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西区街衢巷陌 丰收里

 刘明js3oq4mg3f 2022-09-14 发布于天津

                            丰收里(河西区垃圾场)

                                                                                                               --刘明

       1954年。河西区环卫局在微山路与茂名道至珠江道一片,建成河西区垃圾厂。同时建成一有20余间住房的四方的大院。院落存放运输垃圾的车辆。房屋作为河西区垃圾存放场的仓库和职工宿舍。

      河西区的垃圾厂主要负责处理居民的粪便垃圾。60年代前,天津有“掏粪工”俗称“磕灰”这种职业。掏粪工在市区的各家各户,企业,单位的茅房里掏来的粪便,用专用的拉粪车。拉到城市附近的人际稀少的郊区的地块,建成的粪便垃圾存放厂。将来了的粪便垃圾,放在分隔好的地块晾晒,晒干后再分拣,集中码垛,等候买家来挑选售卖。那个时候屎尿是值钱的东西,农民们把它们作为肥料买入。干粪有干粪的价码,湿粪有湿粪的价码。

      60年代前华山里,骊山里这片区域是河西区最偏远,荒无人烟的地方。掏粪工要拉着粪车,自河西区的工作片,沿大沽南路步行到,复兴门过复兴河(那时叫,护城河),走一条向南的土路,大约2公里,才到达河西垃圾处理厂。这个垃圾场与陈塘庄工业区最后一个叫有机合成厂的工厂还有几十米的距离。

 

    那时掏粪工的工作时间也是8个小时,可工作量却是现在的好几倍,那时候是纯步行,掏粪工每天拉着粪车,走街串巷挑着一副木筲,到各家和公厕掏大粪、倒桶。收集够指定的区域,再将粪车拉到垃圾场存放。60年代的后期一点一点地淘汰了各家各户的茅坑,街道上兴建了许多公共厕所,掏粪也慢慢的实现了真空机械化,工人劳动的强度大大降低。粪便处理厂的规模也更大,更专业。这个垃圾处理厂在60年代中期报废了。

      60年代垃圾厂停止运行。几十间房屋荒芜了。1966年垃圾场附近的“有机合成厂”,找到河西区主管部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将遗留的房屋,分配给了附近的天津市有机合成厂使用。该厂将房屋改职工宿舍,分配给结婚无房的双职工使用。据有机合成厂职工回忆,1960,1961,1962年上班的有机合成厂职工,'于国贵’、'姚凯’等数十对双职工,入住了该处平房。他们在这里结婚生子,一直到了80年代末期。丰收里拆除,这些有机合成厂职工搬迁到昆仑里小区。

      1976年地震后,河西区房管局将此处命名为“丰收里”。

      1982年在河西垃圾场地块,建成'骊山里’,'华山里’居民区。80年代末期拆除了“丰收里”,在原“丰收里”地块建成河西区“曲江道中学”。1997年曲江道中学并入微山路中学,此建筑改为为“河西区党校”至今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