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七首经典《定风波》,你读过几首

 昵称63703230 2022-09-14 发布于江苏

定风波,词牌名,双调62个字,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等。此体始自五代欧阳炯,为通用之正体。

此调以七言句式为主,每句用韵,于平声韵中包孕三换仄韵,插入三个两字句,调势于流畅时忽然顿挫转折,因而韵律复杂,个性突出。

下面是宋代的七首极具经典的《定风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看看大家知道几首。

《定风波·商调美情》

宋代 周邦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佳人的词作,离别之际有对眼前佳人的劝诫,又有对佳人的不舍,难免借酒来舒缓伤感。

一句“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更是满腹无奈,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朝 ·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个人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会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然,要经历多少大起大落才能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通达心态。

这首词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词,这词里无不有一种宠辱不惊、胜败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有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宋朝 ·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 风起, 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 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词写苏轼与柔奴对答,赞美柔奴不屈不挠,豁然旷达之心境。

也是苏轼把柔奴的遭遇烙上自己的印记,以柔奴来自比,寄寓着自身心境从忧愁到旷达的转变。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宋代 ·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这首词,反映了范仲淹在仕途受阻、政见受挫,蒙生退意之时所作。

上片写想离开朝庭,离开官场,退隐归田去,希望过陶渊明式的生活。下片写自己想象中退隐归田是很愉快的、很乐观的、很自然的。

《定风波·再和前韵药名》

宋代 · 辛弃疾

仄月高寒水石乡。倚空青碧对禅床。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使君子细与平章。

已判生涯筇竹杖。来往。却惭沙鸟笑人忙。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

词人偕医友游雨岩,月夜抒怀,而作此词。词中大量隐括药名入词,虽几近文字游戏,却也不无嵌入融化之技巧。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代 ·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这首词是黄庭坚被贬黔州所作,他没有被贬之后的郁郁寡欢,而是道“:不要取笑我,虽然年迈但气概仍在。请看,老翁头上插菊花者有几人呢?”

词中从“莫笑老翁犹气岸”到“莫笑老翁犹气岸”相呼应,将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浑身感同身受,浑身充满力量。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宋朝 · 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亡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惯。相伴。也应学得老渔蓑。

这首词是为了送别好友范廓之将去抗金前线的建康,作者感慨万千,在酒席宴前所作。

此作虽为送行而不流于感伤。明快爽朗,开人心胸。一起点明离宴,似悲实旷,读之轻松明快,豪无沉重之感。

这七首《定风波》都个具特色,意境高深,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知道大家读过几首,有没有你喜欢的《定风波》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