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膳食养生1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保和堂 2022-09-14 发布于河南

“鲜味斋”饮食文化系列之精神卫生防疫

    鱼羊为鲜,中国文字形声会意。“鲜味斋”,传播中国膳食养生文化。

    先简要复习一下前面章节的膳食养生知识。《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云:“上徵与右徵,同谷麦、畜羊、果杏,手少阴,脏心,色赤、味苦,时夏。”

    这里大意是说,属于上徵与右徵火音体质的人,同样适用小麦、羊肉、杏子等苦味食物调养。在十二经脉中对应手少阴心经,在五脏中对应心脏。适合穿红色衣服,适合吃苦味食物,适应夏季气候。

图片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记载:“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这里大意是说,黄帝问岐伯:“针具种类为何要与九之数相应呢?”

    岐伯回答:“上古圣人创立天地阴阳变化参数,从一开始推算至九,由此划分天宫九野范围。天地运转,循环往复。九与九相乘八十一,以此确定十二律吕的黄钟音准基数。古时制作9寸长的黄钟律管,刚好可以容纳八十一个黍粒。九针的数理,也与此相应。”

图片

    在《黄帝内经》的记载中,岐伯与黄帝经常提到上古圣人。此所谓上古之时,就是上古大同社会时代。中国人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盘古氏开辟鸿蒙”、“有巢氏教民建房筑屋”、“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华胥氏教民结绳织衣”、“女娲氏教民炼石补天”、“伏羲氏教民推演易八卦”等等,这里面提到的代表性人物,都是上古大同社会时代的圣人。

    再经过“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时代,上古圣人积累的大道文化知识就传承到了黄帝时代。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便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大道宝典《黄帝内经》。

图片

    在黄帝时代以前,人们道法自然象形会意,知识传承都是通过结绳记事口传心授。黄帝时代“仓颉造字”以后,就有了以金玉甲骨竹简为载体的文字书籍传世。

图片

    返璞归真,“闻道有先后”,首先就必须分辨正道邪道。其次,再求“术业有专攻”。只有走出天人分离分科治学偏执症的知识迷宫,才能回归天人合一全科治学的大道。改变别人和全世界很难,改变自己并不难。先知先觉,自我拯救。调治自己血气循环阴阳失衡的身心疾病,就必须懂得五谷、五畜、五菜、五果、五味、五色、五音与人体五脏的关系。顺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运六气循环节律,调节自身五脏六腑血气循环,这才是中国大道文化的本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