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老子的“不争”

 碧海青天a 2022-09-14 发布于天津


我们在鸡汤文里总看到一句话:水利万物而不争。
 
语出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惟不争,故无尤。其实说到不争,《道德经》里最精彩的还有六十六章一段话: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后人写文章时喜欢把这两段完美无缝结合,成为我们常看到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也可能正因为句子中有上善若水一句,在加上老子一贯主张“无为而治”,所有很多人理解老子所谓“不争”是消极的与世无争,这对于身处不进则退的时代潮流中的当代中青年们来说,是不能认同的观点:不争如何善胜?坐在那不动,坐等天上掉馅饼?那不是白日做梦吗?

他们认为只有争取才会赢,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也说明了读《道德经》的人很多,领悟《道德经》的人很少。老子说的不争,不是消极态度。不争,是一种高级素养。争是最终目的,而要达成这个目的,则“不争”是一种手段,“不争”是一种权谋,用不争的手段达到争的目的。
 
所以,说白了,所谓不争只是不明着争,卧薪尝胆、韬光养晦,最终都是为了或坐收渔翁之利,或为了集中全力的必胜一击。
 
那么,如何能做到不争而争呢?
 


1、想要不争,先要能忍。
 
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为士者,不会耀武扬威;善于斗争的人,不轻易动怒;善于胜敌的人,不轻易出手较量,善于用人的人,常常以自己为下。
 
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这些表现和行为习惯,可能和稍微有点血性的普通人的处事方式都是相反的。
 
中国俚语说,半桶水响叮当,满桶水无声音。当一个人才能和职位一般时,才声高气大,而真正有才能的人,是智慧的,这个智慧决定了他往往低调沉稳。世间任何事,都是这个道理。
 
中国历史政坛上,最残酷的斗争莫过于各个王朝的皇位之争,在历史上,能登上皇位之人一般都是很有谋略和战略眼光的,他们通常不会被眼前一些利益蒙蔽双眼,能成大事者更是如此。
 
今天,我们就讲唐朝一个最能忍的皇帝,在权臣和群狼环伺的宗室政敌当中,装傻36年,最终登上皇位的故事:
 
这位皇帝便是——唐宣宗李忱。李忱从小并不得宠,他的母亲原来是大唐节度使的小妾,后来这位小妾郑氏被虏进宫内,当了一名侍女。而后郑氏因为相貌出众,被唐宪宗李纯看中临幸,生下了李忱。
 
由于母亲的出生卑贱,所以李忱从小就被他的兄弟瞧不起,就连他的父亲李纯也不重视他。
 
再加上李忱这个人平日里看起来目光呆滞,为人也非常迟钝,更是被人鄙视,他的兄弟们也经常当面嘲讽他,而每当有人讥讽他的时候,他都面无表情,让别人更加相信他就仅仅是一个傻子而已。
 
皇位之争,向来是血腥而又残酷的,手足之情在皇位面前都不值一钱,而李忱因为“傻”让那些争夺皇位的人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所以他也逃过了许多灾难。
 
李忱和父亲唐宪宗之间隔了四位皇帝,分别是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和唐武宗,唐穆宗是李忱的兄长,由于李忱的“傻”,让穆宗放下了戒备之心,将他封为光王。而后的敬宗和文宗以及武宗都是穆宗的儿子,也就是李忱的侄子,不过李忱比他们几个年龄还要小,敬宗和文宗也是对他这位傻不拉几的皇叔没有任何戒备。
 
而武宗就不同了,当他看到别人讥讽李忱他还能气定神闲时,他认定李忱并不是真傻,而是装傻!为了消除对皇位构成威胁的一切隐患,他下定决心要除掉李忱,毕竟一个人能装傻那么久,可见其城府之深!
 
武宗想尽办法去杀掉李忱。但是每次都失败了。有一次,还命人将李忱丢进粪坑里面,不过李忱还是逃了出来。多次失败让武宗很是气急败坏,他就派了宦官仇公武去刺杀他。
 
没想到仇公武有自己的小算盘,仇公武是武宗时期的权宦,深得武宗信任并把持朝政多年。仇公武认为武宗命不久矣,且无子嗣,若武宗死了拥立这个傻不拉几的皇叔,自己岂不是可以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于是仇私自将李忱送进了和尚庙去躲风头,另一面又对武宗说完成了任务。而当武宗去世以后,仇武公就拥立李忱为皇帝,装傻三十六年的李忱终于当上了皇帝。
 
李忱上位以后,一夜之间像变了个人,一改往日的形象,目光如炬,睿智又果断,这让许多人都非常吃惊。不但如此,李忱先是解决了对内问题,他为政勤俭又体恤百姓,将从安史之乱到唐武宗时期的弊政等一一解决,对那些虽然对他有拥立之功但平时作威作福的宦官们毫不手软,拔除干净。对外不断击败外敌。
 
因为李忱,唐朝逐渐地又兴盛了起来,这位千古皇帝,史称“小太宗”。
 
这位忍辱负重36年的皇帝,真的太值得尊敬和学习了!
 
忍这一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真正能忍的人,思考问题,做出决策,往往能顾全大局,客观冷静,不受个人情绪的影响。当时机不合适,他们能表现出来“不武、不怒、不与、处于下风”。
 

2、掩藏锋芒,避开竞争。
 
大家谈起不争之道,皆能明理。然而,真正遇到事,能做到不争的人,很少。
 
生活中,别人的观点和自己不一样,人们都忍不住要争辩;别人说中自己的痛处,都忍不住要发怒;别人来挑衅自己,忍不住要跟对方斗一斗。就是要出一口气。
 
这是常人的做法,争强好胜。
 
《菜根谭》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咬得菜根,是说一个人能忍耐清贫和寂寞。在匮乏的条件下,可以忍耐和坚持,这样的人,什么事都能做好。
 
清朝历史中,雍正帝胤禛应该是一个争议最大的皇帝。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雍正的皇帝之位是否来得名正言顺。
 
其实,也有史学家提出,不管康熙老爷子临终属意的继承人是不是胤禛,但毕竟从未正式的官方的确定过继位人选,那么胤禛就不算篡位,只能说他行动比别人迅速,是皇权斗争中的胜利者。
 
而胤禛的行动迅速,最终的斗争胜利可绝非运气和偶然,而是他长时间的韬光养晦,在老爹康熙眼里就是个与世无争的人,才能使老爹和兄弟们慢慢放下戒备,一步步暗暗的向皇权中心靠拢!
 
康熙年间的皇子夺位之争,史称“九龙夺嫡”,恐怕算得上历史上最惨烈的争夺皇权的斗争了,好几位大臣和皇子因此失去自由和生命。康老爷子晚年也为此大为伤神,郁结成疾,悲伤离世,曾经气急败坏而又伤心万般的说:“有一天我死了,你们怕是要像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一样束甲相争了(春秋五霸齐桓公,死时儿子们武力争夺王位,箭射在老爹尸身上也没人管。死后67天儿子们也顾不上办理丧事,老爹身上的蛆虫都爬出了窗外!”
 
这段话,我们可以窥见康熙大帝晚年心中的悲苦,也可以想象出当时诸皇子是如何整日费尽心机的争夺储位!
 
清朝的皇位继承,没有遵循汉人的“立嫡立长”,而是讲究“贤能者居之”,这就为皇位之争带来了巨大隐患,使得众皇子不论出身如何,都对皇位有非分之想。毕竟作为凡人,很少有人觉得自己“不贤不能”的。
 
由于康老爷子儿子众多,这些儿子们才能卓越的不在少数,老爹在位时间又长,他们长大成人后逐渐分成了好几派。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八爷党。
 
八爷党的首领皇八子胤禩就没有领悟这个“不争为争”的真谛,由于母亲出身微贱,使他从小憋着一口气要成为胜利者。他有才有德,聪明能干,少年时期就内外经营,过早的展露锋芒,朝野上下一片赞誉,很得人心,人称“八贤王”。
 
但也恰恰是胤禩很得朝臣拥戴,使康老爷子感到帝位受到了威胁,特别是自己一手抚养大的太子不争气,不得不两立两废,痛心之余,也把这口锅扣在了老八头上,认为是他的上蹿下跳逼的太子为自保做出了许多失常之举。康老爷子觉得如果任由老八经营下去,自己难免有一天会被逼宫退位。
 
帝王之家是先论君臣再论父子的,老八被身为帝王的老爹猜忌,下场显而易见,早早被剔除出继承人名单。就连下一任皇帝雍正都感觉他是一个巨大威胁,继位不久各种找茬,罗织罪名把老八圈禁起来,最终死的不明不白。
 
反观最终的胜利者老四,雍正帝胤禛。则是将“不争而争”这四字真谛领悟并运用的炉火纯青。
 
在众兄弟上蹿下跳经营太子之位时,胤禛的心腹谋臣戴铎跟他讲过一段话:处英明之父子也,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此其所以为难。处众多之手足也,此有好竽,彼有好瑟,此有所争,彼有所胜,此其所以为难······其诸王阿哥之中,俱当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说皇帝聪明,兄弟们难搞。表现的有才干,怕父皇和兄弟们猜忌。表现的没有才干,怕皇帝老子要嫌弃。众口难调,那怎么办呢?
 
戴铎列出了十六字方针,应当“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尤其是胤禛兄弟众多,更应当和他们搞好团结,以防出师未捷身先死,“其诸王阿哥之中,俱当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
 
胤禛严格按照戴铎的十六字方针执行,韬光养晦,除了友爱兄弟,尽心尽力完成皇帝老子交给的任务,其他的事不多言、不多管,甚至表现的醉心田园,并终日与一帮高僧在府邸讲经谈禅,表现的与世无争(表面上)。最终赢得了老父的信任,成为离政权中心最近的皇子,这也是他能在在康熙遽然离世时,能近水楼台先得月,迅速反应,夺得帝位。
 
名正言顺也好,矫诏也好,都不妨碍他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成为一代有作为的明君。
 


3、韬光养晦,渔翁得利
 
我们上段说的胤禛,多年韬光养晦、隐忍不争的处事方式给他带来的收获是巨大的:第一:避开竞争!(避免了雷劈时连累到自己的命运)。第二:渔翁得利,众兄弟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为胤禛的登基一路清除障碍而已!
 
胤禛,是“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课代表。
 
历史上两强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特别多,反而是没有主动争的人得到了最后的利益。
 
唐太宗李世民有不少儿子,而李治才能平庸,是其中并不太起眼的一位。不管是太子李承乾,还是魏王李泰,他们所拥有的政治能量,都不是李治可以比拟的。然而最终接替李世民登上皇位,成为大唐皇帝的,既不是太子李承乾,也不是魏王李泰,而是这位不起眼的李治。那么,强势的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李治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呢?
 
李世民自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才得到帝位的,而篡位者最忌讳的,往往就是其他人篡位或结党营私,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
 
李世民起初对李承乾和李泰很宠爱,李承乾被当作储君培养,魏王则屡获加封。可是李世民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李承乾十分不满,他本就心思敏感,再加上李泰的得宠,自然觉得李泰有一天会夺走自己的太子位置。没有人会提李世民杀兄夺权,但它却在李世民所有的儿子心中埋下了隐患。
 
李泰也想像父亲一样夺权,而李承乾则想先发制人,于是两人各自结党营私,培育党羽,最后竟演化为政变。李承乾的政变与李泰的夺权行径让李世民十分失望,一位是他倾注心血培养的储君,另一位是自己最宠爱的儿子,然而他们二人却为了皇位大打出手,不顾亲情。这深深刺痛了李世民的内心,同时,它也给了李治上位的机会。
 
李治与李承乾和李泰相比是普通乃至平庸的,但当李承乾与李泰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李治的平庸,反而成了他的优势。李治为人宽厚,不结党营私,行事低调,素有美名。而且,李治对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十分孝顺。
 
李治年少时就十分聪慧,端庄安详,与兄弟十分和睦。在李治学习《孝经》时,李世民问道:“这部《孝经》说的什么最重要?”李治答道:“孝,开始是事奉双亲,长大后是事奉君王,最终是修身。君子事奉皇上,进朝廷想着尽忠,退居在家想到弥补皇上的过错,将顺从其美,纠正其恶。”李治的回答让李世民大喜,而当李承乾造反以后,孝顺的李治,让李世民愈发顺眼。
 
当然,李治的老实背后其实不简单,除了孝顺以外,他在宫中也有强大的政治能量。正是他们的亲舅舅----长孙无忌,想拥立一位仁君,所以一直挑动李泰、李承乾内斗。在李承乾被废,李泰被贬以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都支持立李治为太子,正是他们看好一向温厚老实的李治,才让李世民下定立李治为太子的决心。
 
李治能够当上皇帝,当然有运气的缘故,但他本身亦不简单。李治深得父亲李世民的真传,他明白“不争”才是“上争”,他低调行事,最终在强势的两位兄长争的两败俱伤后,渔翁得利,赢得诸位大臣和李世民的支持,从而登上皇位。
 

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大大小小的坎坷,你不能忍,就只有失败。
 
不能忍,你就会轻易妥协,憋不住一口气,泄气,想做的事就难实现。
 
不能忍,你就和别人争,和别人争,发生冲突,让你的处境更加糟糕。
 
不争,并不是懦弱。相反的,不争的人,才是真正强大。内心强大,心胸宽广,才有忍的格局和肚量。
 
内心虚弱,心胸狭窄的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忍不住,也就成不了大事。
 
天道不争,春天过了,夏天就来;冬天来了,春天不远。天底下万事万物,包括我们人做的事,都有“时机”。
 
时机到了,该来的东西,自然会来;该走的东西,自然会走。
 
时机没到,你强求,也不来;你抗拒,也不走。
 
这是自然规律,争的人,喜欢强求,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按自然规律做事,不懂时机,自然受挫,难以成事。
 
不争的人,会掌握时机。时机没到,就耐心等,潜伏积累,提升自己的实力,时机到了,迅速抓住,顺势而上,不争而赢。
 
所以老子说:水处下不争,不自以为大,却终能成其大,成百谷之王。
 

(请喜欢此文的朋友们点亮文末右下角“在看”,多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