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2021,工作或曰饭碗方面,主要是对城铁“公交化”模式作了进一步探索。其标志,是自五月始,加车、加密、站站停;其目的,是既便民利民,又减亏解困。我却一直不以为然:简单“公交化”,于事并无大补;要脱困,还需另觅良策。何者?项目本属锦上添花,发展却有不及故也。这结论,其实既有专家论证,也有实践证明,还有试验相佐。其他方面,其实歧见也多。比如:最好不找政府,城铁投资乃企业市场化行为,理当自负盈亏;最好两端切割,自成一体;最好组队自营,勿托他人……故此,有时便颇为怀疑自己:是否太不懂经济?那高级职称,莫非假的?虽然车辆多了,车次频了,间隔小了,客流依然差强人意:日均2.6万余人次,比正常年景的2019年,多了2000人次,小增8个点。但想到年初新投资金3亿,想到新购动车5组,想到诸人诸多梦想,便唯有叹息。昨日上午拿到省府纪要,其上明载:城铁乃“公益性”项目;据实贴息,不再打折……只是担心又起:“到期不再补贴”这白纸黑字的,三年后能做到、能算数不?没想到的是,更大的变化,还在下午。有会议传达最新消息:省府决定,速从城际南段修联络线,以接入武广高铁。如此,三年后,不但市中心的长沙老站可到发高铁,渝长线上的动车也可假道城际,北上南下了。何由决策,未知其详。只是如此一来,向所追求之公交化、自主化、独立化等等,无疑会渐行渐远。就业余生活而言,2021的最大收获,许是散文集《江流有声》即将问世。责编小谢告知:小书业已付印,元月中旬或可面世。不能说从无出书之盼,但萌生强烈念头,却始于去岁上半年写作“教书的日子”系列散文。当时边写边发,竟意外引得众师友好评,有的说它是上班途中良伴,有的把它当作自家孩子学习范文,有的说某些章节可作教科书,有的还夸张地在线催更等更,并建议出单行本。大家的热切鼓励不禁让我信心倍增:莫非我的文字还真有一点价值?于是从公号所发散文中初选了部分文章,通过大砍大削、化整为零、变长为短、打乱重组等加工,筛出了约18万字规模,再交给出版社去决定命运。毫无疑问,没有师友们的鼓劲加油,我是断不敢轻动出书之念的,但让我最后下定决心的,是来自昭来学兄和苗莉、杨乐等责编特别是朗宁这位灵动聪慧90后的肯定。对融入心血的文字,我自当敝帚自珍,但真要出版,却也颇费踌躇:这些文字到底有无存世价值?是故我特在意小谢等作为责编和年轻人的双重观感。如果长期泡在书中的90后都能喜欢,其他年龄段怎会没有知音?好在通过几次刻意讨论,我确知她还真有几分喜欢,而非因工作关系礼貌性说好,这才最后坚定了我的出书之念。我本凡人写凡事,也没野心成“家”,不想劳累自己,也不好劳动名人,是故去年八月书稿就交了,序跋却一直没有上心。后在友人批评下,决定还是请人补全,并在公众号上发出了“英雄帖”,没想到还真有几位朋友揭了榜。最后选用之序为希白君所赐。他是我从中学到中师再到大学的同学,长逾七年,知根知底。难为他生性散淡,平素极少动笔,今年又患眼疾,却主动挥毫,洋洋洒洒数千言,令人感动莫名。也不知请普通读者作序,是否开了历史先河?但毫无疑问,《江流有声》是我与师友们的共同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如果没有黑色的冬月二十三,我,乃至我家的2021,应该是幸福更多一些的,最起码,不该是这般苦涩。令人万分遗憾的是,这假设严重不成立。因为,冬月二十三的中午,大哥突然毫无征兆地离开了我们。那天正好是大哥67岁生日,本该是他最开心快乐的日子,家族群里也一早就飘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满满的祝福。其实头一天,大哥就到了集镇他女儿家。当天吃过早饭,女儿要他先上街转转,或者打点小牌,下午回来吃生日饭。大哥便信马由缰,由街的南头,踱到了半里路外的街北。大约11:30,大哥在一位表弟家停下了脚步。可谁也没有料到,死神会在这个时候突然降临到他身上。大哥坐下没几分钟,就突然从椅子上滑下来,整个瘫在地上,人事不醒。众人慌了神,赶快打120。奈何乡医院的救护车都不在,只是派出了一位医生前往施救。我11:56得知凶讯,立即打给熟悉的黄医生,请他全力相救。黄大夫告诉我,急救医生早就赶去了现场。12:03,黄大夫回电说已无力回天,我大哥瞳孔都已放大;估计是心肌梗死,只有几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大哥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八个姊妹,从此再也无法团圆;明星亮月,从此缺了头雁。好在大哥应该是带着生日的幸福和快乐,而不是疾病的折磨和痛苦走的。这于我们,实在是唯一的安慰。但记忆中,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且一直牢记至今的,却是1973年前后,他从外面修公路回家,竟然给我带回了一本《闪闪的红星》,让我如获至宝,立马如饥似渴读了起来,且恨不得一口气就把故事读完,并因此对贴心的大哥充满感激。大哥是个标准的农民,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寒,书也只读到三年级。但他从小嗜书如命,想方设法读了许多能够找到的书。久而久之,他的文化水平便高出同村同龄人一截,父母和我们常常引以为傲。在很多人眼中,大哥比较严肃,甚至不苟言笑。这其实,是因为他肚子里书多,人就内秀了三分,谈天说地甚至引经据典,自非一般人能及。因为知音不多,话就自然少了。我自小喜欢读书,首先是受了识字的父亲影响,其实也是默默以大哥为榜样的。他的好学精神,也坚持了毕生。这几年,网上一碰到不认识的字,他便会马上微我,请教读音和意思。后来我告诉他,可在手机百度上搜答案。教了几次,他不但学会了搜索,连拼音都基本掌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