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么】儿童下肢痛,生长痛or肿瘤痛?

 掇医儿科天地 2022-09-14 发布于湖北
医学指导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 朱佳

  3岁的锐锐在无外伤的情况下,经常叫腿痛,局部又未见红肿,而且能行走。起初妈妈认为他是长个子的缘故,并不为意。直到有一天,邻居说小锐锐脸色不好,加上他叫腿痛越来越频繁,妈妈才觉得不对劲,到医院检查,发现血红蛋白才70g/L,在医生的建议下,作骨髓穿刺检查,发现大量异常形态的细胞,进一步检查,才发现腹部长了大的肿块,取出部分肿块,病理结果显示:锐锐患的是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多数生性活泼好动,难免磕磕跘跘,诉腿痛或脚痛是常有的事。下肢痛可以为正常的生长痛,也可以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疼痛。虽说都是疼痛,但还是有各自的特点。

生长痛是怎样的?

图片

  生长痛多见于5-12岁儿童,疼痛部位多见于膝关节周围或大、小腿,局部并无红肿,压下去也无痛感。虽说痛,并不影响小儿活动,步态正常。通常小孩白天活动了一天,晚饭时开始叫痛直到临睡前。疼痛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后好转,但容易反复,过了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后,又可出现疼痛。经过一晚休息后,第二天清晨疼痛缓解。

  除了痛,并无其他不舒服。生长痛的原因是儿童骨骼生长迅速,而周围的肌肉、神经、肌腱生长相对较慢,受到牵拉,引起疼痛,所以生长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骨痛。临睡前泡个热水脚、按摩疼痛部位肌肉,适当补充钙剂,多数能缓解。

疾病引起的下肢骨痛是怎样的?

图片

  疾病引起的下肢骨痛,如感染引起的骨关节结核、化脓性关节炎,不同程度伴有感染相关症状。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除了关节疼痛,还有关节僵硬,而且部位不定。

  肿瘤类疾病侵犯骨、骨髓引起的下肢痛,多为持续性,有时不容易诊断。常见的肿瘤:急性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部分急性白血病可以骨痛起病,可伴有骨折。神经母细胞瘤见于年龄偏小的学龄前儿童。儿童持续骨痛不缓解,注意儿童面色。有的父母比较粗心,每天面对小孩,不容易察觉脸色的缓慢变化。常规验验血常规,发现问题,行骨髓穿刺术和腹部超声检查,真正的病因有可能在于腹部长了肿瘤。可谓“痛在下肢,病因在腹”


  ◆ 关于我们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全国医疗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拥有高水平医教研队伍,可为广大肿瘤病人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