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色:深褐

 长剑三尺 2022-09-14 发布于北京

深褐,中国传统色彩褐色系之一。

有不少古代文献有记载:

《清稗类钞》动物类:狗貛,似狗而小,体肥,尖喙,矮足,短尾,毛深褐色。性与猪貛同,惟毛较美,可为裘领裀褥。

植物类:猪苓为菌类植物,生于枫树,其块黑如猪矢,故名。表皮深褐色,内部黄褐色。入药。

清代《钦定热河志》:飞狐,鋭头缺口,耳小尾长,毛深褐色,肉翅连四足,其前足三爪,后足五爪。

《本草纲目(金陵本)第五十卷 兽部:黄羊。生临洮诸处,甚大而尾似獐、鹿者,名洮羊。其皮皆可为衾褥。出南方桂林者,则深褐色,黑脊白斑,与鹿相近也。

可见“深褐”作为色彩词早已为国人认知,至少在唐代。

从古代文献深褐色的描述对象看,有飞狐、狗獾、黄羊、蝴蝶、猪苓等:

湖北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的一件纱巾,深褐色,经纬密度为每平方厘米25×16根,即绉纱。证明汉代就有深褐了。

深褐至今仍然不断出现在当代生活中。以冬天的服装使用较多,夏季也有:

这个颜色深褐色中偏红。染这个传统颜色,可以使用苏木大黄做染料,蓝矾作媒染剂。需要反复染色多次才能达到“深褐色”。

染匠黄荣华壬寅年八月十八于宋庄

作者按:这是正在撰写的《国色500色》中的一篇,有删节。请尊重原创,未经容许,谢绝转载。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随手点赞,你的每一个“点赞”,我都当成了动力!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将于924日至29日开班的第43期培训班。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