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思记(蛇年五记之四)

 学亮书屋 2022-09-14 发布于湖南
这张珍贵的合影拍于2011年5月。第二排五位长辈分别是幺姨(左一)、母亲(左二)、二姨(左三)、舅舅(右二)和父亲(右一),这大约是他们最齐整的一次合影。万分遗憾的是,9年过去后,除93岁的母亲健在,另外四位都已故去,只留无尽哀思在人间。

怀思记 

国庆节的时候,我回了一趟老家。因为10月2日是父亲的忌日。转眼之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周年了。兄弟姊妹商量好,一起回家祭奠他。

土家族讲究“哭着来,笑着去”,是一个特别洒脱的民族,在土家族的风俗中,对故去的先人们也似乎没有很特别的祭奠仪式和特定的祭奠时候。比如很多地方特别重视清明节,基本上把它变成了一个专门为先祖们上坟祭扫的日子,与古时候呼朋唤友、郊野踏青的原始意味相比,已是大相径庭了。但这个节日对于土家族人来讲,无论踏青还是祭扫,都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

印象中有几个日子好像是比较特殊一点,那就是每年除夕的时候,或者家中有重大喜事要办酒的时候,是一定要祭祀祖先的。记得小时候,在做好年夜饭,一家老小坐上桌之前,父亲总要母亲先炒上几样好菜,整整齐齐摆在桌上,把碗装好饭,搁上筷子,四周摆好椅子,如待客一般。我们兄弟姊妹也围在桌子边,看着父亲的一举一动。只见父亲拿起酒杯,斟满酒,神情肃穆地站在饭桌前,对着堂屋正中的香火台子,口中喃喃自语,也不知念的什么内容。念叨完毕,就把杯中酒一位一位地倒在每个席位前的空地上。做完这道仪式,收走桌上的饭菜碗筷,另外端上母亲早就准备好的菜肴,一家人才正式开始吃“团年饭”。

父亲告诉我们说,这项仪式名为“叫祖宗”,就是祭祀先人,表示不忘祖恩的意思。我那时还小,并不太明了其中的真正意义,但总觉得祖宗是应该纪念,不能忘记的。仪式虽然简单,却也显得非常神圣,非常重要,因此每到过年时,心中就隐隐有一丝盼望和等待。后来我们慢慢长大,四处谋生,父母亲也慢慢老去,年夜饭由大哥大嫂去安排,这项仪式不知什么时候就慢慢淡化、取消掉了。我有一次回家过年,提议大哥大嫂是不是把祭祀仪式适当恢复起来,但他们似乎不太同意,也就作罢了。

父亲最后一次主持祭祖活动,是在老大的儿子,也就是父亲的长孙完婚的时候。按照土家族风俗,一对新人拜天地、入洞房的大婚当天,在酒席终局、宵夜开始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祭祀祖先。这时候堂屋正中早就用两张大桌子拼成了香案,铺好了红红的绒毯;香案的正中是一长排碟子,碟中盛满各种各样的糖果糕点、花生核桃等,这是给祖先们准备的贡品了;碟子两边,是一溜小酒杯,也已斟满了美酒;香案的两边,各摆着两条高脚板凳,是祖先们就坐的地方;香台之上,一对大红蜡烛正亮亮地燃烧着,映照着香火台上的大红“囍”字,还有堂前喜气洋洋的人们。

在众多亲友的注视和参与下,父亲开始虔诚地主持祭祖活动。那一套仪式我们从小就熟悉,可很多年轻人还是第一次看到,于是就忍不住啧啧赞叹,算是开了眼界。那时候父亲的身体已经很不好,时常便血,身形也日渐消瘦,但他那天却穿戴一新,看起来气色健旺,精神矍铄,诵读祭文的声音也不知不觉洪亮了许多。可以想象,这绝对是父亲最高兴的一天。俗话说养儿容易望孙难,现在孙子都长大了,孙媳妇都进了家门,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高兴的呢!父亲在祷告的时候,一定也把他的喜悦传达给列祖列宗了吧!

父亲算是有福的,他的福气甚至转化成了强大的生命力。他虽然重病在身,却挺过了数年光景,不但迎到了孙媳妇进门,也等到了重孙的呱呱坠地。其实重孙还没有降临,为了小生命的未来安全,他就自掏腰包,找来师傅,买来沙子水泥,把整个院坝海得平平整整(“海”是土家语,指用砂浆水泥浇筑地面),又用不锈钢做成漂亮的栏杆,把整个院坝精心围了起来,太阳一照,亮闪闪的,成了一道小小的风景。旁人们都夸父亲为重孙子想得周到,父亲听后,别提有多得意,真正是笑得合不拢嘴了!

重孙刚刚生下来两个多月,父亲就去世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哀思。现在他的小重孙已经一岁多,正在牙牙学语,也可以坐在学步车里,在栏杆的安全保护下,无忧无虑地玩耍了。只不知等他长大以后,还能不能记住他的太爷爷为他所做的这一切,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想起来祭奠他!

去年父亲去世时,正是中秋国庆期间。我是过了“头七”才走的,算是陪了几天父亲亡灵。之后的“五七”和腊月份的冥诞,以及今年的清明节等,因为隔得实在太远,都没能回去,从中真正领会到了古人所云“忠孝不能两全”的苦涩。因为在外奔波的我们只有国庆期间才有假,才能一起回去,所以我们决定不采用农村用阴历纪年的传统,而是改按阳历来确定忌辰。这也算是我们对父亲的一点小小心意吧!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回家更重要的事情,是看望母亲。我是一直主张厚养薄葬的。父亲在世时,我们理应精心照顾,少留遗憾;父亲去世了,一切都已无可挽回,哀思只能深藏心中,其它再多的铺张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没有多大意义。而母亲还健在,尽心尽力把她照顾好,让她健康快乐,颐养天年,才是我们作为人子的最重要本分,也才是我们对父亲的最好纪念。

母亲年长父亲五岁,身体却硬朗许多。转眼一年时间过去了,她也扛住了父亲去世对她的严重冲击,除了又苍老了一些,没有更多改变。可每当看到她的白发随风飘起,就让人忍不住心疼。幸好母亲在饮食、睡眠等方面都还不错,没有什么大碍,说起来真是我们做儿女的最大福气和安慰。

每次和母亲聊天,我都要对母亲说,您的任务就是好好活着,健康长寿,争取活到九十岁,活过一百岁,做我们的榜样,让我们骄傲!母亲总是笑着摇摇头,回答说,我才不管它呢!哪个晓得活不活得到?!

这时候我总会默默念叨:一定会的,一定会的!我甚至想,父亲泉下有知,也一定在替我们这样万般祈祷吧!

其实我这次回家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想处理掉父亲的遗物,主要是衣服之类的东西。

父亲走后留下的衣服大约有几十件,其中有我前些年给他新买的,或者穿得旧了一点送给他的,也有我的同学、朋友给他买的,他自己买的秋衣秋裤等也有一些。父亲一生非常讲究文明卫生,胡子刮得溜光,穿戴也讲究干净整齐,母亲也是一天到晚、脚不停手不空地爱收拾,衣服总是被打理得一尘不染、井井有条。父亲的这些衣服,档次和质地都比较好,穿的次数也不多,好些衣服只下过几道水,看起来都是新崭崭的。只是因为父亲年纪大了,抽烟时不小心,有的衣服被烧了一个两个小洞而已。

父亲去世后,也许是母亲害怕睹物思人,当日就要我们把它们抱到坟头,一把火烧掉。我见这些衣服都还不错,有的衣服比我自己穿的还贵重还好,觉得烧了怪可惜的,就建议母亲先把它们留下来,好好清理一下,让在农村的兄弟姐妹先选一选,喜欢的就拿回去,打粗穿穿也行,做个纪念也行。最后剩下的,也可以捐给镇上福利院那些孤寡老人,发挥一点有益作用。我总觉得我的想法应该是可行的。对我来说,衣服只要没有大洞小眼、不打补丁就行。记得前几年,百十块的上装、三十块的长裤,穿在我身上不也蛮好的吗?

只是事情的发展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那天中午,给父亲做完法事、放完鞭炮礼花、祭奠完父亲之后,母亲就把父亲留下的衣物找了出来,一件一件叠放在房前案板上,交给我处理。我向大家说了我的想法,请大家自选自取。为了示范和纪念,我带头挑了一双登山鞋。鞋子原本就是我送给父亲的,只是父亲嫌它笨重了一点,不太爱穿。我想,那就拿回去自己穿吧!

谁知其他兄弟姊妹都说不要。大嫂说,现在家里最多的就是衣服,根本穿不完,旧衣服没人要。就连目前家境最难、穿着也最差的二哥也是这样说。许是前面两个兄弟表了态,后面的姐姐妹妹也都明确表示不要了。到了最后,二哥似乎勉为其难一般,从中挑了几件质地比较一般的秋衣秋裤拿走了,其它质地好得多的大衣外套等,他却一件都没选。

我见大家都不肯要,就对母亲说,那就把好点儿的衣服全部挑出来,送给镇上的福利院吧!谁知母亲对我说,她早就问过福利院的领导了,福利院现在也是只要捐款,不要旧衣服,据说是旧衣服难得给那些孤寡老人分配,怕惹麻烦。

我真没料到事情会是这样,真恨不得把它们拖到长沙,捐到哪个福利院去。但想到农村福利院都是这样,何况城市呢!无奈之下,我最终只好同意母亲的意见,把父亲留下的所有的衣服架到他的坟头,点了一把火。没用多大功夫,一大堆衣服就化为了一堆灰烬。

望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和腾腾升起的黑烟,我不觉有点黯然神伤:到底是我被out了,还是别的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们这个社会的脚步,到底迈向了何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