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疫作品二辑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老干部大学文学班 主办

 百荷书房 2022-09-14 发布于河南
摘编/大中
《一张字条》(摘编)
作者 /常艳芬
打开吉林农民送来的蔬菜箱,有大头菜、南瓜、黄瓜、小辣椒、蒜苔、大葱、大蒜、生姜,还有从地里刚刚刨出来的小土豆。
蔬菜箱里还有一张沾着泥土的字条,上边写着:“接到蔬菜的朋友,不要嫌土豆小,因为你们缺菜,着急,我等不到它长大,就从地里拔出来了,我把家里的土豆地都罢园了,土豆再小也能充饥,别饿着。”
看到字条,我流泪了。农民——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你们在我们最需要救济的时候,倾其所有,伸出一双双结满老茧的援手,捧出一颗颗充满热诚的爱心。
我在大庆油城,向着松花江边的你们,致以最感恩的敬礼!
2022.9.6
《感恩沈阳,加油大庆》(摘编)
作者/崔迪
2022年9月3日凌晨2时,满载着沈阳人民深情厚谊的蔬菜包,千里迢迢来到大庆萨尔图区友谊街道悦民苑社区。蔬菜包装着满满的情,浓浓的暖,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
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马上拎着蔬菜包,楼上楼下、挨家挨户把沈阳人民的这份情意送到封控的小区居民的手上心中。
感恩沈阳,加油大庆!
2022.9.5
《守护家园的志愿者》
作者/高作滨
十几天的封控,一切都静默下来。可是有一群人没有静默,他们逆向而行,战斗在抗疫最前线,守护着大庆家园的平安。
他们早晨四点多就奔向防疫岗位。组织社区居民,排队进行核酸检测。
家住创业城16—11号楼85岁的许百令老人,行走不便,党员志愿者韩岳每天用轮椅推着老人去做核酸检测。
仅创业城十六区,一天就要做核酸检测3300人次,买燃气30多户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送生活用品20多户次。
繁忙的志愿者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痛,但是没有一个人在困难面前叫苦退缩。
荣幸的是,我也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
2022.9.3
《雨中情》(摘编)
作者/汪素兰
8月22日晨起,我拄着拐杖下楼去做核酸检测。不料天上下起倾盆大雨,陪伴我的小曹阿姨一面替我撑起雨伞,一面焦急地望着长长的队伍。一位白衣天使发现了我,急忙扶着我走到队伍前边……
做完核酸检测,雨停下来,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探出头来,虽然我的鞋子湿透了,衣服也湿了一大片,秋风吹来,冷飕飕的 ,但是我的心里却是暖暖的:天上有个金色的太阳,辛苦的白衣天使更是我身旁最温暖的太阳……
2022.8.28
《瞬间的感动》(摘编)
作者/邢桂珍
瀚城星苑社区第八网格群,自小区管控以来,三个单元的居民自觉携手抗疫,抱团取暖,共度难关,体现了一家有需、多家相助的邻里之情。
昨天,笑笑在群里说:“谁家缺挂面,我无偿送。”姜海英说:“我家有一袋白面,邻居谁需要联系我。”有人说没有食用油了,人生说:“我家有一桶豆油送你。”小姜委托一单元朋友说:“姜姐被隔在让胡路了,家里冰箱存的鸡蛋和蔬菜,我可以代她送给急需的邻居们。”……
从下午持续到晚上,整个群里都是这样一条条暖心的信息。
晚上10点,网格员弄来三袋青玉米,说:“谁家没吃的在群里说。”一会儿工夫,青玉米就发到急需居民的手里。
2022.9.1
《孙女在疫情中成长》(摘编)
作者/郭春秋
孙女的妈妈去抗疫前线半个多月了,一直没有回家。孙女的爸爸当了志愿者,每天起凌晨贪深夜,为封控的楼区发送蔬菜包,照顾有困难的老弱病残。我和老伴也封控在其他社区,无法照顾孙女。
一个9岁的女孩,经常一个人在家,晚上不敢关灯,想妈妈,想爸爸。
一次她爸爸凌晨两点多送完蔬菜 包回家,看见女儿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一支油笔。她正在写一篇作文,刚刚开了个头:“爸爸妈妈,这半个多月,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和许多叔叔阿姨一样辛苦。我理解你们,不再拖累你们。我长大了……”
她爸爸把一件衣服披在女儿身上,做好早餐。抽出女儿手里的油笔,写了一句话:“我的乖女儿,你真的长大了。饭菜在锅里……”他重新把油笔放回女儿手里,轻轻关上屋门,开始了又一天的拼搏。
2022.9.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