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诊一

 仰望天空3tvwle 2022-09-14 发布于浙江
舌苔的生成
舌及舌苔的结构组成
舌体主要是肌肉,舌根部有一块舌骨支撑舌体,舌表面覆盖一层粘膜,也即舌粘膜,粘膜上有很多突起,根据形态的不同,突起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
轮廓乳头(主要分布在舌根)
丝状乳头(占据大部分,为构成舌苔的主要结构)
蕈状乳头(舌体上的小红点,比如我们常说的草莓舌)
叶状乳头(主要分布在舌边)像柳叶一样比较细长的,比较少见。

图片

云气与舌苔

经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天地之气升降而做云布雨,犹如人体三焦水气弥漫而成苔者矣。云雨乃天地之水气,苔乃人身之水气也。       ----李芳祥              
传统中医认为 舌苔为胃气上蒸导致的,胃气是指胃的清气向上熏蒸产生的舌苔。还有一种说法是胃中的浊气向上熏蒸,食物之中秽浊之气向上熏蒸导致的,这都是正常生理情况舌苔生成的原理。是否正确需要存疑。

通过取象比类,舌苔相对于人体处于高处,就像天空中高高在上的白云一样。所以白云的生成很有可能和舌苔的生成有相同的原理。

白云是如何生成的?
地下水和地表水是可以相互流动的,地表水经过太阳照射蒸发变成水蒸气,慢慢上升到天空之中,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这种水滴聚集在一起,看起来就是白云,这个白云密度比较稀疏的时候,位置比较高的时候,它就是白色的,因为阳光可以透射过云层,所以看起来是白色的,就是阳光的颜色。如果水滴的密度比较密集,位置比较低,不透光或者透光性比较差,它就变成乌云,乌云的位置都是比较低的,所谓“乌云压城城欲摧”。所以乌云、白云虽然颜色不同,但是物质是一样的,都是水。只是密度、高低不同,透光性不同。天空中的云聚集到一定程度,打破重力的负荷,降落到地面形成降雨。所以地气向上升形成了云,向下降变成了雨。向其它的冰雹、降雪都是这个原理。我们的舌苔也是这个原理,我们人体的水液,肾为五液之主,五脏六腑液体的总司令,人体各种的阴液,各种水液都是肾来管控的,所以肾五行属水,肾水就类似于地下水和地表水,心属火,受心阳的温煦作用,使肾水变温,水温了以后就会蒸发气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向上升,弥漫三焦,再经过肺再降下来,类似于降雨的模式,金能生水,这样一个循坏。这种水气在人体之中弥漫的状态就形成了舌苔。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表现在舌象上面就是舌苔的表现,因为这种水气是纯净的,是一种清气,所以云是白云。如果水是特别重的话,云比较多,它慢慢的就会变颜色,发黄、发黑等。

图片

我们看下面几张关于云的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感受白云的状态和人体的舌苔进行对比

图片

两首诗一个讲的是黄河,一个是长江,是中国最大的两条河,都是从天上来。二者都与天有关。原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根据古代的相关知识,个人这个天指应该指的是西部,所谓西天即是如此,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屋脊,直插云霄。乾为天,乾就是高高在上的。那么长江与黄河的源头就在西部青藏高原这里,可以说长江与黄河是一源而岐,起源地相同,分成两个支脉,对比于人体就如同任督二脉,都是起于胞中的两条经脉。

图片

西部五行属金,金生水。长江、黄河源源不断的水产生于西部。水向哪走?向东走,所以说水生木,然后木生火,火生土。左升右降。这就是一个水的循环,一个气机的循环。所以舌苔也是从舌根部向上走,即使舌苔较薄或者没有舌苔,它的舌根部舌苔也是微厚的。一般而言舌根部舌苔都是厚的。舌根部是水的发源地,如果舌根部出现剥苔,说明真水受损,也即肾的真阴受损,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水的亏耗。根据少苔或者剥苔的位置,根据水的循环去查看哪一部循环出现了问题,是金生水出现了问题,还是水生木出现了问题,去调理人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