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捧读井冈山

 学亮书屋 2022-09-14 发布于湖南

在我的心中,有一座圣山,她的名字,叫作井冈山。

她像一首诗,激荡着黄钟大吕的历史强音;

她像一幅画,舒卷着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

她像一本书,喷薄着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

捧读井冈山,感受着她的点点滴滴,不由得让人心潮澎湃,敬意深深;而在灵魂深处,令人百读不厌、最难忘怀的,还是她那伟大而又崇高的井冈山精神。

捧读井冈山,我深深折服于先辈们坚定顽强的理想信念。

想当年,第一次大革命惨遭失败,成千上万共产党人血流成河,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面对如此黑暗严酷的形势,以朱德、毛泽东、彭德怀为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没有悲观失望,没有犹豫彷徨,而是以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先后发动南昌、秋收、平江等起义,合力点燃井冈山星星之火,并终成燎原之势,席卷神州大地,直至焚毁旧世界,建立新中国。“这次秋收暴动打了几个败仗,这算不了什么!万事开头难,要革命嘛,就不要怕困难!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革命不要怕吃苦,不要怕流血,不要怕牺牲,就是剩下我一人,也要举着红旗干到底!”漫步井冈山街头,毛泽东、朱德当年那些铿锵有力、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似乎还在耳边炸响,激励着我们直面困难,坚定信念,勇敢前行。

捧读井冈山,我深深折服于先辈们求实创新的巨大勇气。

面对反动派的血雨腥风,是继续照搬俄国十月革命模式,在大城市与他们硬碰硬,还是紧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实际,避实就虚,另辟蹊径?这道沉甸甸的历史课题,摆在每个共产党人面前。幸运的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选择了井冈山。在秋收起义部队一再失利并面临全军覆灭的危急情况下,他审时度势,力排众议,果断决定停止攻打长沙,移兵湘赣边界,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英雄的共和国在井冈山胜利奠基。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求实创新的成功范例,也是我们今天攻坚克难、奋发图强的基本原则。

捧读井冈山,我深深折服于先辈们始终如一的群众观念。

在毛泽东眼中,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离开人民群众,中国革命同样是死路一条。共产党人及其红军之所以能在井冈山生根开花结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始终心系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毛泽东早就明确指出,红军的使命不仅是打仗,还要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为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上山伊始,他就对井冈山地区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社会调查,先后写出了《永新调查》、《宁冈调查》等调查名篇;为保护群众利益,他亲手制定颁布“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密切军民之间的血肉联系;特别是他发起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分得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更是一心向着红军,向着共产党。而今天,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依然是我们开创事业、迎接挑战、走向成功的根本保障。

捧读井冈山,我深深折服于先辈们艰苦奋斗的伟大作风。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首歌当年风行一时,至今仍广为传唱,既是红军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其乐观精神的生动再现,而“朱德的扁担”,更成千古美谈。为打破敌人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井冈山军民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积极发展生产,夺取粮食丰收;因陋就简开办军工厂,补充红军给养;把房屋等老墙上的土刨下来熬制硝盐,代替食盐;自砍竹子做手术镊子,自采中草药治病疗伤……正是有了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军民才能克服千难万险,更加众志成城,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捧读井冈山,我深深折服于先辈们治党治军的先进理念。

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毛泽东进军井冈山途中实行的“三湾改编”,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纵览古今,创造性地将“支部建在连上”,构架起班排有党小组、连有党支部、营团以上有党委的完整组织体系,形成了部队灵魂,成功缔造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到达井冈山,他首抓的头等大事,同样还是建党。在他看来,建党是一切工作的根本,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形成核心,军队也好,根据地也好,都会松散无力,难以巩固和发展。他采取军队帮地方的办法,从红军中抽调有政治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基层,帮助开展建党工作,不到半年时间,湘赣边各县几被破坏殆尽的党组织就初步恢复发展起来,为根据地建设、巩固和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直到今天,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依然是我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第一法宝。

捧读井冈山,就是这样让人叹为观止,心悦诚服,又让人浮想联翩,遐思无限。我于此深深感到:

这首诗太精彩,可谓字字珠玑,需要认真咀嚼,不止反刍;

这幅画太绚丽,可谓灿若云霞,需要细心品鉴,不息回味

这本书太厚重,可谓博大精深,需要刻苦研习,不停消化吸收……

但我也深信,纵是在浅浅初览之下,井冈山的花草树木、山水人文,井冈山的丰功伟绩、精神气质,也已经不知不觉,浸入我的肌肤,沁到我的心底,锲进我的灵魂,必将在我的躯体中生根发芽,潜滋暗长,助推我牢记职责使命,投身时代大潮,励精图治,奋力前行,去催生、去实现一个又一个人生愿景,直至汇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哦!井冈山,我心中的圣山!我愿意一辈子做你的忠实读者,永远践行着你的精神,不断创造出新的荣光!

(2013年7月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