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确确年深究宋瓷难题

 云儿的天空 2022-09-14 发布于湖北

先说一下笔者对量子检测的认知。实际上量子或洛阳眼文物检测设备已出现很长时间了,完全的冰火两重天,文博界主体基本是持有不信任的态度,但也有开明的文博机构在采集数据和建立数据库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并帮助对该数据库作了多次更新。民藏中不信任的也不在少数,但信任的还是大有人在。大多数反对量子检测的人是打着科学的名义,但论点有些苍白,基本是以无知反对未知。据了解量子检测技术具有完备的知识产权,其设备也得到了有关机构的认证。其原理是利用了全息照相软件技术,采集有明确纪年的标本物照相所含有的能量信息并建立参照系,与需要检测的对象的能量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得到相对准确的年代信息。推测如何用探头去获得被检测物的能量信息并转换成与有明确确年图片的对应信息,是量子检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对量子检测的信任是一个过程,当量子检测的结果与眼力吻合很好时就是信任,同样用眼力选择的标的物去考核设备能否吻合也是信任。古玩是涵盖了大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的行业,古玩玩的就是眼力,是眼力为王的学问,而眼力的提高充满着艰辛,经验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甚至是需要穷其一生也不见得完善。而有了量子检测的校验作用,对提高眼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是笔者用量子对三件藏品所做的颇为有意义的检测:

官窑多边洗

其经检测确年为北宋政和元年至重合元年(1111-1118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一检测结果超出了笔者的认知。按“政和间,京师自置烧造,名曰官窑”之语,这只多边洗就应为北宋官窑。可从眼学的角度,只能笼统或保守的看到南宋官窑,若看到北宋官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该洗为十边洗,也称花口洗。其釉色也颇符合“政和以后惟青分浓淡耳”之偏淡粉青色。该洗开片有浅白色络线纹理,口沿尖锐接近露胎,底足无釉露黑色胎,具有紫口铁足的特点。从制工水平看,该洗制做精细,修胎细腻精到,型和釉的精美雅致均达到很高的标准。

北宋官窑碗

该碗的检测确年为北宋宣和元年至宣和六年(1119-1124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显然,这也是一只北宋官窑碗。此前笔者一直认为该碗是修内司官窑的,其色淡略浅白,故应属于“传世哥窑”的类型。该碗若可确定为北宋官窑,也令人吃惊不小。按故宫存世的官窑实物看,那些堪称官窑标准器多较粗糙,釉色也达不到如此精美的程度。这或许说明如下问题:其一,故宫中所谓的官窑标准器可能是《坦斋笔衡》中的“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者。这个龙泉县窑,在政和之前,或就是被唐英称之为烧制“大观釉”的窑(见《景德镇陶录》)。其二,该碗与故宫中所谓“传世哥窑”颇为吻合。这说明北宋政和间的官窑和南宋修内司内窑可能是一脉相承的同一个窑。“袭故京遗制”即是指对官窑制度的直接继承接管。而“置窑于修内司”是置窑务归为修内司管辖之意。南宋政权在“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之时,就已确定建都临安,并对主持廷苑建设的官员作出安排,而南宋皇都虽然是在钱氏吴越王朝的旧址基础上建立的,但若没有8-10年建设之功,怎可一蹴而就?而在建设期间,南宋的朝廷临设是在南京、苏州、绍兴等地,故在南宋初建时期,在杭州另立官窑烧造就更加不可能。可见修内司官窑在杭州凤凰山下当属无稽之谈。

哥窑贯耳瓶

其精确确年为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更是令人惊愕的结果。此前,如果说该哥窑贯耳瓶是北宋的,无人会相信。因为几乎所有古文献和典籍都将哥窑的烧制年代指向南宋的龙泉。但遗憾的是龙泉的窑址考古并没有找到可信的哥窑窑址。没有窑址考古结论,这是考古系难得一见的尴尬。目前文博的学术界有人提出搞懂哥窑需要弄清四个概念:即哥窑、传世哥窑、龙泉哥窑和南宋晚期的不官不哥类型仿烧窑。真不明白为何要如此眉毛胡子一起抓,把哥窑问题搞得如此复杂不堪?因为哥窑和传世哥窑仅仅是人为造成的概念混淆问题,如果对“传世哥窑”属于官窑或修内司官窑的属性的认知能够达成一致,那么直接做好区分开工作就是了,何必翻来覆去论证,掰开再捏合?目前在很多相关展中已经将二者混为一谈了!而将哥窑和传世哥窑捏合在一起绝对是罪过!应该恢复“传世哥窑”的本来面目。“龙泉哥窑”是伪命名问题,因为历史上只有哥窑,而没有“龙泉哥窑”的提法。学术界提出“龙泉哥窑”的概念不仅仅是混淆了哥窑,而且还指鹿为马,将黑胎黑釉的溪口等类型的官窑,史称“黑官窑”,直接认定为“龙泉哥窑”。可见“龙泉哥窑”命名真有点邪恶,简直就是在扼杀“黑官窑”。至于南宋晚期存在的不官不哥类型仿烧窑,是在南宋晚期官/哥窑制度已经基本消亡的时期,在龙泉出现的普遍现象,当时确很多窑口都在仿烧官窑和哥窑,这与窑址考古出现的仿官仿哥实物基本吻合。在古玩界,对这类“不官不哥”的识别从来都是基本功,买错了如同吃了苍蝇一般。况且这类东西存世量还真挺大,如按年代论也算是南宋的古董了,只是不能称之为哥窑或官窑才是!最近某拍卖会上曾出现过一件千万级的此类盘,应该是个悲剧!现在的问题是究竟谁是哥窑?最可能的情况还是那个“质颇粗厚”的龙泉县窑,在政和年间另置官窑后,就“沦落”为了哥窑了!哥窑何以能够顽强的保持着风格风貌,值得深究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