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伯承手下五大虎将:三个副国级,一个正国级,一个国防部长

 茂林之家 2022-09-14 发布于湖南

刘伯承,被人们称为“一代军神”。作为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共和国的元帅,人们对他也都有极高的评价,他与邓小平的“刘邓大军”曾让敌人闻风丧胆。

刘伯承的军事成就上不仅因为他学贯中西、懂战略、能指挥,更因为他知人善任。在他的手下,曾经有五员大将,各个都是能征惯战的将军。

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五位将军,他们都是谁。

刘伯承

“喜果”将军陈赓

陈赓将军的英勇善战是十分出名的,不仅咱们自己的将士们认同他的能力,就连敌人都对他也是赞誉有加。陈赓将军出身黄埔,和蒋先云、贺衷寒两人并称为“黄埔三杰”。

因为为人随和、爱开玩笑,走到哪里都是一片笑声,因此上陈赓的人缘非常好,被人笑称为“喜果”。

所以即便是国民党的高层中,陈赓也有许多的朋友,人们对陈赓的印象经常停留在黄埔时的嘻嘻哈哈同学情上,而不是刀枪相向的战斗对手。

陈赓的乐天派性格是刻在骨子里的,即便是身陷囹圄,他也同样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陈赓

1933年,叛徒顾顺章叛变投敌,当时已经在中央特科工作的陈赓被捕入狱。当蒋介石知道了以后,亲自来到牢中劝降陈赓。看着满身伤痕的陈赓,蒋介石说了一句“陈赓,你受苦了,也瘦了。”

陈赓见到是蒋介石,马上露出了笑脸“校长,您也更瘦了。您不是教导过我们'瘦吾身而肥天下’吗,但是为什么你瘦了,天下也跟着你瘦呢?”

蒋介石当然知道这是陈赓在挖苦自己,如果换做旁人,早就被老蒋直接枪毙了,但这是陈赓。

老蒋忍了半天没有发火,最后承诺,只要陈赓写下一个所谓的“认错声明”,不仅可以既往不咎,而且还能够得到更好的“安排”。

不过,老蒋得到的当然是陈赓的拒绝。

陈赓

最后,还是上宋庆龄出面,再加上十多名国民党将领联合给蒋介石上书才保下陈赓一命。

结果陈赓刚刚逃出大牢,转身就带着队伍继续跟蒋介石作战,气得老蒋牙都痒痒,可却又没有办法。

陈赓在386旅的时候,管自己的386旅叫“三子一郎部队”。

因为陈赓的大腿受过伤,走路有点拐,他就叫自己“瘸子”;旅政委王新亭因为眼睛有着高度近视,看东西总是眯眯眼,陈赓就叫他“瞎子”;

参谋长周希汉特别瘦,陈赓就管他叫“瘦子”;副旅长陈再道因为打仗不要命,被他叫做“拼命三郎”。就这样,三个“残疾人”加上一个不要命的,组成了三子一郎部队。

陈赓

别看陈赓总是笑哈哈的,看起来不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娘子关大捷、晋南大捷都出自他手,阎锡山、胡宗南、日本人都在他手下连吃败仗。

1938年和日军作战时,身为师长的刘伯承就曾经“请教”旅长陈赓,这仗是堵着打还是追着打,陈赓笑着说“咱们截着打。”

刘伯承采纳了陈赓的建议,把日军分割包围,吃小围大,最终全歼了那支日军部队。

在大是大非面前,陈赓也从不手软,就连当初向蒋介石替他求情的黄埔同学熊绶春,都死于解放战争时候的战斗中。

陈赓

对此,陈赓也只能在国民党部队溃败的战场上,替老同学的尸体盖上白布,再敬一个军礼,随后继续追击另外一个老同学黄维。

解放后,陈赓率领志愿军打过鸭绿江,在朝鲜那面狠狠滴收拾了一下美帝侵略者。

胜利回国之后,陈赓任军事工程学院政委兼书记、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

1955年大授勋时,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

陈赓

“忠勇将军”杨勇

和科班出身的陈赓不同,杨勇是在革命战争中一边打仗一边学习,从一名童子军成长到一名将军的。

杨勇作为与杨成武、杨得志齐名的“三杨”之一,尤以勇猛著称。

杨勇的父亲是全国闻名的形意拳大师,年轻时候曾经率领乡亲组织过“洪江会”反抗腐朽的清廷。杨勇从小就随父亲习武,也听大人说当初造反的事情,在他的心里早就埋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13岁的时候他就加入了童子军,从此走上了他的革命之路。杨勇14岁正是参军、18岁成为共产党员,逐步从普通士兵开始成长为指挥员。

其实杨勇的原名叫杨世峻,因为他在战斗时候十分勇敢,所以同志们就开玩笑说“干脆你也别叫世峻了,直接叫杨勇吧。”杨勇一听,行啊,直截了当,改就改。就这样,杨世峻改名叫杨勇。

杨勇(右)

杨勇的勇猛的确能够震慑敌人,他也把这种勇猛顽强的精神传递给他队伍里的每一个人,只要冲锋号一吹响,那就像是一群群咆哮的小老虎一样向着敌人冲过去。

毛主席都夸过他,“骨子里就有那么一股子虎劲。”

可枪炮毕竟是不长眼睛的,常在河边走又有几个不湿鞋的。杨勇的身上也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伤疤。他的嘴里,被一颗流弹贯穿,当场打掉了6颗牙齿,他不顾流血依然继续冲锋;

他头上的枪伤,让他头顶始终有一块不长头发;大腿上的弹片,让他一到阴天下雨就酸疼不已。不过,这些伤痛对杨勇来说,都算不上什么问题,只要作战命令一下达,他马上就又会蹦起来继续战斗。

杨勇等人

为了保护这只老虎不再受伤,刘伯承有意把他调到身边当了警卫团团长。可当抗日的枪声响起来之后,杨勇马上就申请再度回到了前线。

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平型关大捷,都有他的身影;收复阳谷、南乐、济宁,解放山东、山西、河南他都奋勇当先;打过鸭绿江,他指挥了有决战性意义的金城战役,把企图还想玩弄伎俩的美国佬牢牢按在谈判桌上。

他先后担任过第二野战军5兵团司令、贵州军区司令员、志愿军参谋长兼副司令员、解放军高级步兵学校校长等职务。

1955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

在1979年,杨勇以中央军委常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身份组织、参加了广西和云南的对越自卫还击战。

杨勇(前排左一)

“钢炮将军”陈锡联

陈锡联将军之所以被人称为“小钢炮”,不仅因为他个子不高,说话很冲,更主要是因为他打起仗来就像当时红军手里面最厉害的武器小钢炮一样,不仅灵活而且勇猛。

陈锡联是湖北黄安人,小时候父亲早亡,家乡又遇上大旱,为求生计母亲带着他讨饭。

在讨饭的日子里,陈锡联看遍了地主和资本家的丑恶嘴脸,他也明白那个人吃人的时代,穷人不造反就只有挨欺负的份。

1929年,红军游击队路过他的家乡,陈锡联看着这群穿得比自己好不了多少的队伍,发现他们的眼里闪着不一样的光。“革命,翻身,解放。”

14岁的陈锡联喊着着这些他还听不懂的话,加入到红军的队伍里面来。

陈锡联(左)

在队伍里,他听着红军老班长给他们讲革命的道理,就像点燃了他胸中积压已久的火药一样,他整个人也跟着烧起来了。在随后不久的黄麻起义中,他眼看着班长冲上去、倒下去,他再也抑制不了胸中的火,大吼着冲了上去。

那一仗,陈锡联立了功,还缴获了一支马枪,他的眼睛里,也有了当初那些战士们一样的光。

班长、排长、连长,陈锡联因为作战勇猛,而且总能有效地总结和吸收经验,他不断受到领导的提拔。

1935年,年仅20岁的陈锡联成为当时红军里面年纪最小的师政委,同时,他“小钢炮”的绰号也被人熟知。

陈锡联

1937年,陈锡联改任八路军129师769团团长,在一次行军前,刘伯承特地告诉他“你脑子活点子多,如果遇到什么突发情况可以不用请示,可以独立行动。”

就因为刘伯承的这一句话,陈锡联端掉了日军的阳明堡机场,炸毁飞机24架、打死日军100多人。

从那之后,许多硬仗、难仗首先想到的都是陈锡联。在百团大战中,陈锡联的队伍牵制了近5倍于自己的日军,为其他兄弟部队的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打上党、破邯郸、挺进大别山;灭黄维、捉孙殿英、全歼宋希濂,这个当初的“小钢炮”在一场场战斗中已经成长为解放军中的一门重炮。

陈锡联

新中国成立之后,被人叫了一辈子“炮”的陈锡联,到解放军炮兵部队当了司令员,兼任炮兵学院院长,他为新中国炮兵队伍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正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炮兵的迅速发展,才有了后期在抗美援朝、炮击金门岛的战斗中炮兵的强大支持。

1955年,刚刚40岁的陈锡联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那之后还担任过沈阳军区司令、北京军区司令、东北局书记、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以及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继续为共和国做着贡献。

陈锡联

“大刀将军”秦基伟

“秦大刀”秦基伟的性格和陈赓有点像,他就喜欢一个字“玩”。秦基伟小的时候还算上过几天学堂,可一场瘟疫无情地夺走了秦基伟父亲和长兄的生命,秦基伟交不起学费只能退学,在家给人打零工、放牛。

当时他们村里有个财主,经常欺负人,秦基伟就开始“玩”。不是在窗户下面放一个稻草人就是在门上面放石头,结果当然是秦基伟经常被财主住起来打。

而秦基伟发出的问题也正是一万穷苦人要问的问题“凭什么我们辛苦流汗却要被你们欺负!”

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秦基伟拉着一群穷伙伴就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在队伍里还没有待多久,秦基伟就迎来个他的第一场胜利。

秦基伟

那时候的革命部队里面很多人都是梭镖大刀红缨枪,连一只像样的枪都没有。秦基伟手里就是拿着一只梭镖,眼睛却紧紧盯着战场上一名哆哆嗦嗦的白匪兵,因为那名白匪手里捧着一支秦基伟惦念已久的“汉阳造”。

瞅准一个机会,秦基伟双手端起梭镖,大喊着冲向了那名白匪,那名白匪也被小老虎一样的秦基伟给吓坏了,马上丢下枪双手抱头投降了。

秦基伟有了枪,怎么还被人叫“秦大刀”呢?原来,自从那次缴械之后,秦基伟作战越来越勇敢,后来被提拔为警卫营的连长。

但是警卫连一般只负责站岗放哨打掩护,很少能到正面战场去作战,这可急坏了秦基伟。

有一天,他实在憋得难受,就在院子里耍起族里长辈送给他的那把大刀。耍得一时兴起,他抬起一脚就踹开了营长的门,站在门口大喊“这个岗老子站够了!老子要上前线!”

秦基伟

正在屋里面缝衣服的营长抬头看一眼是他,又把头低下继续缝衣服。“枪放下,刀拿走,去前线吧。”

秦基伟一听当时就乐开了花,扛着大刀直接就走了。

秦基伟还真没给营长丢脸,扛着他的那把大刀在战场上还真就砍刀好几名敌人,又缴获了两把枪。就这样,“秦大刀”的名字就跟着他了。

秦基伟爱玩,不仅玩命、玩刀,而且还慢慢地玩上了大炮、照相机、无线电,他曾经因为玩汽车离岗让邓小平和刘伯承臭骂一顿,也因为在上甘岭上玩喀秋莎名声大振。

1952年10月,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急于在谈判桌上夺取主动,单方面撕毁停战条约,向上甘岭扑了过来。在敌人炮火的狂轰滥炸下,秦基伟把小时候挖坑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在地下挖出了U型洞,战士们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坚守。

秦基伟等人

由于补给线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导致炮火部队不能及实地为前线提供支援,秦基伟总结出了“分段、分装运输法”,更加有效地运送了物资。

10月30日,攒了好久弹药的秦基伟命令由火炮、喀秋莎组合的炮火网突然发威,密集的炮火照亮了整个阵地上方,就连美军的一架飞机都撞到了炮弹上掉了下来,地面部队顺势收复了失地并且重创了美军。

1955年,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并任云南军区副司令、昆明军区副司令,之后曾人之成都军区司令、北京军区司令等职务。

在1984年的国庆阅兵式上,秦基伟担任阅兵总指挥。

1988年,他任职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部长,同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秦基伟

“硬将军”李德生

李德生的作战特点是“硬”,但不是没有章法的硬。

1930年,14岁的李德生参加了工农红军,成为一名革命小战士。因为作战勇猛,执行命令坚决,并且在队伍里有一定威望,李德生很快就成为了一名指挥员。

尽管他已经当了官,但是每当有冲锋他一定是冲在前面,不管对面的敌人是什么人,他总是能硬“刚”上去。

可“钢刀易折”,李德生还是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他的左胸被飞机的子弹贯穿,伤到了神经,从那以后,他的左手不能够自由伸握,落下了永久的残疾。

不过,没有了左手还有右手,李德生利用休养的时间不仅加强锻炼右手,而且用一切可用的时间去学习,用丰富的知识武装他的头脑。

李德生

抗日战争打响后,李德生调任太行军区30团团长,参加了百团大战等著名战斗,多次“硬碰硬”正面打败了日军。

他曾经用不足400人的队伍打败了日寇1100多人的一个大队。

1945年时,马坊的日军据点成为队伍行军路上的一个“硬刺”,李德生偷偷去观察过地形,心里盘算好了方案之后,自告奋勇向领导请命攻打马坊据点。

虽然师领导考虑到兵力悬殊,但是李德生再三坚持,领导见他胸有成竹,就允许了他的请求。李德生早就让战士们头巾包头,挡住了太阳长期晒出来的晒痕,另外他让侦查员战士们都学山西话,一说起话来还真有点那个味。

李德生

他和侦查员们化妆成给据点送菜的菜农混进了据点,在做到心里有数之后,他回到营地,向战士们部署好了战斗方案。

他们同染成土色的粗布盖在身上,趁着雪夜偷偷靠近据点潜伏了起来。

第二天早晨日寇吃早饭的时候,战士们纷纷抽出随身携带的大刀冲进了敌人据点。日寇没有一点准备,并且都赤手空拳,手里唯一能用的武器就是筷子和大碗。

就这样,在仅仅受到日军轻微抵抗之后,马坊据点二百多人就被李德生的八十多人给端掉了。这一仗不仅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小队长铃木也被李德生活捉,《解放日报》都称赞这是一场“典型的歼灭战”。

李德生等人

李德生像这样的战斗还有很多,打上党、取邯郸、夺定陶,一口气“刀劈”琵琶山、真武山、铁佛寺三道封锁线直取襄樊,李德生将他的战略战术几乎发挥到了极致。

1951年,李德生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任志愿军12军35师师长、副军长,在上甘岭上和装备精良的美帝好好地较量了一下,用421次战斗歼敌2万人的战绩让美国纸老虎夹着尾巴跑掉了。

1955年,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随后他进到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进行深造。

毕业后,李德生曾经担任安徽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在另外一个战场上继续战斗着。

李德生等人

刘伯承手下这“五虎将”各个都不简单:陈赓、杨勇、陈锡联都是副国级待遇可谓牛人,秦基伟做了国防部长,李德生更是做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官至正国级。

但是他们都心甘情愿地在刘伯承的麾下效力,不仅说明了刘伯承有着超越他们的魄力和魅力,也说明了这些共和国的将帅们不求名利一心为党的优秀品质。

正是有了这些先辈们的勇敢、乐观、刚毅,以及无所畏惧的大无畏精神,才换来了我们祥和、宁静的和平生活。


参考资料

《回忆父亲陈赓》陈知进、危春勇

《勇冠三军的解放军上将杨勇》夏明星、吴宏伦

《李德生回忆录》李德生

《今天,缅怀军神刘伯承元帅》解放军报记者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