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贤思齐 | 获得各种能力和成就的那种元能力

 古典读书治学 2022-09-14 发布于上海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焉。

理解这一句,可以与下面一句互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道理容易懂,做起来难。现在这个社会,各种专业分工,我们可以处处见自己所不能的,都要“思齐”,去学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需要回到文本。孔子说的的“见贤”,“善者”,而非见能,或者“能者”。

手不能学脚的行走,鼻子学不了眼睛的观察。有些特性是没法学的。

还是老子说得清楚“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我们要学他人的那种“自胜者强的程度,知足的身心状态,坚韧的意志,不改初衷的用心等等”。

能者是一时之能,贤者是恒久地可学之贤。

我们学习《论语》学习的是孔子及其弟子之贤,是能获得各种能力和成就的那种元能力。

用孔子的概括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和艺,都是开放的、与世推移且与时俱进的。而德和仁,关乎修身、自觉和人的本性,相对来讲是稳固的。这里面就是时间性的动静之道。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一句,说了修身与学习精进的无死角性。这里有道家的因势利导,有点乾坤大挪移的味道。别人的成功可以借鉴,别人的失败更是对自己的提醒。这样的人,就是信息吸收黑洞,时时在提升与进化中。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也是这样的。

李易峰的楼塌了,这正是我们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时候。这提醒我们,守住一些基本的做人底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有那么大的塌楼风险,他还敢于挺而走险,足以说明放纵自己随时可能发生。管好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做好自己,这是需要修养涵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