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大后我要成为你:山区女孩用4年逆袭考上资助人母校

 广而告之公益 2022-09-14 发布于北京

在湖南株洲茶陵县的一偏远山区有个叫郭海玲的姑娘,今年高考结束后顺利被长沙理工大学录取,她说:“长大后我要成为你们,给予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光和亮。”

这句话中的“你们”指的是帮扶她学习生活的五位资助人。

事情要从2014年的正月的一天说起,那天郭海玲的父亲郭华东在给新房子安装窗户时,一不小心从二楼跌落。

虽然经过一番治疗,但效果仍不理想,只得面对高位截瘫的现实。

那年,女儿郭海玲10,小儿子刚刚5

丈夫瘫痪,儿女尚小,就这样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到母亲身上,但母亲没有逃避,她和丈夫感念亲朋好友提供的帮助,也深知生活要想过好还得靠自己。

于是,2015年春节过后,母亲便开始外出打工,而郭华东也在短时间内做到了生活自理,甚至学会了开改装后的三轮车。

由于家离学校较远,为了方便孩子上学,郭华东特意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请奶奶照顾孙儿们的日常,放假时自己就骑着三轮将孩子接回家。

一切就这样持续着,那间租赁的小屋,那条蜿蜿蜒蜒的回家路,盛满了那段艰难岁月的苦与甜。

201810月,扶贫干部刘陈(右)和郭华东、郭海玲及弟弟在一起

来源:网络

直到2018年10月,一个爱心团队的出现,郭海玲的学习生涯才正式迎来转机,这一年海玲14岁。

这个爱心团队便是文章开头所提的那五位资助人,发起这件事的人是在当地参与扶贫工作的刘陈

他说在村里工作的这段时间,对这里早已有了深厚情感,即便扶贫结束自己即将回到株洲工作,但还是想继续为村里做点事,于是就把郭华东一家的事情讲给了大学同学(曾玲、李海宝、唐静、田宇鹏),几人听后一致表示愿意共同为郭海玲提供资助。

最后,五个人商定每年一起资助郭海玲5000元钱。

在刘陈看来,扶贫重在'扶志’和'扶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有向上冲的劲,拉他们一把,他们的人生就很有可能得到改变。“我们5人,都是从农村读书出来的,对读书改变命运有深刻的体会。也希望这样的力量,能传递给这个家庭。”他说道。

“一个努力的人不会没有出路!”刘陈对郭海玲说的这句话,现在她还铭记于心,也是靠着这句话不断鼓励自己将理想付诸于实践,于是凭着这股冲劲,在中考那年,她考上了茶陵最好的高中。

而在郭华东的手机刘陈等爱心人士这些年的聊天记录至今还完好保存着

“海玲这次没考好,不要责备她”

“需要复习资料,我们给她买了寄过来”

要有好的成绩,也要有好的身体;高考不单纯考知识,考的也是心理素质,你肯定行……”

一句句关心和鼓励,都如催化剂一般,给海玲带来莫大的动力,今年高考分数公布后,郭海玲取得了553分的好成绩。

据海玲老师介绍,这个分数足以上一所双一流大学,但海玲坚持将第一志愿定为长沙理工大学。

  “海玲一直有一个朴实的心愿,要考到资助了她5年的爱心人士的母校,将来跟他们一样,做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光和热的人。”郭华东说

得知海玲被长沙理工大学录取后,是资助人也是准学长的刘陈发了一则朋友圈:“因扶贫而结缘,因牵挂而助学;5年前,长沙理工大学的小伙伴对你念念不忘;5年后,你选择加入我们开启人生新篇章。是缘分更是圆满!”

故事的开始是一家人穷苦时光里的紧紧依偎;

故事的转折是成绩平平的女孩遇到爱心人士后的发愤图强;

故事的高光是女孩如愿考上爱心人士的母校,立志延续他们的光亮,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而关于这则故事的后续,女孩正在续写,我们也在期待......


文章转载于公益中国网:http://www./livelihood/show.php?itemid=384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