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中寒证之固瘕探讨

 仁哥文档 2022-09-14 发布于湖南

代文指导:姜建国阳明又称盛阳,《灵枢·九针》曰“阳明多血多气”,故阳明之病常见里热实证,典型症状为潮热汗出、腹满、大便燥结不通。但由于患者体质、感邪性质及途径的差异,也可出现阳明中寒证,“固瘕”即是其中一种特殊病证。

《伤寒论》对固瘕的论述虽然不多,但颇具启发性。笔者试对其临床表现、病机、治疗原则及临床意义做一探讨。

1 固瘕释义

《说文解字》释:“固,四塞也”,“瘕,女病也”。《康熙字典》增补了二字的释义:“固”又有“坚”、“久”、 “本然”、“已然”等义;“瘕”又有“腹中久病”、“腹中积块坚者曰癥,有物形曰瘕”、“腹中虽硬,忽聚忽散无有常准”、“遗积”、“虫病”、“喉病”等解释。

《内经》中共有“瘕”字15处,其中的“瘕聚”、“石瘕”明确是指妇科病,“血瘕”、“水瘕”、“虫瘕”则是有形之邪结聚之病,而“疝瘕”为里寒腹痛证(《金匮要略》之疝瘕亦此义)。

《内经》中虽出现了“瘕”与“泄”连用之词,但未见“固瘕”一词。“固瘕”仅在《伤寒论》191条出现一次。由上述文献推测,固瘕当为病名,指病程较长的实邪积聚之病。

2 临床表现

后世医家对固瘕的解释存在争议,现不同版本的《伤寒论》教材中,有的认为是“硬便与溏便混杂”,有的认为是“肠胃虚寒的久泻”而不强调大便的性状。

《伤寒论》191条记述:“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部分医家据此认为“大便初硬后溏”是固瘕的典型症状,柯韵伯即持此观点,其在《伤寒论注》中明言“痼瘕,即初硬后溏之谓”。钱天来承成无己之注释,认为“大便初硬后溏”仅是“欲作固瘕之证”,真正的固瘕是“坚凝固结之寒积”山。张志聪认为“固瘕,大瘕泻也,乃寒邪内结,假气成形,而为久泻之病”。

当代医家施小平认为固瘕是“燥屎与泄泻并存的一个病证”,将其命名为“寒结旁流证”,并举临床病例加以说明。

纵观古今之论述,笔者认为:固瘕是以泄泻为主症并伴有纳差、肢凉等全身寒性症状的长病程疾病,其排出大便的质地可能为稀便与硬便混杂,也可能纯为稀便,但肠中必有硬便结滞。

需要指出的是,固瘕并非“大瘕泻”。《难经·五十七难》曰“大瘕泻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颇似湿热痢疾,其病机是湿热化腐积于肠中,不同于固瘕之纯寒无热,但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瘕”指腑中有形积滞之病。

3 病机阐释

《伤寒论》原文已指出:“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历代对固瘕的病机认识基本一致:胃阳不足,中寒结聚,水谷的腐熟、传导失常。阳虚不能蒸化津液达于全身,故仅手足汗出;小肠不能泌别清浊,大肠传导失司,则水液留滞肠中,饮食化腐不全,糟粕结而难下,故纳少、便溏且小便不利。但诸医家对病程发展有不同看法。

多数医家认为此证为寒邪固结,阳气向衰。只要把握胃中寒、实邪结聚这一主要矛盾,就能进行有效的治疗。

4 治疗原则

固瘕的病机已经明确,根据中医的证治理论,其治法为温阳健运导滞。仲景并未点明何方为“宜”或“主之”,后世医家对该证是否可“攻”看法也不尽一致,但应用“温”法是没有疑义的。

吴坤安认为宜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王庆国认为适合吴茱萸汤、理中汤一类方剂,冉雪峰则认为“或拟小青龙、大柴胡、理中、大黄附子等等,均胶着一面,印定眼目”。可见,对该证的治疗不可拘泥于定方,温补与通利的重点需根据病情的轻重、症状的主次来判断,以顾护正气为前提,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灵活配伍温阳药与通腑化饮药,达到温胃阳、驱肠中水饮宿便的治疗目的。

5 临床启示

其一,阳明中寒与太阴虚寒当鉴别。脾胃同居中焦,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太阴病与阳明病常有相同症状,临床须明辨。胃为阳土,阳明为盛阳,气血充盛,易出现实热证;脾为阴土,太阴为阴中之至阴,又称“盛阴”,易出现虚寒证,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导致临床对胃肠病的辨证往往只有阳热盛的大汗、便秘才归入阳明证,而无明显热象的纳少、泄泻则归入太阴证,此分类不甚恰当。

阳明病的提纲证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并未限定其寒热;阳明五行属金,以肃降为用,胃肠为腑,以通降为和,故无论实邪属寒属热,凡阻碍其“降”则发为阳明病。阳明中寒之呕吐食少是因实邪阻中,其汗出、小便不利、泄泻,或硬便与溏便混杂是因水饮糟粕固结不化,其腹痛是腑气不通所致的绕脐痛,虽为寒证,亦归于阳明,病机为“胃中冷”或“胃中虚冷”。脾与胃合为升降之枢,脾主运化、升清,脾病称之为太阴病,太阴病之腹满、呕吐、纳少、泄泻,因脾虚不运、清气不升,即所谓“脏有寒”。清气不升,浊阴下泄肠中虽可有腐秽留滞,但非固结之宿便。其腹痛也不会“绕脐痛”,多为脾络不通导致的全腹疼痛。

其二,对辨证论治思维的启示。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两个方面。先述同病异治。治便秘以通利、治泄泻以收涩,是临床常用的辨治方法,对于病情不甚重、没有假象之证是适用的。但于医院就诊者多为久治不愈的慢性迁延性疾病患者,其病证常寒热虚实错杂,甚至出现“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的假象,故应详细诊查,四诊合参,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以阳明中寒之泄泻为例,要善于在大便溏泻等一系列虚性症状中发现实邪停滞,在升清温补的同时配合疏达通便,否则积滞不除则泻利不止。

导师姜建国教授治疗慢性腹泻或结肠炎之有积滞或内蕴湿热者,常于温中或清热利湿方中加入大黄3~6gg,取其推陈致新、活血降浊之效,以求通因通用,祛邪务尽,使患者病愈后减少复发。再论异病同治。

《伤寒论》对阳明中寒证只给出了一个方剂,即吴茱萸汤,一般认为其为治疗寒呕证的专方,但姜建国教授认为该方亦适于治疗固瘕。寒呕与固瘕,单从症状上看,前者趋上而后者趋下,故前者需降逆,后者要升阳,似应选用功效相反的药物,但深入思考会发现:二者“胃中虚冷”的病机是一致的,“浊邪”阻滞的部位虽有差异,但都属阳明区域,故可用同一方剂。药后呕吐或腹泻若有暂时加重皆为寒浊外驱之佳兆。

提示临床选方不应以方剂的主治症状为纲领,而应明了方剂针对的病机,如此才能达到游刃有余、御“活”方治“活”病的境界。综上所述,阳明中寒为虚实夹杂证,固瘕为阳明中寒证的一种表现,其邪实的一面需要引起重视,不能因其虚象明显而治以单纯温补,必须在去除积滞、恢复阳明通降之性的同时扶助正气,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标。阳明中寒证的辨治提示我们,临床辨治胃肠道疾病应从多角度分析,首先应确定病位,然后明辨正虚与邪实,进而合理遣方用药。

山东中医杂志2010年10月第29卷第1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