人,从不怀疑其有私心。大小粮仓,大小箱柜从不设锁,众人也不忍欺骗他,主仆之间和睦相处。
郑藻好读书,凡传世经典名著必阅之,每天手不释卷,惟杂书不读,告诫弟子们也不读。他善于书法艺术,尤精于蝇头小楷书体,每临东晋王献之的《十三行》、唐代钟绍京的《飞灵经》小楷著名法帖,见者都赞,以为神似。
郑藻一生向无从政做官之意,雅好山水园林之趣。他看中嵫山是灵秀之地,择吉日到嵫山西峰之阳岑蔚村(今嵫山村),见这里是个朝岚夕爽、偃仰为乐之地,遂在此大兴土木,修筑郑氏庄园。经郑藻父子近百年不断扩建房屋、楼房、花园以及三道围墙占地约数百亩,成为兖州最大的民间家族式庄园。
郑藻虽身为举人,但是不求功名,淡泊名利。朝廷礼部、吏部以大挑任命他为青城训导,后又改调往齐东任教谕,他均托故不去赴任。
道光初年,滋阳县差税、劳役由民间私人承包,不法人士借机敛财,肆意加重税额,人民受捐税、苛扣繁重,百姓们苦不堪言。时任知县孔继尹,为减轻人民负担,欲改为官办,而从中受益的人士极力从中阻扰,几次提起此事,都被干扰不得已只好中止。郑藻利用在县内德高望重的身份,邀城乡有声望的乡绅们至县衙公堂之上,讲清楚这是关乎到人民生活和社会安稳的大事,与众乡绅们共同陈词,讲清利弊,于是差徭终于改为官办,民众负担大为减轻。此事定妥之后,延续下来,不曾再被更改。
郑藻以高龄寿终,众乡邻都为他一生为民众谋利益,而不出仕为官而嗟惜。
郑澍、郑藻亲兄弟俩,在为儿子起名字时却采用不同的行辈。澍三个儿子皆以毓字为行辈,名的字上分别带木字。藻为五个儿子起名字不用行辈,在郑姓之后直接用一木字旁的字取二个字的姓名。
郑氏六世毓森,郑澍长子。《滋阳县志》卷九,人物列传郑毓林条目中记:毓森考中廪生。庚申年(1860年),粤逆之变,沿途焚烧村庄,抢掠百姓。毓森与二弟毓林率乡团数百人与乱军迎战,因寡不敌众,毓森战亡。
《滋阳县志》记:咸丰九年(1859年)知县莫炽在重修《滋阳县志》姓氏名单中记:“分校:候选教育,郑毓森恩贡。”《滋阳县志》卷五记:“咸丰恩贡郑毓森。”
《滋阳县志》卷九,人物列传,《滋阳县乡土志》卷二文学、耆旧记:郑毓林,字竹坪,澍之次子,少负异才,博学强识,性好读书,敦品励学,年十七经考试进补本县诸生,有擅凤毛麟角之美誉。继而考入拔贡进国子监深造,后就职于直隶州州判(知州、左史,从七品)。
郑毓林家境本是无官职的富裕之门户,却常年慷慨好施,本家祠堂,乡间义学多所是他帮助其叔父创建,乡邻、亲族贫穷困乏时,郑家时常周济。咸丰乙未(1859年),滋阳县令莫炽续修县志,请郑毓林为之纂修。他走遍乡间调研考证、博览、考订文献、古籍,备极周全、精详。可惜志稿修成未印,缮有定稿的正本,被毓林珍藏于郑家郗村书斋中。庚申战乱之年,郗村一带村庄被战火摧毁严重,村庄房舍多半成灰烬。《滋阳县志》志稿被毓林砌入庄园房屋中最坚固的一厚墙之中。战乱过后,房屋被火焚毁而且县志仅存的稿件却安然无恙。似有上天护佑这一县掌故,历代记述的志书书稿,实为天幸也!当乱军侵袭郑家郗村一带时,毓森、毓林兄弟俩率众乡团数百人与之激战,保村护民,众寡不敌,毓森战死,毓林深受十七处刀伤,奄奄一息仅存。因受伤过重于第二年伤发病故。
城乡士大夫都来哀悼他,把他的事迹逐级上报。朝廷批准赠给郑毓林家属财物加以抚恤。
《滋阳县志》续修序言之七,宁阳曾任道台还乡的学者黄师訚在序中所提:“此邦文献,盖已十得八九焉,乃脱稿,未经付梓,而莫公引疾去官,继以风鹤频惊,烟尘澒洞,稿藏邑绅郑氏,几经兵灾,未付凶暴一烬,亦云幸矣!”否则近二百余年,数代人的心血将白流。其中所说郑氏即郑毓林。
《滋阳县志》卷五记:“道光选贡郑毓林。”
《滋阳县志》卷八记:人物列传乡贤。《滋阳县乡土志》卷二乡贤。分别记载了郑毓本的生平:郑毓本字梅西,自幼秉性聪慧、敏捷,立志勤奋学习以报效国家,与其二哥一样年仅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不久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廪生,享受官府补贴待遇。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后三次上京应礼部会试都没有考中。按清朝礼制给予三次会考不第,名列超前的举人以大挑任知县。受吏部签署,到江西鄱阳任知县。这时广东、广西的农民起义军占领了景德镇,战火蔓延到了鄱阳一带,鄱阳城正在戒严时期,郑毓本到任后,就组织民众修城墙,深挖护城河,清理地方上的保甲制度,训练地方武装,为固守鄱阳城防做战斗准备,城内的居民依赖他,安顿了下来。不久,景德镇收复后,战乱稍有平息,鄱阳一带又遭遇水灾,百姓颠簸流离,背井离乡,生活不堪其苦,难以忍受。这时官府催征各种军粮、费用、捐税命令一天下发数次,催促甚急,灾民根本无力交纳。郑毓本见百姓之惨状,忧愤至极,不顾自己被罢官的危险,毅然反复多次为民请命,直至江西省府,亲自面见巡抚,慷慨陈词,说明灾情严重,力争免征所有粮税,终获批准缓免,全县百姓都庆幸能得到生存下去的希望。后来郑毓本又任江西万载、铅山知县,所到之处政绩卓著,众口皆碑有循吏的声誉。上司很器重他,屡次上呈保荐他提拔他的公文,保荐他升为知府并加三品衔,他却未去赴任,后告老还乡。
咸丰六、七年间(1856-1857),滋阳县一带旱灾、蝗灾接连发生,饥饿逃荒的人群走在路上接连不断,县令莫炽计划深挖护城河,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即可救济灾民以活命,又巩固了城防,疏浚了河道。莫县令聘用郑毓本负责此项公务的财务管理,他全心全意的精心策划,点滴钱、粮也要归公,不可私自挪用、浪费。工程竣工后,账目清楚,无一点差错,深受县令赞赏,通过这次以工代赈工程救活灾民数以千计,否则他们将流离失所,沿途乞讨病死、饿死在逃荒路上。
莫知县续修县志,邀郑毓本参与协修,他竭力尽职尽责,四乡采访后,细心编辑,使这县志中无缺无滥,其中既无虚妄不实之弊,也不使其中有缺、漏之处,受到参与编制的名士们赞誉。年迈他再次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县令。晚年,郑毓本忠君爱民,恪尽职守,因病在江西县衙以身殉职。当地民众及故乡的百姓、同仁都去沉痛哀悼他,为他惋惜。
《滋阳县志》记:咸丰九年(1859)知县莫炽在续修《滋阳县志》姓氏名单中记:“协修:升用府,江西鄱阳(等)县知县郑毓本,丙午举人。”
樊英民先生在“兖州明清以来著述辑目”一文中记:“《醉月窗未定草》(存)郑毓本撰,见《山东文献书目》集部别集类:《醉月窗未定草》四卷,光绪三十四年郑肇垣抄本。此书山东省图书馆有收藏。已收入《山东文献集成》第二辑38册。笔者有对此书的校笺,尚待出版。”
《兖州政协文史资料》第一辑中徐铭绅著“嵫山漫话”一文记:清末拔贡郑肇垣曾赋诗题记在嵫山太元观。
由此书可知,郑毓本为省内知名作家、著名文学家。
郑橡字同谷,郑藻长子,世居嵫山郑氏庄园。《滋阳县志》卷五,皇朝选举志记:“郑橡道光乙酉(1825年)选贡。”人称“郑拔贡”,因叔弟八人排行第四,亦称其为“郑四先生”。
颜店一带流传:道光年间,兖州知府梁宝森奉命到济宁北部一带微服私访,查访捻军活动踪迹时,被土匪绑架,勒索巨额赎金。郑橡闻之,亲往匪巢与土匪交涉,自愿出赎金,保全梁知府性命,梁宝森安全回兖州知府后,与郑橡结拜为金兰之交。后梁宝森由于政绩卓著升任广东巡抚,据说梁的连襟在京为官。道光二十三年(1843),梁宝森又奉旨调任山东巡抚,期间与郑橡私交甚笃,郑橡也因此在当地提高了声望。
据《山东省志》大事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11月,清廷命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大学士瑞麟赴山东进剿北路捻军。”“同治元年(1862)1月,清廷命僧格林沁专办山东专务。”从咸丰十年至同治四年、六年之间,僧格林沁以济宁州为大本营,剿灭捻军战区波及沿山东五省,发生重大战役二十余次,直至僧格林沁在菏泽高楼寨被捻军击毙。
当年清廷内忧外患,严重缺乏军费及粮草。僧格林沁在济宁号召民间富绅为清军捐款、捐粮草,支援清军作战。济宁玉堂酱园孙氏主人仗家中有人在京做官,抗捐不交,被僧格林沁发配新疆充军。此举震动济宁、兖州一带富绅,纷纷捐款捐粮。当时郑橡是嵫山郑氏庄园主人,但他在家族中和乡间很有声望,有一呼百应之说。颜村店、郗村两处郑氏庄园以及四乡富绅被他动员起来,积极为清军往作战前线运送粮草。据郑氏后人回忆,当年四乡捐的粮草以及大车队都在嵫山庄园里集中,每天送40辆畜力木轮大车粮草,源源不绝,运往前线。也有传说郑橡有时亲自押送粮草,到僧格林沁大本营,有几次受到僧格林沁亲自接见,当面表彰。也有传说当年送粮草的独轮车从嵫山一直摆到济宁。
总之,由于郑橡带头与众乡绅一起积极支援清军粮草,深得僧王满意。亦有传说僧王几次驻在郑氏庄园,为表彰郑橡支前有功,僧王上报朝廷,赏他虚职戴五品红顶子官帽一顶,赏穿黄马褂一件。并破例允许郑氏仿京城建三道围墙。僧格林沁亲笔书“岑蔚之处”匾额,悬于郑氏庄园大门之上。颜店当地流传:“郑橡是可以通天的人物。”
1989年版《兖州县地名志》记:“嵫山……此村原名岑蔚村。”郑橡兄弟五人,橡选贡生,议叙五品衔,次检三枝、四棈、五榆俱庠生。在清道光至光绪年间约百年之间,虽然社会动荡不安,郑橡依靠皇帝赐五品虚职官和黄马褂的荣耀和清军的势力,家中田地和房产不断扩大,达到了郑氏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传说:颜村店、郑家郗村、嵫山三处郑氏庄园合计占有土地约千顷。三处庄园所在的村庄的村民大都是本地和外县来为郑氏种地的佃户。三处庄园里都有大粮仓,佃户交粮租时,往往是大车小辆排成长队。郑氏当年可谓是“良田千顷,骡马成群”。
同时,郑家设在济宁的“祯福”号钱庄、粮行、店铺、杂货店等产业,由于在经营中坚持诚信为本,警惕奋发,持盈保泰,也逐渐扩大规模。据说郑家在济宁独资和入股的行业有“八大家”、“八小家”之称。由于朝廷赏赐给郑橡五品官衔和黄马褂,就等于有了皇封的保护伞,所有地方官吏,地痞、恶霸不得干扰郑氏商铺的营业。加之郑毓本等人做过知县,州判也对保护促进郑氏的商业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郑氏“以仕保商”所取得的积极成果。郑氏利用在官场的地位,在扩大商业的同时,大量购买土地,急聚地膨胀不断发展,成为当地首富。
郑氏的富有也是二百多年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通过辛勤劳作,农商并举,勤俭持家,抓住商机,精打细算,慢慢积累起来的。郑氏致富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家庭内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一个大家族,从逃荒混穷迁徙而来,到富甲一方。与其良好的家规、家风和历代管家的夫人们的精心管理,办事的魄力,处事的圆融大度是分不开的。他们黎明即起,夜半乃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以身作则,使主仆之间关系和谐,各司其职,井井有条,才能维持赵氏家族二百年间长盛不衰。
在郑橡连续几年支持清军打击捻军时,为了其自身的安全,利用当年战乱期间,百姓们四处逃难流离失所的心理。在得到僧格林沁允许后,向四乡百姓宣布,建造三层围墙,凡是参与建围墙的百姓战乱来到时,可到围墙里来避难,亦称“逃反”。当年百姓们深受战火和匪患之苦,闻之很多人都来参与建围墙,人最多时可达万人,三年之内嵫山郑氏庄园修了三道围墙,尤其第一道围墙又高又厚,四座墙门楼为劵型城门式,东西南墙外有护城河,门外有吊桥,两层外围墙全以灰土夯筑,外砌大青砖而成。外墙墙角有拐角炮楼,围墙上有垛口、枪眼,宽大的围墙门上有铁皮包裹,有馒头大的菊花钉,犹如城门一般。围墙上宽6米,下宽20余米,上有砖路,下有水道,外围墙设有东西马道,墙上可并行走两辆马车。当年朝廷给的大小白龙炮车就是用马拉到围墙上去的。外墙周长达十华里之多,将整个村庄连同嵫山西山全部砌入其中,是一处防御功能齐全的,砖、石、土结构的围墙。
1997年版《兖州市志》卷二十二记:“嵫山郑氏有抬杆土枪20余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时,因郑家供给粮草有功,赠给200斤重的大白龙、小白龙土炮32尊。”郑氏后人说大白龙土炮约重700斤,还有许多大小炮弹。
裴杰、郑修田二位先生著颜店郑氏家族回忆片段一文中,详细介绍了郑橡因协助僧格林沁的清军平捻有功,获皇封和救助灾民、难民被称为“郑善人”的经过:战乱和土匪骚扰乡村之时,大批难民涌入郑氏嵫山庄园里墙内避难,郑橡命人在园内南部搭起帐篷,垒起锅灶,供难民食宿。当年南下的太平天国进攻北京、天津的部队,战败后,成为难民,纷纷经山东回家,因路途遥远,缺食少穿,没有盘缠,他们之中也有沿途抢劫百姓的现象发生。郑橡以社会大局安定为重,号召本族及乡绅们,沿兖州至济宁道路旁,搭设帐篷,设立餐点供应难民吃住。并按其路途远近发放路费。众难民为之感恩戴德,齐呼“郑善人长寿”。他们推举文人在嵫山西峰,今备战粮库以东的一块朝阳的山壁上,雕刻上“上善若谷”四个大字,每字约有八十公分见方。郑橡字同谷,此石刻为难民们颂扬郑橡的善举而刻,因此郑善人的名声流传甚广。此石刻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尚存。
作为创建嵫山郑氏庄园主人,郑藻的长子,其兄弟五人分家析产后,长者居中,四兄弟分居两旁,庄园内分成五处院落分开居住。与社会上各界人士交往,多以郑橡出面。每任滋阳县官上任后都要去拜访他,与他先行叩拜礼毕,郑橡再向县官行拜见礼。然后,郑橡领着县官去参观朝廷送给他的大炮。
《滋阳县志》中分别为郑氏四代六人立传,却没有郑橡传记。而该志稿曾藏在郑氏数年,郑橡又是修志的主要人物,由此可见,不是他没有被立传的资格,而是他淡泊名利,处事行为低调,坚持不把自己的传记载入县志中。但是清代的滋阳知县、著名学者李兆霖在为县志作序中,该县志书后(记)中,都对郑橡为修志所做的贡献给予高度的评价。
《滋阳县志》序四。光绪十一年(1885)同知衔、候补直隶州、前新城知县、调补滋阳知县李兆霖记:“该县志知前莫以南与邑绅郑君同谷,于咸丰年间曾开馆重修,时总纂者为宁邑黄石琴中丞,稿成未梓,尚藏于郑氏。乃因公过访,取而阅之,通才卓识,史笔精严”……“因介郑君竭诚延请,幸蒙不弃,允为续编,遂十日开馆,重延绅耆,广为采访,随得随录,胥送两观察鉴定,仍依前书体例,分卷增入,不阅月而志成。”
咸丰九年(1859),莫炽在重修《滋阳县志》姓氏名单中记:“协修:同知、候选知县郑橡、乙酉拔贡。”从此记中可知咸丰年间郑橡就被吏部任命为同知、候选知县了。郑橡被提拔是因为他主动带头支援朝廷打仗,自然受到朝廷的重视。 
《滋阳县志》卷十四,续修《滋阳县志》书后记:“吾邑志乘自康熙重修,历二百余祀,始有邑候莫公续修之役。其实总纂者石琴黄大中丞,分纂者闇堂一桂同谷诸老与先府君也。……同人每谈此书(滋阳县志),佥曰:不可辍。但倡之无人,筹之无资,故迟迟者久之。今云生父台莅斯邑,甫下车问俗采风,百废递起。同谷、仁甫两先生虑其事之终湮也,因举而请诸公,公乃任之不辞。谓邑乘一书,纪风土,表人文所关甚巨。况藏稿未梓,无以成前贤之美。”
在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年代,郑橡视征集、编撰、珍藏《滋阳县志》志稿为己任,他做出的卓越贡献,已经载入志书,由于他和本族兄弟们的无私奉献,今天的兖州人才有幸能读到清光绪年间重修的十四卷《滋阳县志》。
《滋阳县志》卷九,人物列传耆旧,《滋阳县乡土志》卷一耆旧记载:郑棈,字蓉洲,本县城西岑蔚村人,自幼天子聪明,很有悟性,俊逸、灵敏,才艺出众,年二十岁经县学考试补诸生。善写文章的声誉逐日而升。因操持家务繁忙,中断了应科举考试的学业。他的家庭本是无官职的富裕人家,但是他仍以勤俭自勉,生活上不喜欢奢侈繁华。其生活简朴刻苦的程度超过贫穷的学子。他处事恭顺,谨言慎行,谦逊宽容大度,从来没有流露出言语、神色粗暴急躁的表情。
咸丰七年(1857)春闹大饥荒,郑棈的母亲朱氏夫人性情慈善,看见灾民忍饥挨饿的惨况,急忙指使棈与兄弟五人,亲自去一些乡村访贫问苦,慷慨捐献出粮食若干石,用以救济贫困的乡亲们,乡邻依赖郑家的救助,存活下来的人甚众。不久流窜到此的乱军骚扰这一带乡村,一有乱军流窜的风声,百姓们就惊慌失措,那些躲避战乱的难民们,大多扶老携幼移居到县城,满路上到处是逃反、流亡的人群。郑棈兄弟几个看到心里十分忧伤。于是他们在一起商议创办席社和义仓,经过兄弟几个无微不周的悉心筹划,用席社筹集到的席草为灾民搭建临时住所,用各地捐赠和自己捐献的粮仓里的粮食救济受灾的难民,使他们有饭吃,有临时住所休息,免除了他们忍饥受寒的忧患。全县的灾民感念郑氏兄弟们的爱心善举,久久不能忘怀。
郑棈晚年病故后,远近的相亲们都自发地前来哀悼、纪念他。
由此可见,郑氏家族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的家风是连续数代,跨越清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世代传承下来的。郑氏家族具有优良传统的家风、家规、家训以及历代郑氏名人的政绩、善行、文风,在兖州社会发展各个时期的贡献已被载入兖州清代史志中,值得后人去研究、学习、继承和发扬。
四、郑氏家族与名门望族之间的婚姻与交往
郑氏家族自清代初期迁徙兖州以来,在经过几十年逃荒、经商、务农的岁月后,由一个务农从商之家逐渐转变成农商并举的耕读之家。又经过近百年的 拼搏,才完成了由耕读之家向科举世家、富甲一方的文化世家的转变过程。
从清嘉庆年间到光绪末年,郑氏家族中通过科举先后出现了附贡生、廪生、选贡、诸生、庠生、拔贡十二位;举人两位;县令、进谒县令、保举县令四位;县训导、教谕、候选教谕两位;议叙五品衔、保荐知府、保荐三品衔各一人。清末曾任拔贡的郑肇垣,民国年间担任过山东省参议员。他将先辈郑毓本的遗作《醉月窗未定草》手抄下来,被收入《山东文献集成》才有幸使这位郑氏文学家的作品幸存于世。
明清时期,世家大族都非常重视其族人的婚姻缔结,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家族的人口繁衍、家门学风的继承,而且还关系到一个家族的经济与政治利益,以及它在社会上的声望和信誉。兖州当地的名门望族在子女婚姻上讲究门当户对,凡官宦富贵之家,不论当事人情愿与否,择偶对象一律要选择非贵即富的家族。郑氏家族为了光大门庭,光宗耀祖,广交官吏,广结权贵。除以上所述郑橡与山东巡抚义结金兰外,在子女婚姻问题上更是注重交结名门望族。
到郑氏第四代时就成为兖州城西较有名的富户,郑宇震次子郑恩举婚配济宁名门、进士、阳城县县令李元垣之女李氏为妻。
郑橡的四女儿嫁到宁阳九山后在北京做官的中丞黄恩彤之子、做道台的黄师訚(音:银)为妻。黄家为历代郑氏结亲最高级别的官员之家,最富有的一家。笔者数年在嵫山郑氏庄园采访时,听说的最多的,也是郑橡与黄家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事。
郑氏七代之后,也有曲阜孔府的大家闺秀嫁到嵫山郑氏庄园的,郑氏也有与曲阜颜府五经博士的后裔婚配成亲的一些情况以及济宁、兖州的名门与郑氏结亲的,因其名字、辈分不详,本文不再叙述。
宁阳九山后黄家黄恩彤父子在朝为官,黄家也是个文化家族、富裕家族,多年间给郑家带来很大的荣耀和财富。黄氏父子与郑橡也很投缘,黄恩彤曾主修过《宁阳县志》,是个远近闻名的大文人。当年郑橡也热衷于续修《滋阳县志》一事,在他的推荐下,滋阳知县与郑橡去宁阳黄恩彤家中拜访,请他担任续修《滋阳县志》的总纂,黄恩彤父子欣然应邀,为续修《滋阳县志》贡献卓著,他父子俩分别为《滋阳县志》作序。
《滋阳县志》中记载了其中的章节。清咸丰九年,滋阳县令莫炽在重修《滋阳县志》序言之一中记:“走谒黄石琴(黄恩彤字石琴)中丞于汶南里地,欲借椽笔以光汉简。中丞幸不鄙余之迂愚,慨允所请。”
黄恩彤在同年为《滋阳县志》所作序言中记:“丁巳(1857年)季冬,余方在门却轨,侍家养居,适莫以南明府跫(音:穷)然足音,惠临空谷。谈次以重修《滋阳县志》属为编录,余谢不敢当。既念滋阳为吾兖郡倚郭,界宁阳仅五十里。元时,曾省并为一,地迩人狎,于此邦文献不得云,概未有闻也,又何敢固辞。”……“余曩(nǎng)者尝修宁阳志,今复从事于滋阳。”
清光绪十二年,兖州知府伊勒通阿在续修《滋阳县志》序言之三中记:“是时宁邑黄小琴(黄师訚字小琴)曲邑蒋蕉林两观察(道台的别称)先后归田,延入志局,分司纂辑,逾年书成。”……“咸丰末年,前邑令莫君炽,慨旧志残缺,取苏稿为蓝本,毅然以修志为己任,而取裁于前中丞宁邑黄公。”
清光绪十一年,滋阳知县李兆霖在续修《滋阳县志》序言之四中将郑橡与莫炽延请黄恩彤父子帮助修《滋阳县志》之事的经过记载其中:“知前邑候莫以南与邑绅郑君同谷,于咸丰年间曾开馆重修,时总纂者为宁邑黄石琴中丞。”……“适闻宁邑黄小琴、曲邑蒋蕉林两观察解(旦zàn)归田、词馆枢垣、夙推巨手,因介郑君竭诚延请,幸蒙不弃。”
重修《滋阳县志》姓氏(名单)中记:“总纂:前兵部侍郎、督察院右副督御史、广东巡抚、丙戌进士黄恩彤。”
山东分巡、兖沂曹济兵备道秦钟简为《滋阳县志》作的序言之六。黄师訚为《滋阳县志》作的序言之七。文人刘庚长作的“续修《滋阳县志》书后记”中都详细提及了黄恩彤父子应郑橡所请为续修《滋阳县志》所作出的贡献,本文不再记述。通过郑橡请亲家和女婿帮助续修《滋阳县志》,也可以看出郑黄两家既是亲戚,又是文友,其关系之密切、友情之深厚可想而知。
《滋阳县志》能请朝中大臣担任总纂、作序,也大大提高了该志的档次和知名度。这也是郑橡为重修《滋阳县志》所做的又一个大贡献。
在郑氏家族辉煌的年代,三处郑氏庄园、祠堂、大门、客厅里都悬挂着琳琅满目的匾额,其中不少为在朝为官的官员为郑氏科第中举赠送的功名匾,有地方官员、名人赞颂郑氏善行义举的功德匾,也有赠送给郑氏长寿老人的贺寿匾。数代郑氏曾有的匾额,不仅制作的木材考究,文字与边框雕刻精美,油漆色彩鲜亮,甚至有的还勾金沥粉。其中的书法,也大多出自造诣颇深,文才、书法艺术出众的官员和文人,其中的文化、书法、文物价值都是极其珍贵的。
除以上所述嵫山郑氏庄园大门门匾《岑蔚之处》为僧格林沁所书外,颜村店、郑家郗村郑氏大门上,官员们祝贺郑藻、郑毓本中举的《文魁》大匾,悬挂在大门的门楣上,以宣扬其家族的名声,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嵫山庄园二门上悬挂的《世科第》门匾,大厅里《蘇带长春》巨匾都没留下记载,不知是哪级官员所赠。郑氏祠堂里曾悬有京城阁老董立浅,赠给郑藻中举的贺匾只记得落款为嘉庆癸酉年(1813),却不记得匾中间所题是什么字了。
郑氏迁兖始祖郑彦夫人徐氏,长寿至一百一十岁高龄,五世同堂,官府貤赠为“太安人”。肯定有官员为五世同堂的百岁老人赠送的寿匾、四乡村民为郑氏送的乐善好施等匾额,以及郑氏三处庄园其它大厅里所悬挂的匾额,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已遭破坏,族谱被毁已无从查考。
郑氏三处庄园内曾经珍藏的各种匾额是清代各级官员与郑氏之间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交流的一种形式。从中反映出官员们与郑氏家族几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颇具有历史价值的信息,从中可探寻到,其中的艺术和文物价值。郑氏家族中族谱、匾额等文物被毁,也是兖州历史文化、文物的重大损失。
五、建国前后郑氏家族为国家做贡献的人物简介
民国年间,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郑氏各族分家析产后,有的晚清秀才们从事教育工作或弃文从医,有的则坐吃山空,不图进取,家境日益衰败。
郑家郗村郑氏后裔有一人晚清时在京里为官,清朝灭亡后,被京城里的一位大员聘为家庭教师,任教多年。
晚清秀才郑肇垠从医后,为当地一名很有声望的名医。他秉承书香门第的家风,培育三个儿子读书成才。长子锡鸿中学毕业后从军报国,后到东北军张学良办的陆军讲武堂深造,接受反日救国教育,立志抗日救国。三子锡鹭字又樵在曲阜师范学校地下党组织培养下成为中共抗日初期的地下党员,一生从事教育工作。
郑锡鸿,字逵生。幼入私塾,嗜书如命,性豁达,善交友,仗义疏财,少年立志从戎。十七岁弃学从军,入东北军,在张学良任校长的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炮兵连长。受东北军的委托于1929年返回山东,招兵买马,扩大实力,为山东军阀韩复榘所不容,被诬入狱达七年之久。狱中结识了共产党员张北华,受到革命道理熏陶。1937年,抗日统一战线形成,迫使韩复榘释放政治犯。郑锡鸿出狱回到家乡,按在狱中与党组织的约定,立即筹划组织武装,参加抗日救国斗争。后与原滋阳县国术馆馆长张学虔及狱中难友李殿臣三人共议大事,决定于古历腊月初八晚,召集各自联络的乡民,在郑家郗村集合,持大刀长矛,揭竿而起,应者逾千。由于与张北华联系不上,为有个抗日的名义及物资供应,接受了当地驻军孙桐萱师长的委任,被任命为滋阳抗日梯队第二支队长。后经曲阜地下党与泰西抗日六支队张北华取得联系,并陆续派二支队队员去八路军一一五师随军学校(当时称抗大)学习。
1938年1月,兖州沦陷后,郑锡鸿数次在夜间潜入城中,在火车站附近放枪袭扰敌人,使日军日夜不得安宁。上半年二支队打了两次大的战斗,一是在顔店红庙村偷袭日军坦克车,阻碍日军行军。二是在傅家庙村设埋伏,阻击日军给养队击毙日伪军数人,击毁敌汽车五辆,缴获地排车百余辆,米酒、香烟、白糖一批,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了士气,百姓们拍手称快。
由于郑锡鸿领导的二支队积极活动,队伍最多时发展到两千余人,引起日军重视。驻兖日军与伪军派重兵进攻二支队小孟驻地,因敌我力量、武器悬殊太大,二支队伤亡不少人,被迫撤出驻地往南转移。一部分伤员安排在顔店郑锡鸿本族郑锡孔家里,被日军发现后,三名游击队员和郑锡孔三个儿子及周边群众十几人被杀害,尤其藏伤员的郑家三个儿子死得惨,先后被剁掉十指,挑出肠子,挖出双眼,砍下头扔到麦地里,郑氏为收留抗日战士的伤员,死亡多人。史称“顔店惨案”。2015年樊英民先生将此惨案记载入《兖州史话》书中。
郑锡鸿没有被日军的屠杀所吓倒,不久他率队端掉了邢堂区公所,随后又到小孟、新驿、嵫山一带与敌人周旋,进行游击战。1939年6月,二支队被日伪军五百余人包围在傅家庙村,郑锡鸿率队突围,敌我双方都伤亡严重,最后二支队几乎全军覆没,郑锡鸿突围后,继续收集旧部以谋再举,为取得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沈鸿烈的任命,他与夫人化妆辗转数百里去鲁南山区沂水县堡子村省政府临时驻地,向沈主席当面汇报了参加抗日活动的经过。省政府委任了郑锡鸿一个旅长职务,叫他重新组织队伍进行抗日活动。
正当郑锡鸿满怀壮志重整队伍,准备与日本人大干一场的时候,1940年春天,兖州日军宪兵队侦知他回到郗村家中,派一队日伪军将他在家中拘捕。日军宪兵队就是一座阎王殿,日军对他施尽酷刑,叫他交出同伙的下落,后又软硬兼施,诱骗他投降。郑锡鸿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始终保持一位爱国志士的高尚情操,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将他押解到日军济南特务机关法务部将其杀害。郑锡鸿是受共产党影响奋起抗日,为国捐躯的抗日烈士。
1999年7月郑又樵逝世后曲阜师范大学为其撰写生平。郑又樵同志是中共党员、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原党总支书记、主任、厅级离休干部。1916年生,山东省兖州市人。早年就读于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与万里、张凡等同学一起靠近革命组织,学习革命理论,决心与旧家庭决裂,走向革命之路。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任济宁普育小学教务主任期间,向学生及市民群众宣传革命及党的抗日主张。1946年济宁第一次解放后,他任济宁第四区(回民区)区长、市文化联合会主任、冀鲁豫地委秘书等职。在解放战争中,他参与济宁“城工队”,组织武装活动,对敌进行分化、策反工作,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济宁第二次解放后,他任济宁市政府办事处副主任与市长余昕等同志,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对济宁市的文化、教育事业的接管、筹建工作,做出了贡献。在任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兼联合中学校长、济宁一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期间,正确的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培养了一大批建国初期的建设人才、干部力量。
1958年调任曲阜师范学院数学系党总支书记,主任等职,1959年,他带领全系师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改革,并组建了“公社数学”研究小组。同年7月29日的《人民日报》以《广阔的路》一文对数学系的运筹学应用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长篇报道,8月毛主席在济南珍珠泉礼堂在山东省委书记舒同的陪同下,审阅由郑又樵带领下编著的《公社数学》后,表示很满意,连声称赞。同年数学系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并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曲阜师范学院数学系从此建成了第一个师范以外的专业——运筹学,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在“文革”期间,郑又樵同志虽受到错误路线的严重摧残,但他顾全大局,实事求是,坚信党的政策,对党矢志不渝,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郑又樵同志离休以后,仍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积极参加“延安精神研究会”的研究工作,关心青年人的革命传统精神的教育,关心数学系、运筹学研究以及自动化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工作。
郑又樵同志忠心耿耿,辛勤为我党工作了60多个春秋,为济宁市的解放、为济宁一中的创建和发展、为数学系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为祖国建设事业培养了无数人才。为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他热爱家乡,重视教育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捐资为后郗村小学捐款修建校舍、买学习用具。晚年,将他一部分藏书捐赠给兖州颜店镇中学。
郑又樵长子郑伟,毕业于济宁一中、曲阜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分别在郯城师范学校、曲阜四中、济宁教育局,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发表教育研究论文20余篇,著有《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简史》等。业绩载入《中华人物大辞典》等辞典中。被收入由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专家大辞典》。
长女郑若敏,196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分配于山东省京剧团,从事“八大样板戏”之一《奇袭白虎团》剧组演员工作,1964年毛主席观看《奇袭白虎团》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合影纪念。
次子郑毅,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保卫祖国献出青春,军转后在山东拖拉机厂任经警保卫工作和老干部工作。
三子郑重,197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镇守云南边关15年,在1979年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勇敢杀敌,荣立三等功。著有大型历史画册《军旗下的山茶花》上下册,该画册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建党90周年征文二等奖。
郑又樵的第三代郑大海,郑又樵长子郑伟之女,1990年济宁一中高中毕业,当年考入武汉大学环境物专业本科,在校四年历年获得“三好学生”和甲等“人民奖学金”,又考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家环保局工作。1998年考入美国亚历桑那大学,攻读资源管理专业。现任美国花旗银行软件工程师,美籍华人。
赵旸,郑又樵长女郑若敏之子,1970年出生于济南,在其父亲赵振堂美术艺术的熏陶下,自幼酷爱画画,1992年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本科毕业,1999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勤奋创作出大量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大型美展并获奖,多次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作品,2005年,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赵旸作品集》。现列为山东省青年画家前六名之中。
郑晓蕾,郑又樵次子郑毅之女,毕业于泰山医学院高护本科、青岛大学医学院护理管理硕士学位。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肺病科护士长,中共党员。山东省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曾获青岛市群众性 QC小组管理项目二等奖、青岛市护理十佳、2015年6月,由护士长的工作岗位晋升为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办公室副主任。
郑直,郑又樵三子郑重之子, 1996-1999年在济南一中读高中时,通过考核采编、摄影、电脑编辑,竞争继承了“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在济南一中时创办的校刊《齿轮》杂志的编辑工作,传承《齿轮》杂志工作中做出了贡献。 200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工业大学软件设计师研究生。该校2008年举办的首届 “IBM杯并行计算大赛”中获得“IBM 杯”与奖金, 现任中国百度软件设计师。
嵫山郑氏庄园后裔郑培益民国年间在济宁教育局工作,日军占领济宁后,他辞职回乡,不为日本奴化中国人服务。
1946年新四军第一次解放兖州,1948年解放军第二次解放兖州时期,嵫山、郗村、颜村店三处郑氏庄园都是我军指挥机关驻地。郑氏后裔与我军官兵同住一院,和睦相处。我军利用郑氏庄园外围墙做战前攻城训练。周围的村庄支前的物资也往嵫山集中,嵫山外墙上,攻城的战士们每天都利用围墙爬云梯做战前的各项训练。
解放前夕嵫山郑氏庄园还是滋阳县委、县大队驻地,县委搬走后,又是区委、区中队驻地。当年区中队长是沂蒙老区过来的,朱队长他有点驼背,人称朱罗锅。他还是个神枪手,举起手枪能打下天上飞的鸟。朱队长与郑培益交上了朋友,他动员郑的两个儿子同时参军报国,后又共赴抗美援朝前线保家卫国。二人以团级干部离休,一人在石家庄,一人在连云港。
自古豪门望族传承权力,世家大族传承文化,郑氏家族秉承崇文重教的家规、家风世代传承,解放后,国家重视知识分子参加国家建设工作,郑氏后裔参加各地事业单位、教育工作的人才遍布全国各地。
六、三处郑氏庄园的沧桑巨变
(一)颜村店郑氏庄园在清代初期郑氏迁徙兖州始祖郑彦定居该村后,历经六代近二百年间不断扩建至清光绪年间形成规模的。其位置在今颜店镇政府驻地中心南北大街以西,东西大道以南的一条东西大道路北一带,与东邻的济宁玉堂孙氏庄园相对而立,其建筑规模和占地面积都不如孙氏庄园大。据传颜村店自古就是济宁以东兖州以西的一个重镇,曾有“九十九座楼”之称,多为孙氏、郑氏庄园所有。
据该村郑氏老人回忆:郑氏庄园坐北朝南,正大门为清嘉庆年间郑藻所建。当时郑藻与长兄分家后在颜村店建设自家的庭院,他当年的财力已相当雄厚。郑藻中举以大挑授青城训导,齐东教谕他都不去赴任,而是淡泊名利,迷恋田园生活。
为光宗耀祖、光大门楣,重修 颜村店郑氏庄园大门楼,大门为三间堂屋式,中间宽大为大门,两旁各安一个耳房。大门前竖一“文魁”旗杆,旗杆下端以两块长方形石板相夹,俗称“旗杆夹子”。大门前另一方有一个一米多高的上马石,大门两侧的院墙上各镶嵌在青砖墙里一排拴马石。门楣上高悬“文魁”巨匾,进大门后有一影壁墙,墙后为二门,二门以里为大厅,两边是东西厢房,大厅后为二厅是房主人住的地方。大厅、二厅都是过道门,二厅后是绣楼,供家中小姐居住。现存的原顔店公社老院中的三间二层小楼就是郑藻家的绣楼,楼脊上原有螭首砖雕、瓦当、滴水上有龙纹图案,是按清代礼制,郑藻中举、封官后才能装饰的。按清代礼制螭首张着嘴的是张嘴兽,是要求做官的要为百姓说话,螭首闭着嘴的是商人花钱、捐钱买官做的,螭首闭着嘴是闭嘴兽,表示着商机不可泄露。郑家是世代经商致富的,虽然他是凭本事考中举人的,也只能用闭嘴兽。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郑氏家族开始衰败,有些院落年久失修。解放初期颜村店郑氏庄园先后为顔店区政府、公社驻地,郑氏、孙氏庄园清代建筑群中的里生外熟建筑,大多被拆除改造建成全青砖的瓦房,其中两庄园中巨大的石材、石板、雕刻精美的门墩、门枕、石鼓柱础、石雕窗等石雕文物被建在附近的一个石灰窑,烧石灰烧了好几年。
现在仅存的一座三间两层楼房上世纪末作为公社广播站有幸被保存下来。该楼房据说就是郑藻建的,现在三处郑氏庄园仅保留这一处唯一的三间二层清代楼房(见第1图)。现一层西间隔扇还存在,原室内木楼梯后拆除,改为在东山墙上另开室外楼梯,木楼板保存完好。屋面小板瓦有的改成大青瓦。一层正门后两旁墙体上各有两个放大木门栓的石槽,当年门户防守相当严密。该楼长10.65米宽5.35米,墙厚0.73米,是目前颜村店郑氏庄园里保存的唯一清代建筑。
2015年兖州区政府将该楼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孙氏庄园路北,坐北朝南有清代郑氏五世郑藻用义田收入创建的“郑氏祠堂”一座。裴杰、郑修田先生著“顔店南部郑氏家族回忆片段”一文详细地对该祠堂做了记述。据传:当年郑氏三处庄园郑氏各户当家人都会在除夕夜和正月初一集中到郑氏祠堂隆重地举行祭祖仪式。祠堂正位上悬挂着一位身背弹棉花弓的人物画像,此像为郑氏从安徽迁往山东济宁州的始祖画像,足以说明郑氏迁济宁始祖是当年逃荒时以弹棉花为生而来的。
(二)郑家郗村郑氏庄园
郑家郗村郑氏庄园是郑氏四世郑恩纶在清乾隆末年(1790)前后,与兄弟四家分家析产时,将自己分得的有院落的那一份,让给孤儿寡母的弟媳、侄子,自己携带一家人来到郗村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据传说当年郑恩纶是听了一位风水先生的话才来的,风水先生说郗村东西方向各有一条南北大道,是风水学上的“轿轩”之地,在此安家立业,将来定能飞黄腾达、官运亨通。当年该村不大,只有赵姓、于姓、陈姓等几户人家。
根据郗村郑氏庄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现的一块《学圃纪》碑刻,以及作者郑澍、其父郑恩纶传记分析解读:郑恩纶全家来到郗村时,这里只有草堂三间暂且遮挡风雨。《学圃纪》撰写时间为道光十三年(1833),郑澍获进谒宁朔县知县的前几年中,碑文所题“余因所阄”四字,是郑恩纶在兄弟分家时叫长子代其抓阄。据碑文所记:清嘉庆初年郑氏家族的房产、土地都不多,郑恩纶一家迁往郗村时,只有百十亩土地、三间草房。当年郑氏院落前有赵家的场院(农村夏秋收割庄稼后,打嗮粮食的场所),后有于家的菜园。道路低洼已成水沟,田地是一片杂草丛生之地,从中可以看出郑氏院落当年是多么荒凉。
在这么艰苦的地方,生存都是问题,创建一处家园是困难的,而郑恩纶却在这里不仅重建家园,而且还请私塾先生教儿子与乡邻的孩子读书,而且学习所产生的费用由他一人承担。
郑澍与三个儿子经过勤俭持家、勤奋苦干,终于将低洼的道路填平,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务农。把低洼的土地挖成池塘,用挖出来的土垫平土地种上庄稼、蔬菜。郑澍是个大孝子,他要为年迈的父母打造一个安享晚年的场所,他用在孔府供职多年的积蓄,为父母建了庭院,还想为他们建一个别墅养老。郑氏庭院西侧有一株古树,枝叶繁茂,树荫很大,遮盖着房屋。郑澍效仿古人依古树建堂,堂前垒假山,山北砌水池,地下的涌泉泻入池中,水池边建一凉亭,环绕亭旁的假山,怪石嶙峋,高低不平,翠竹千杆,鲜花丛丛。亭左自动喷出的清泉水流湍急,泉水清澈甘甜,流入荷池,荷塘里盛开着万柄荷花,掩映在碧绿的莲叶之间。此等清静处,在古树下纳凉,适宜于度夏;红梅百株、兰桂十余丛,明月自锄,香风时送,如此美妙的风景适宜于迎春和赏秋;学圃后的草堂往东可通拈花楼,往西与迎爽阁相对,草堂里有夹室,寒冬时节,明窗与雪花映照,家人在此围炉煮酒,欢聚一堂,如此温暖适宜在此度过寒冬,一年四季乐在其中的学圃终于建成了。
学圃建成后,郑澍无限感慨,日月如梭,流水似年,只有深谙清静之道,超凡脱俗的人才能抓住巧妙的时机,实现心中的愿望,建成这个藏修息游、偃仰其中的场所,如果自己常年在外为官是没有时间做成这件事的。
郑澍夫妇恩爱,他壮年丧妻后,为妻守志不再复娶,以自种的红梅为妻,把学圃里的桐、竹比作自己正在旺盛成长的子孙们,阖家欢乐,子孙满堂,登上高堂欣喜自己能有松柏之寿。
郑澍回忆他初来郗村时,郑家庭院处还是个荆棘遍地的荒草滩,他与三个儿子开荒除草,亲自尽力辛勤劳作,亲自筹划,终于建成了这个“游目骋怀、啸傲花月”的学圃,使年迈的父母在此颐养天年。他建学圃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子孙后代有个安静的学习场所,期望后代能学业有成,报效国家,光大门楣。他的三个儿子不负所望,长子毓森选为廪生,次子毓林以拔贡就职于直隶州州判,三子毓本中举后先后任江西省三县知县。
学圃建成后,郑澍感叹“学无尽,而时亦与之无尽”,故以自己的字命名学圃里的亭子为 “莳亭”,以其所“学”命名为“学圃”。
郑澍撰《学圃记》二年后,请济南名士杨岳春以楷体书法刊石立碑,从此碑记中可以看到郑氏郗村庄园已经初具规模。
2005年左右,郑氏郗村庄园又发现一块断为两截的碑刻。碑文是《郑氏家墅记》,为济宁进士、泗州知州许鸿磐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撰文,滋阳知县冯云鵷书丹。与郑澍撰《学圃记》是同一年,为同一园圃而写,所不同的是前者称为学圃,后者称为家墅。许鸿磐是济宁名士,辞官归故里两年后,即被郑家聘请到郗村为弟子教书五年。郑氏三兄弟学业有成与许鸿磐教学有方有很重要的关系。他在《郑氏家墅记》中,细述了郑氏家墅里的概况:学馆后面有花圃一区,花木掩映着的三间草堂是会客、交往、休息的地方。花圃西南角有一个花园,里面有数亩牡丹、芍药,迤北有桃、柳树数百棵,春至如黛如脂,弥望无际,争奇斗艳,绚丽多彩,犹如鲜艳华丽、交错有致的织锦一般。许鸿磐执杖游玩,醉在美景中徘徊不忍离去。他停留在莳亭中,品尝着园圃中的新鲜蔬菜,喝着家酿美酒,与主人、学子们共赏美景,饮酒赋诗,觞(音:商)咏酬唱,共同筹划着建成郑氏家墅的未完成的工程。
许老先生在郑氏家墅教学五年后,回济宁教书,但是每到风晨夕月之时,他心中常常想起在郑家教书五年中发生的件件趣事,每每想起,若魂梦若至矣。
道光癸巳(1833年),门生郑毓森来济宁告知许老先生,郑氏家墅已竣工,并带来了图纸,请先生为之作记。该图纸显示,家墅南向为月门,门里有一小花厅,北出花厅循石板小道向前走,有小溪流水从西往东淌过来,弯曲蜿蜒向东流去,汇入一大池塘里面。池上架一小木桥便于往来通行。桥的西面有假石山,山顶有一小亭,在亭上可俯视池水。桥之东有一方塘,即溪水来汇处也,往南有奇形怪状的石头。渡桥北行有一露天的月台,台北为大厦,有一狭窄的小路直通到后院的三间草堂。草堂的西套房东边穿廊而过是抱厦,北面抵到围墙为止。假石山北为平台连着穿房,直通到大厦的西边,再从大池塘往北,又能通往大厦的东面,这就是郑氏家墅布局的大致情况。
苍竹翠柏、垂柳高梧、红梅玉兰之类的树木环绕家墅其间,长竹矮蒲、香草名花点缀于大小不同的间隙,游者行走在曲折的小道上,在粉红骇绿之间经常迷路,不辨东西。登上园中的高楼,假山的山岗,眺望嵫山呈秀色,洸河若玉带就在眼前,碧绿的原野、青青的良田在遥远处,好像与天际粘在了一起。站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使胸襟豁朗,引发遐想联翩。
许鸿磐在碑记末尾感叹,为自己左腿有伤,不能亲自骑马、坐车再回到故地重游而遗憾。他只能手拿郑氏家墅图纸,闭目遐想曾经生活过五年的地方,获得其中快乐的情趣。
《郑氏家墅记》的作者许鸿磐是济宁名士,中进士后为官多年,辞官后从事杂剧和地方志的研究,著作颇丰,年老后在兖州、济宁一带教书,有较高的声望,与郑氏交往甚笃。
该记的书丹是时任滋阳县令冯云鵷,他在本地任期长达九年之久,为泗河、嵫山的环境治理、保护、维修文化古迹青莲阁并撰写对联多有建树,且文才、书法艺术水平较高。他在嵫山、金口坝等地都留有碑刻、楹联,现仅存金口坝西雁翅上楷书“雩泗安流”四字和这篇《郑氏家墅记》行楷书体,弥足珍贵。当年郑家能请到冯知县亲笔为碑刻书丹,可见与他交往的关系深厚。
据该村老人回忆,郑氏花园墙上除镶嵌着《学圃记》、《郑氏家墅记》两碑刻外,还有一块碑刻上刻有郑氏郗村庄园的平面图,至今仍无下落。
从以上两碑刻可知,郑恩纶率二子迁来郗村后,他除了重视后代的教育,督促、赞助乡邻学子们的学业以外,对庄园的建设、发展没起到多大作用。两个儿子长大后,次子分家到颜村店郑氏老院落发展,郗村庄园的创建全是长子郑澍与其三个儿子几十年勤劳奋斗、勤俭持家慢慢发展壮大起来的。两碑刻中只是记载郑氏庄园及其周边建筑的事,其位置大概在今庄园以北的地段。这里面除了有拈花楼、迎爽阁外,还有高楼、大厦,这是在其他两处郑氏庄园所没有的。由此可知,当年郗村郑氏庄园里的建筑已达到很大的规模,已经很壮观。而且这是个从无到有的发展周期,只限于郑澍父子两代人几十年内的创业过程,可谓是快速发展的一个奇迹。
郗村郑氏庄园真正开始大兴土木的建设时期应该是道光末年至光绪年间,郑毓林、郑毓本先后考取了拔贡、举人为官以后的几十年中。这期间,郑氏庄园在陆续购买了赵家的场院、于家的菜园向四外发展,但是在向正南方向发展时遇到了障碍。据村中老人回忆:当年村中有一条主要道路东西大道,郗村老住户陈家住在路北的一处宅院紧邻郑家。郑家想买下这片院落后,往正南方向开一座坐北朝南的大门,陈家说什么也不卖。传说郑家为了买这处院落,想在陈家这个院中摆满银元宝,也得买下这个院,而陈家就是说什么也不卖。无奈之下,郑家只好在庄园东南角开了个东大门为郑氏郗村庄园正大门,在西南角开了个大车门,专供畜力大车通行。
清咸丰七年以后,郑毓林、郑毓本先后做官期满回乡,与支持僧格林沁剿灭捻军的叔兄弟郑像积极合作,为援助清军粮草贡献卓著。清廷在赏赐郑像官职、黄马褂、铁炮的同时,也给了不少银钱,郑氏兄弟做官多年也有不少俸银收入。郑氏在这一时期,庄园内部建筑建成了以左中右三道轴线、四进十四处庭院、五个大门的建筑群,这一时期为郑氏郗村庄园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郑氏郗村庄园解放前夕就分成几支家族成员合住,有人烟不旺的户已经开始衰败。解放后土改时期,曾有一部分郑氏建筑分给村民,其中大部分建筑一直作为粮库使用,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期改为颜店镇种子站,现改为镇科研所种子站。在粮库使用时期,由于国家每年都拨专款维修房屋,才使得该庄园保留下来一部分清代建筑物。改为种子站使用后,因所用房屋大量减少,只维修所用的四十间左右,无大量资金维修全部建筑,致使该庄园建筑逐年倒塌损毁。
1985年,济宁市政府将郑家郗村郑氏庄园列为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版《兖州市志》卷二十五记:“郑郗村郑氏庄园位于颜店镇郑郗村。清末建筑,原有四进十四庭院,分左中右三轴线,西跨两院。另有后楼、花园等。现存中轴二院、东轴三院,房屋74间。其中,中院堂房为硬山顶,前设廊,前后开通门,既可为左院右偏房,也可为右院左傍房。屋顶和门窗稍有改动,围墙南北长125米,东西宽65米。共开5门,南墙开二门,东西北各开一门。院内现存残石狮二尊,学圃记碑1块”。
2006年,郑氏郗村庄园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年12月笔者开始下乡调查,采访三处郑氏庄园附近郑氏后人、住地老年人。2007年秋天,笔者与兖州电视台记者去郑氏庄园进行现场采访报道。2010年春,笔者又与兖州市政协、市文物局等有关单位到郑氏庄园进行调研活动。另外,九年之间笔者与关心文物保护的同仁,又多次到三处郑氏庄园调查、采访,积累了一批资料。
九年之间,几乎每年都亲眼看到郑氏郗村庄园建筑倒塌。具体原因是由于该建筑是里生外熟的建筑,当地方言曰:“屋不漏,墙不倒”。这种建筑如果发生漏雨后不及时维修,一、二年雨季过后,雨水泡倒坯墙,砖墙也随着倒塌。
按《兖州市志》统计,郑氏郗村庄园十六处庭院,按每个四合院十二间房屋计算,不算花园后楼约有192间。市志中当年记载尚有74间,比原来少了近120间。
2015年8月1日,三伏盛夏,笔者与我会同仁王忠义、苏国成、耿建华三位去郗村郑氏庄园实地测量。现存在原东院墙南北长86米,房屋62间,比《兖州市志》记载东围墙少45米,房屋少12间。原来的南院墙、与北门、西门全部消失。
现存的东大门,据说是郑氏郗村庄园的正大门,东大门南北宽3.75米,东西长4.95米,大门里北侧有一间耳房。大门四角各有两道石雕卷枢,大门上覆板瓦筒瓦,该大门为三座郑氏庄园中的唯一还存在的清代建筑式大门(见第2图)。大门外原来一边有一个一米多高的上马石,一边有一个郑毓本中举后,悬挂“文魁”旗的旗杆夹子,门两旁青砖墙上各砌入一排拴马石,现仅存门北五个、门南九个拴马石。上马石埋在大门外地下,旗杆夹子下落不明。两排拴马石见证着郑家当年的繁荣景象。抗日战争时期,郑氏后裔郑锡鸿曾在此拴过战马。
现郗村郑氏庄园内保存中轴线前后两处庭院,右轴线三处庭院,左轴线三间堂屋,一溜东屋21间,东屋的后墙即是庄园的东墙。保存原样是中轴后院厅房,因为正在有人住,可以进去看清原貌。该厅房为堂屋三间,门前有三步石台阶,上面是巨石铺设的走廊,走廊中间有两根圆柱支撑,圆柱下石鼓柱础周长1.3米,高0.28米,大门枕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室内重梁起架下有20根立柱支撑,室内北侧的两根八棱型立柱,柱础为外方内圆型,方砖铺地,八砖登顶。原梁下有木雕龙凤梁替和隔扇全已拆除。该院落与其他院明显不同的是东西各三间配房前都有前出厦的走廊,立柱下有石鼓柱础。此院原来可能是该庄园当家人住的房屋。该院厅房长11.55米,宽7.25米,原来的板瓦、筒瓦全换成大青瓦,木棂窗全改为玻璃窗(见第3、4图)。中轴前院大厅长10.55米,宽7.25米,东西各有三间配房。右轴后院堂屋三间,长11.5米,宽7.25米,东西各有三间配房。以上两处院落现为种子站仓库。
2006年笔者第一次去郗村时,村中街道旁、田野里还有郑氏庄园建筑上拆下来的石窗、花园里的残缺石雕,不久全被文物贩子收走。种子站现在不使用的房屋有二十余间,正在面临因失修被雨水淋塌的危险,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使这些清代建筑不再继续坍塌。
(三)嵫山郑氏庄园
嵫山郑氏庄园先后被称为岑蔚村,洪福寺村郑氏庄园。该庄园虽然创建最晚,却是三个郑氏庄园中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一个(见第5、6图)。
根据清光绪版《滋阳县志》记载:郑氏五世郑藻在嘉庆癸酉(1813年)中举后,当时家业已经很富有,他除了在颜村店大兴土木、建筑庭院、祠堂外,又“雅好山水,卜筑嵫山之阳岑蔚村,朝岚夕爽,偃仰为乐”。由此可知嵫山郑氏庄园是郑藻嘉庆年间中举之后建造的。
嵫山郑氏庄园地处嵫山之阳,依山而建,进大门后顺山坡逐渐升高,寓意步步登高之意。该庄园前有大门、二门,进入二门后原分为五个院落,是郑藻为五个儿子分家后,逐年增建而成的。中间院落为长支住的,两侧是按长幼顺序排列四支的院落。
清咸丰年间,郑氏六世郑橡动员本族与四乡富户资助清军剿灭捻军,获清廷赏官职、黄马褂后,嵫山郑氏庄园成为清军的一个后方补济粮草的重镇,为安全起见,郑橡欲建高墙大院保护,获得僧格林沁允许准建三道围墙,以确保万无一失。第一、二道围墙高约七米,全以灰土夯筑外砌大青砖,有东西两个大门楼,尤如城门一般,第一道围墙离二道墙约200米,周长十余华里之多,顺山势将嵫山西峰圈入,蜿蜒起伏好似长城一般,外墙四个角有炮楼。第二道围墙将整座村庄围在墙内,第三道围墙只将郑氏庄园圈入其中,里外砌青砖内衬土坯。三道围墙上都有垛口、瞭望孔、枪眼。头道墙最高、最宽,二、三道墙逐级略窄、略矮。三道围墙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原嵫山、郑家郗村两村庄的村民中,有不少是从外地迁徙来的郑家的佃户,他们也是建设郑氏庄园和围墙的主要劳动力。
2007年5月24日笔者在颜店镇大嵫阳村采访原住在郑氏庄园的郑氏后裔,八十多岁的郑铭哲、郑铭昆兄弟俩时(见第7图)。他们说:嵫山郑氏庄园第一、第二道围墙上的大青砖在民国年间闹蝗灾时,被众多的灾民扒掉卖钱糊口了。
《兖州市志》大事记:“民国十六年(1927)全县发生旱、蝗灾害。重灾村庄132个,灾民达五万人,秋禾减收四成。”
郑铭哲兄弟俩说:那一年蝗灾在颜店一带特别严重,郑家虽然免除了当年的地租,但是四乡饥民都往嵫山集中,郑氏虽然舍粥,但无法照顾越聚越多的灾民们,他们饥饿难忍,就扒围墙上的青砖卖钱买粮充饥。民国年间郑家没有了官府的保护,所以大批灾民在很短的时期内就把嵫山郑氏庄园外围两道围墙上的大青砖几乎全部扒掉。至解放初期嵫山庄园外墙东西门楼上还有少量的大青砖。
郑铭哲兄弟还说:僧格林沁给郑橡的大、小白龙铁炮大部分在日伪占领时期被伪县长金甲一,在大肆收刮民间铁器时收走,用作制造侵华战争的武器。仅剩下的两个小铁炮在1958年被砸坏炼铁去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兖州县举办阶级斗争展览馆,把嵫山郑氏庄园里的八仙桌、太师椅、顶子床和部分瓷器等物品摆在一个展室展览,据说那个用紫檀木雕刻着八仙过海图案的顶子床,是当年郑家花5000块银元买来的。从此可以看出郑家当年的富裕程度。
1970年左右,笔者曾沿兖颜公路从嵫山郑氏庄园二门前,第三道院墙前经过。那时候郑氏门前的两尊石狮子,和旗杆夹子就不存在了。
郑氏二大门前有数级石台阶,朱漆大门、门礅保存完好,上覆板瓦、筒瓦。门两旁高大的前墙上各嵌有一排拴马石。二门以西是粮所开的一个大门供车辆通行。当年郑氏庄园院墙往北似有一道石块砌的石墙顺山峰向北延伸至西山顶峰。
1985年济宁市政府将嵫山郑氏庄园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兖州市志》卷二十五记:“洪福寺郑氏庄园位于颜店镇洪福寺村内,今为颜店镇粮所。是晚清时期兖州一带有名的大庄园主郑培太的别墅。洪福寺郑氏庄园原有三道围墙,现仅存第三道围墙。围墙砖石结构高6.5米,南北边长550米,东西边长280米,墙上有瞭望孔和枪眼。院内原有房屋300余间,在70-80年代多被改建和拆除。”
2006年,嵫山郑氏庄园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年12月,笔者第一次去该庄园采访、拍照。连续九年来,几乎每年都去庄园和该村去采访、调查,从未对该庄园围墙的数据产生过怀疑。2015年7月底,笔者与耿建华先生探讨他写的“走进郑氏庄园”一文时,他提出质疑。他说如果按《兖州市志》所记载该庄园占地面积为231亩,将属于目前所知的全国最大的家族庄园,所记数据肯定有误。为此笔者请苏国成先生找来30米卷尺,决定去实地测量。
8月1日,笔者与王忠义、苏国成、耿建华一行四人冒着酷暑,来到嵫山郑氏庄园。经测量,该庄园东墙长181.16米,北墙宽112.6米,石基础以上。该围墙至垛口最高5.2米,最低4.6米,总面积为30.6亩,比《兖州市志》记载少了200多亩。通过这次活动更加证明,对有疑问的事,就要大胆地去实际调查、及时根据实况作出更正,否则一味追随,将后患无穷。也有可能是当年《兖州市志》所记为郑氏庄园第一道围墙之内的总面积为231亩。
现嵫山郑氏庄园内,仅保留长支郑橡后裔从南到北四排清代建筑,东西各四支因解放前其家道中落,建筑也已破旧,粮所接管该院后,将东西四个院落先后拆除。
现嵫山郑氏庄园大门里的大厅为郑氏长支的二大厅,前厅已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拆除。该厅长12.15米,宽8.8米,包括前出厦1.9米,现前墙为粮所用新砖砌的,所以看不到前走廊的圆木柱和柱础。该大厅建得高大宽敞,是当年郑氏当家人会客的地方。四架三重屋梁下,每架梁之下有四根圆木柱和柱础支撑。后墙中间为过道门,门两旁各有一个直径1.9米的圆型砖券后窗。山墙上有二道石雕卷枢,檐角上各有一砖雕字,四个字合起来是“福禄祯祥”。
二大厅后一排五间堂屋,除门窗改为玻璃门窗外,整体建筑仍保持原貌。
三大厅三间与东边较高一点的两间二层楼相连。大厅门窗基本保存原貌,走廊里两根圆柱下有两个上为石鼓下为六棱浮雕花纹的柱础,六棱的每一面都雕刻着精美的暗八仙宝物图案(见第8、9图)。山墙檐角上各雕有一个砖雕字,四角的字合起来是“吉祥如意”。该大厅后墙西檐角下还有一砖雕宝扇图案。与三大厅相连的二层小楼前面有半月型圆窗,下面三个窗户为粮所改动的,山墙上有万字型石雕窗一个,东山墙石雕卷枢挑檐下有一寿字花纹砖雕。
四大厅也是嵫山郑氏庄园最后一个院落,由相连的六间大厅和相连的一间二层小楼组成,前出厦的四根圆柱下各有一石鼓柱础,中间有半圆型小门,其门窗保持原貌。小楼与大厅出厦处般齐,比大厅略窄,一层有半圆型石雕券门口,山墙上有石雕花棂窗,二层有四方型万字窗(见第10图)。六间四大厅长21.5米,宽5.5米,小楼东西宽5.3米,南北长3.6米。该院内还有三间东屋。整体建筑保存完好,只是屋顶上的板瓦、筒瓦全换成了大青瓦。
现嵫山郑氏庄园内保留堂屋、大厅17间、东屋三间、一间二层、两间二层小楼各一座,比《兖州市志》记载原有房屋300余间,仅剩约二十分之一,更显得兖州农村清代建筑稀少而珍贵。
嵫山郑氏庄园后花园约占庄园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原有假山、池塘、凉亭,曲径通幽,古树名木、稀有树种众多,大楸树、楷树、黄洋树都长到粗可二人合抱。杏树、梨树、桃树、丁香、杜仲、腊梅、海棠、紫藤春来花香满园;石榴、核桃、柿子秋至硕果累累;翠竹千杆四季常青。郑氏花园里原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嵫山、郗村两处郑氏花园废弃,古树名木被砍伐,郗村花园被开垦为农田,嵫山花园杂树、乱草成堆。
当年嵫山前从东往西有四幢官员或名人题写的赞扬郑橡积德行善的功德碑,数最西边的碑最大是曲阜颜府复圣公后裔五经博士以四言诗题写的。
纵观颜店镇现有的三处郑氏庄园清代建筑群,在雄踞乡野近三百年之后,虽然剩下来的已属凤毛麟角,但是从中依然可以看出,其中既有鲁西南清代建筑风格,又融入了徽州建筑因素和文化理念,是两地建筑风格合成的结晶。一位建筑学家曾说:古建筑是历史的纪念碑。兖州城乡风韵犹存的古民居,是历史名城的文化之源,是典雅的历史景观,也是古老城市的见证,是古城的灵魂。
兖州古建筑中,石雕、木雕、砖雕、瓦雕的历史可追溯到千年以上的隋唐时期。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历代统治者都对居民的建筑规模和格式有着等级森严的礼制约束,如有僭越,就是犯上作乱,将面临灾难。兖州地处孔孟之乡,礼法制度更加严厉。所以三处郑氏庄园建筑群上所有的砖雕、石雕都是郑氏人物中举、或被朝廷封官、赐官位、受皇封后,才不惜重金在各庄园屋脊、楼脊、戗脊上装饰螭吻砖雕和人物、动物的各种蹲兽的,即方言“五脊六兽”。瓦当,滴水上都有带龙纹的瓦雕以及各种花卉图案。这些雕饰是郑氏家族作为官宦世家的象征,是庄园的灵气和美威所在,也被郑家人视为“镇宅之宝”。
三处郑氏庄园清代建筑群曾有的石雕、砖雕、瓦雕、木雕,构思巧妙、工艺精美、文化氛围厚重,包含着时代的历史文化气息,郑氏各代主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叫工匠们打造不同文化理念的细部雕饰,表现出主人对美好愿望的期待、向往和精神寄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庄园主人们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其中也有主人用来驱魔辟邪的镇宅用意,也有炫富的主导思想。那一个个造型精美的石窗既能通风,还有很好的防御功能。郑氏庄园古建筑群中曾有的各种雕饰,也表现了这个家族当年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精美的雕饰与辉煌的建筑相互映衬,交相争辉。只可惜郑氏庄园建筑和各种雕饰大都毁于“文革”浩劫的破四旧运动。
郑氏庄园建筑群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先立柱、架梁后砌墙、重梁、三梁起架下每一个立柱下都有雕刻精美的柱础支撑。方砖铺地,八砖登顶,上覆板瓦、筒瓦。里生外熟的墙体厚达五十至七十多公分,青砖墙体上以层层白石板压茬,按比例有序地嵌入青砖墙中,相互咬合,墙体上青砖与白石板巧妙地搭配,黑白之间形成明显的对比,使整座墙体既坚固又美观。
郑氏庄园建筑堂屋、客厅以及主要庭院配房,都有前出厦,出厦两端有半圆型劵门,前出厦的房屋形成前宽后窄的布局,适宜于冬天在走廊里采光,有夏天凉爽的功能。当地方言称此类建筑为“道士帽”。
嵫山、郗村郑氏庄园内的建筑,据说是按八卦图设计布局,环环相扣, 盗匪一旦进入很难再能走出来,只好束手就擒。
郑氏庄园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厅房、堂屋都留有后门,即“过道门”。便于夏天通风和通行。每座厅房与配房夹道中间各有两个劵门,防守严密,各院内都有一排排的砖砌小道、砖砌排水沟,也显示着郑家的富有和超前的环保意识。
三处郑氏庄园大门外两旁一排排嵌在青砖墙上的拴马石,见证着郑氏当年“良田千顷,骡马成群”的传说。在农耕时代,骡马的多少也是一个家族财富的象征。农田里耕、耙、耩地需要牲畜,运输用马拉大木轮车,出行客来客往或骑马或乘马拉轿车等等都需要大批的骡马,这就是当年郑氏庄园门前有大量拴马石的原因。当地也有传说:当年郑家为了炫富,门前往往都是拴着清一色的骡马,定期更换,以此炫耀郑家的富有和气派,亦有人说当年郑橡给僧王运送粮草时也是全用清一色的骡马。
郑氏迁徒兖州后的祖林在颜村店以北路东,占地约数十亩,墓林内松柏苍翠遮天蔽日,林门有望天吼、石香炉、供案群、石猪、古碑林立,林门里有两幢御敇龟趺螭首碑一前一后排列两旁,有可能是中举人后封官的郑藻和侄子郑毓本的,其叔侄俩中举的年代不同,所以按先后顺序排列,而当地人传说是前边的石龟夜里偷着走,所以才有一前一后之说。郑氏六世郑橡逝后葬在嵫山西峰以西郑氏新林里。百年之后,“文革”浩劫中将其坟炸毁才扒出棺槨,棺槨被四十层油布层层包裹,里面的尸体、官帽、黄马褂都完好如初,从以上这两处郑氏墓地也可以看出郑氏当年是多么富有。
综上所述,现在的颜店镇三处郑氏庄园建筑是郑氏五世郑澍、郑藻兄弟俩,以及其子孙们在先辈创业成功的基础上又开拓进取创建起来的。有关传言说三处庄园分三支,或属于三个兄弟的说法有误。
三处郑氏庄园中的清代建筑艺术,表现出其主人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生活方式,承载着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记忆。建筑这么庞大的三座建筑群,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三处郑氏庄园的建筑史也是郑氏家族的发展史。郑氏家族迁徙兖州后,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六代人,近二百年的繁衍生息,人口不断发展,经济也逐年发展,经商致富后,购买了大量土地,科举成名为官,受皇封后又依靠官势快速发展,在继续购买土地的同时,开始大兴土木,连续数十年修建、增建、扩建庄园建筑,并且逐年向提高建筑艺术上发展,才形成了三座郑氏庄园宏大的建筑规模。
综上所述,郑氏家族是清代未期兖州一个亦儒、亦商、亦官的名门望族。
历史上凡是一个大家族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一种表现形式引起世人瞩目。郑氏就是以兴建大型庄园来表现其财富的魅力。郑氏庄园当属当年兖州最大的地主庄园。
三座郑氏庄园里的楼阁和青砖黛瓦的建筑群与当年乡村中低矮的土坯草房形成了鲜明的贫富悬殊的对比。当地至今一直流传着不同版本的郑家快速发家致富的种种传说。
现在仅存不多的三处郑氏庄园建筑,是那个特定年代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虽然郑氏家族当年的繁华,早已灰飞烟灭,只有这些残存的古建筑还包含着那个时代的信息,见证着郑氏家族的沧桑岁月。
今天当我们走进这充满神秘之感的郑氏庄园,望着这些老房子,脑海里就会产生一种幻觉,发现自己仿佛走进了古人的生活里。
三处清代郑氏庄园是值得现代的人们寻幽探古的一处观光景点。其中的两处列入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已经九年之久了。我们盼望着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该在我们这一代人眼前彻底消失,应该尽早能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重修,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看到这二百多年前曾经闻名一时的古建筑。

(本文根据郑伟《七人传·两碑文》一书,郑重、郑明亮、甘益哲、郭景华、郑茂赏、郑衍营提供的资料,以及嵫山、大滋阳村、颜村店、郑家郗村郑氏家族人士和村民提供的口述资料整理。由于历史的原因,郑氏在外地工作的人物与地主家庭长期脱离关系或因忌讳其家庭出身,已不按郑氏行辈起名,无法联系,也有笔者采访不周,遗漏郑氏人物的现象,请谅解。笔者在此对向本文提供资料的所有人士表示感谢!本文初稿2015年8月,定稿2016年12月)

——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